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儒家不仅是一种思想,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枫渡 2022-12-02 发布于广东
【编者按】庆杰小友乃夫子七十三世裔孙,孺慕家学,对旧学之新命有抱负。交往数载,深知其志,颇为相得,吾曾戏称之为子路与子贡的复合体。

与许枫老哥相识,已有八年。刚认识时,我称他为“老师”,他坚决不允许,称自己是我家先人的学生,“庆”字又是今时孔氏之大辈,“我怎敢当你'老师’之称”,几轮推定,最后按我家乡的习惯称他为老哥,尊重且亲切。起初,他对传统文化的热和执着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我自身酷爱更容易被他感召,从那以后,一直跟随老哥学习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学的经典。并有幸与一起推动《论语》枫解的出版和推广,试图为时人提供一种契合当下的儒家生活新范式。
近些年,儒学走得很艰难。一方面,受西方文化的冲击,更加具象的操作方法让国人找到了似乎可以快速达成目标的捷径;另一方面,是传统文化向现代转身的发展速度太慢,甚至逐渐走向了功名利禄的酒桌。在谈及传统文化,谈及儒学时,大家一直在极力避开金钱和肉欲,企图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号令群雄。实际发展中,一个个国学大师满口仁义道德,却躺在美刀上纸迷金醉,风气败坏。这也使得整个社会的中坚力量逐渐丧失了对儒学,对传统文化的信心和希望。
常听一些国学讲座,要么将圣人无限神化,使常人不可靠近;要么将圣人世俗化,使圣人为己所用。血气方刚之时,也常有反击,最后总会被扣上不谙世事的帽子,灰溜溜地跑了。我常在想:译经,是要译经的本意,还是要译得正确。即便是我们怀着追根溯源的意愿,也无法摆脱要译得正确的羁绊。一方面因为我们无法接受先人有错这件事,另一方面,是无法给读者呈现出一个圆融自洽的思想体系来。译经本就是为了教化世人,那么译的初心和意愿,就直接影响了译的方向。也许大多数译者,都是欲以古人意窃天下吧。
近些年来,对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学的学习和运用,渐入佳境,我开始反思自己的心路历程。理工科出身的我,曾经是一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对科学有一种近乎偏执的沉迷,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科学迷信。也许是粉丝的力量,也许是money的魔力,传统文化开始向功利主义靠拢,开始变得具象而实用。被世俗化的儒学,甚至向儒教的方向抬头,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行为,终将使他威信丧失。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这种现象让我对传统文化丧失了信心。
我曾与老哥探讨过儒教这个问题,他说:宗教和世俗是两分的,天上的荣耀归于神,人间的一切都还给人,中国文化的早熟标志也正在于此。真正的贵族变成了功利主义的土豪,丢掉了成人,只想成事。最后,在文化竞争中,把自己降低到别人的维度,必然被碾成碎片。
系统地学习并践行传统文化,确实是个苦差事。与更加具象的对应关系相比,学习传统文化带来的收益确定性和即时性确实都相差太多。但是,我们是否陷入了用西方文化的评价标准来判别中西方文化实际价值的陷阱。实际上,即便是数学、西医等这种被我们奉为圭臬的学科知识,也在遭遇巨大的挑战。以集合论为基础的数学,在迈向模糊数学;头痛治头脚痛治脚的西医,试图通过“分析—重构”模式走向整体医学,在复杂性科学的进展中被宣告失败了。现代整体医学,以最具科学精神的理论物理学和复杂性科学支持下,继承了传统中医学的基本方法、理论框架和诊断、治疗技术,在现代西医疾病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特的疾病体系。以更加长远的视角看传统文化,具有更强的先进性,也更有实用性。这不是发展阶段决定的,是文化自身的属性决定的。
这些年,我最怕遇到的就是,在社交场合大谈国学的人。似乎叫传统文化,都不足以彰显他们的见识和品味。或拿孔子和老子比较一番,或扛着大旗一顿批斗,或拐弯抹角的扯上三两个“国学大师”………也恰恰是大家对传统文化的“新、奇、特”的期待,捧红了一批大骗子。酒桌上的漫谈,更是头头是道,遇到较真儿的,便做不懂世故处理,自罚一杯。只打嘴炮,难以实践的传统文化,最终成为了社交场的助兴剂,酒桌上的装饰物
真正研究学术,真正将传统文化投入实践的人,在今天的社会是并不讨喜的。也恰恰因为如此,才更需要有人站出来,带领大家走出泥潭。
实际上,在今天的中国,大多数人已经无所适从了,都是凭直觉生活。在信息的洪流中,决定我们生活不再是脑子,而是眼睛。在西方就已经被证实无效的功利主义,并不能带大众走出生活的困局,散发出人性的光辉,却依然被很多人奉为圭臬。传统文化又被善于“打太极”的国学大师带到了茄地里,最可怕的是去真求善的本末倒置,使传统文化成为了商业产品。我们的出路到底在哪里?《人间事》这本书,也许能帮你理清思路,指明方向。
老哥给我讲的最多的就是:做一个有作为的好人。面对实际的问题,老哥总会问我,假如夫子在你的处境,他会怎么想?怎么做?然后,通过一系列切实的提问,引导我的思考,去寻找解决的途径,而不是在夫子说的话里找一个现成的答案。我也在学着追随先贤的脚步去提问、思索,努力向那个朴素而伟大的目标靠近实际上,《论语》就是在教我们怎么做一个有作为的好人,让我们求得身与心、己与群、人与自然的和谐。《人间事》给我最大的冲击恰恰是它的朴素而有效,思考问题入木三分,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可实现的儒家生活新范式。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很快就会度过这个文化迷茫期,看上去更物化的社会表象下,人们对精神的需求在变得越来越高。只是在这个过渡中,很多人选择躺平来反抗不公,用麻痹进行自我疗愈。饮鸩止渴的方式,只会激起更加剧烈的反弹。我观察到一个现象:真正在研究并投入实践儒学的,多不是满天飘舞的大师,而是一些小有成就的企业家。比如方太集团的董事长茅忠群、华住集团的创始人季琦、太平洋集团的董事局主席严介和等等。实际上,儒学是最具生活气息的学问,夫子与弟子讲学,我们也坐而听之。时而鲜活,时而贴切,时而深远,言谈举止间,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打开世界的新视角。曾经被大众摒弃的儒学,正在以新的方式焕发出它的生机,这与每一个人的成长都息息相关。
学习儒学,再读《论语》,不是作业,而是成长的必修课。传统文化,给了我们一个更积极的视角去面对生活和工作。从长远来看,成长的捷径就在《论语》里,在四书五经里。再读《论语》,许枫老哥的这本《人间事》(《论语》译本)不可错过。墙裂推荐 
孔庆杰
著名社交研究学者、营销专家,新生代创业者。

温馨提示:敝人只负责内容生产,其余力不能及,新书实况如斯,颜值有不足,购买需谨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