分享

你有第几春取决于什么?

 枫渡 2022-12-02 发布于广东

鸟语


多情烟柳织离愁,

寂寞飞花压断桥。

伤心难得与春住,

无边风月尽萧萧。

注:二八看腰,三九看俏。

人话


陈兄曰:“闻男者成功,必断其有非法横行事;见女者成功,必论其有卖身求利处。此,世道日坏之肇始也。”

我深以为然。

昔日,有同学绰号“鹅”,性好矜伐,或谓之云:“赠君戏名者实在有大学问,请观此字,上'我’下'鸟’,过分强调自我,下面的鸟儿自会变小。”

此调侃略荤,却真。

乡校某先生说文曰:“女子是为'好’。”

傍晚饭后,长者携茶与之共品,茶话酣处曰:“也许,子女双全更'好’。”

数十年后,那位先生追忆长者每述此事,敬意殷殷。

应邀参与朋友的雅集,座中有一位名校教授,以“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为引子,纵论旧时读书人的“特权”,旁征博引,穿插迭闻趣事,颇受青睐。另一位大咖不忿,斥此为“封建残余”,上来就是短兵相接。

火光四溅中,我抱起茶杯悄没声儿地往角落里缩去。临了还是没躲过去,主人家开声邀战:“许兄多读旧书,推崇儒学,人家现在都开始毁贤谤圣了,你也不言语一二?”

无奈中只得回应:“小时候与长者学儒,听过此言有两种解法。其一,刑罚不尊崇大夫,礼法不卑贱庶人,和'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一脉相承;其二,刑法简便而礼法周繁,士大夫要比庶民守更多规矩,刑罚不是不加诸于大夫之身,而是要加上礼法,就像今天,除了遵守国法,公务员还得守《公务员法》,党员还得守党纪,但是普通民众就可以不受《公务员法》和党纪的约束。”

那俩位脸色似乎不太好看,我也就不敢再往深处说,是以作罢。

心情不好的时候,世界哪里还有春天?柳丝只会诉说离愁,落花飞过断桥更显寂寞,一切都是那么的萧索。

同理,一个人为什么会觉得整个世界充满阴谋、恶意和无耻呢?当这样的论调成为主流,这样的人堂而皇之横行市井,世道还能好得了吗?

再同理,一个人眼里只有“权利”而不知“义务”,又会是什么模样?拿钱的时候满心欢喜,办事的时候怨天尤地。

世间规矩本质就是强者与弱者共同缔结的契约——受汝供养,予汝庇护——权利与义务对等。

“士”最大的不道德就是忘了自己的义务,置身云端俯视众生,从不心怀悲悯去分担民生疾苦。

中国传统所倡导的“德政”、“礼制”,精髓皆在于此,所以她更多的是约束上位者,给万方百姓留下足够的生存空间。

更为重要的是,从来就不提倡把“我”切掉,而是“以礼让”——按照规矩让出身外三尺,营造出一个“公义”来。执于一端,“好”事难成,只有甲方没有乙方,契约怎能成立?

这样的道理现在还有多少人在讲?还有几人愿意深思?身与心、己与群如何和谐共处?

身心不谐,哪来的春天?

己群不谐,国族哪来的春天?

夫子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其中意韵值得再三玩味。

看腰看俏,是个审美问题;得与春住,却是个智慧问题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