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决问题需要的是尊重事实,而不是选择高妙

 枫渡 2022-12-02 发布于广东

鸟语


大醉如梦数日酣,
浅眠若醒一身寒。
笔下文字不如意,
谁人识取此肝胆。
注:破事不沾,努力加餐。

人话


应邀成为某场线上读书会的评议嘉宾,主讲人口才便给,极富神采,时常抖个包袱引得观众拊掌。津津有味地听了三个多小时,末了,主持人让我评议,思索了一会,只能说:“精彩,不比郭德纲先生差,能把学问讲得如此引人入胜,实在少见。”

邀请者是多年的文友,事后追问再三,我讲了几句实话,道理很高很妙,然而很多典故却与书中的意思相差甚远。我举了个例子,譬如他讲到“粪土之墙不可杇也”,说,墙壁沾上粪土等污秽之物,再如何粉饰,也不复光洁,人必须洁身自好,不能为恶所染。

“杇”本义上是一种木制工具,叫泥槾,北方称为抹子,此处是名词动化,指把粗糙的泥墙表面铲平抹平。古人造房子,会用牛马之粪,掺在泥土里,团贴在外墙之上,起到很好的保暖作用,但这样的墙面是没办法用杇来处理平整的。“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出于《论语·公冶长》,是夫子见宰予昼寢,认为他意志昏懒,就像朽木、粪土之墙一样,质地不好,再怎么下功夫也成不了大器。

刘生与我言,“男女别途,总是有人理解为男人女人在路上不能走在一起,不能亲密相携,而是应该间隔多少多少米,各走各的,实在是荒唐。我认为,这个途,指的应该是途厕,路旁的厕所,男女分开。你看,一般讲男女别途,下一句就是'路无拾遗’,这个遗应该是牲畜的粪便。古人不讲究,随地大小便,牲畜的粪便更是满街都是,不卫生,不文明。孔子初仕,为中都宰,能把这些不文明的习惯纠正过来,已经非常了不起了,但是那些人非得讲成什么男女大防、民风淳朴,好像不这么讲就显不出教化之功似的。”

我听得甚是欢畅,拊掌大笑,说:“你这理解很像王莽,在我的印象里,他好像就曾经颁布一项诏令,也是用夫子初仕的典故,发起男女分厕的行动。但男女别途不是这个意思,是指男女分工不同,各施其职。”

他问,“途有职责的意思吗?”

我回复了一句,元稹《寄吴士矩端公五十韵》中有言,“时辈多得途,亲朋屡相敕。”

刘生的话让我想起多年前,夜里坐长途大巴,车会停在半道,司机对着满车乘客吆喝,“都下车放水了,男左女右啊。”然后一大群人,呼啦啦钻进路边的灌木丛中,悉悉索索,稀里哗啦,各种声音在寂静的夜色中无比清晰。有一次在西北,两个男子极其猥琐地混到女人扎堆的野地里,最后被人挠得一脸血,差点被扔在半道上。如此男女不分“途”,不仅不雅,也确实易生事端滋长淫乱。

某次去海尔参观,见其早期的管理规定,褪色的大红纸上写着十三条规定,完全没有后来那些所谓的“十三军规”那么高大上,都是些零零碎碎的明确禁止,其中甚至有一条——不准在车间里大小便。

曾到某些企业观摩,见壁上有标语,铿锵有力,尤其近年,常见典籍金句,我总会忍不住私底下问他们的员工,“这话什么意思?”大都嚅嗫半天,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还有几句话想说:

一、读书可以不求甚解,做事不能;欲将“知”落在“行”上,则“知”不可不细,不可不深。

二、会错古人意,无伤大雅,拘泥而行,结果大抵不佳。

三、拿古人的话为今人的行为辩护,此风由来以久。

四、说理不仅仅是把道理思索明白,更要讲得明白,讲得引人;演讲、文字都是艺术,有道无术,于世庶几无补。

五、欢乐是现在的主旋律。

六、向郭德纲先生学习。

七、知道太多,不好;吃饭,其实更为重要。

八、杀猪杀屁股,各有各的招;他人的道理,于己未必有用。

九、正确而无用的话,约等于废话。

十、我们一生说过多少废话?以上约莫全是。


到这儿了就留下点印记吧

转发、打赏、在看您请随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