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如何正确地学国学

 dy_xhui 2019-12-01

       大家好,我终于有点空了,公众号更新继续。

      在过去的两个月,由于我们的新书《思维导图学与用》发布,要准备各种推广活动,以及5月思学平台4周年庆典,各种安排比较多,时间紧张,就抽不出时间来写文。现在忙碌的节奏稍微好了一些,公众号的写作就会跟上。

       延伸阅读:《思维导图学与用》新书发布     

      今天交流的话题是关于孩子学习国学的问题。

        01  通过服饰看风向

      5月,我和龙妈带着龙哥出去成都的花果基地龙泉山体验生活——进行枇杷采摘活动顺便踏青,一路上,看到不少10多岁的青少年身着汉服在街上行走或聚会,我感到眼前一亮同时,也感觉到国学复兴的时机真正到来了。

      服饰问题虽然看上去只是一个小问题,然而却是代表社会风向标变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对于传统文化,过去的100年时间,国人的态度经历了复杂的变化。

      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用”,对传统文化总体是持批评否定的态度,主张“打倒孔家店”。1949-1978年这一段时间,对传统文化也是破得多,立得少。

     过去对传统文化的一再否定,导致一些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不足,缺乏对传统文化的基本认知和自信。

     1978年以后,传统文化逐渐在恢复。根据我自己的观察,2013年以后,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确实更高了。

       服饰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对于传统的服饰、传统的文化,现在人们更重视。我家孩子龙哥虽然才上一年级,也参加了班级同学的唐装表演活动。10多年前,穿着唐装或汉服在大街上行走,会让一些人感觉不舒服,看不顺眼,甚至可能会有人采取过激举动。现在,身穿汉服的年轻人在街上行走,路人习以为常,这不但揭示着传统服饰的流行,也是传统文化复兴的一种表现。与此同时,国学在整个中小学教育及考试中的分量,特别是高考中的分值,在逐渐加大,这是明显的文化风向标。

         国学再度流行的原因,是过去的100年里,国人重新发现了国学的价值。

02  国学的价值

     正如孔子所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青少年时期是孩子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学习国学中的精华,不但可以正三观,而且孩子会收获终身的滋养。

     每年寒暑假,我和龙妈都会安排孩子到国内的文化胜地参观游览,帮助孩子拓展眼界。除了假期游学访古的安排,我对孩子的国学启发主要每天是8分钟左右的“滑板时间”,日积月累,还是见到一些效果。

        延伸阅读:亲子陪伴的“滑板时间”

      总体说来,据我的观察,学习国学,孩子得到以下的收益:

      1、美感意识

     学习并背诵诗歌后,当看到美景,他会有诗意的心情和表达,而不是对美的钝感。5月带着孩子去“雨城”雅安,看到美丽的青衣江水,观江的同时,孩子主动要求和我一起背诵《春江花月夜》,于是我们一起在微风细雨中背诗。

     吃过午餐,小雨未停,我们到一家茶室避雨,龙哥又要求我们三人一起表演背诗,我们一起背了40首诗才结束了他安排的这个活动。

       在雨中背诵《春江花月夜》,别有妙趣。

      与记住这些诗歌相比,孩子记忆能力的增强、要求学习和复习主动性也让我高兴,他美感意识的形成,更让我感到欣慰。

        2、挫折意识

      人生中总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困难,给孩子精神的武装其实挺重要,这能帮助他在面对困难时做到调整心态,解决问题。我教孩子孟子的名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任性,增益其所不能”。

      孩子虽然记下了这一名句,其实并不太懂这段话的意思。没关系,先打预防针,名言背下来,遇到挫折时,他总会领悟的。

       3、目标意识

      我告诉龙哥,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也就是普通人也需要有目标和志向,而且这样的志向一旦确定,就不能轻易改变。龙哥原来的志向是想当音乐老师,后来想做歌手,现在问他的志向,说不知道了。岁月静好,他可以慢慢摸索,真正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我会不断用国学经典来启发他。

       4、快乐学习

      当下有的孩子参加太多兴趣班,自己学得很痛苦,陪伴的父母也很痛苦。我的理念是快乐学习,也努力创建让孩子快乐学习的氛围,所以虽然孩子参加了好几个兴趣班,都是他喜欢的内容,上学和上兴趣班时,都能感受到他的快乐学习的状态,乐在其中。我曾经想让他报个书法班,就去报了个试听课,结果他不太感兴趣,也就没有勉强他学书法。快乐学习的理念是从《论语》里学来的。论语开篇第一句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其实孔子提倡的是快乐的学习和练习,这是《论语》开宗明义的大规则。

       学习应该是快乐的,呵护孩子的兴趣和好奇心,让孩子保持学习兴趣,才能帮助他享受学习的乐趣,让他有机会做最好的自己。

 03 我的国学研习旅程

      所谓国学,也称为汉学或中国学,泛指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  

      说起来,我自己算是个国学的超级粉丝了,从8岁左右对国学产生兴趣,一直对国学情有独钟,研究生时的毕业论文与国学相关,当大学老师时出版的第一本学术著作也是传统文化类别。

        我的观点是,作为中国人,国学不可不学。

       我对国学的兴趣,与父亲的启发有很大关系。记得8岁左右时,放暑假的时间,父亲会要求我背《百家姓》、《千家诗》这些古文。因为从小背诵古文的缘故,自己记忆力得到了锻炼,以后的人生之路,没有因为记忆力方面吃过大亏。

      到了初中的时代,我开始痴迷于蔡志忠创作的中国传统文化系列漫画。在蔡先生生花妙笔的描绘下,孔子、老子、庄子、孟子、《孙子兵法》、唐诗宋词的魅力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让我在传统智慧的海洋里无法自拔。初中时代的零花钱,除了集邮的爱好,买这些好书是主要的消费了。

      高中我自己找了个国学老师——南怀瑾,除了学校的功课和踢足球,我主要的业余时间就是在读南老师的书籍。他的两本易经普及书籍《易经杂说》、《易经系传别讲》是我当时最喜欢的书。记得高一有一天化学晚自习,我在读《易经》时被巡场的化学老师发现,她没有生气,反而善意地建议我说,现在先学好教材内容,等高考后,她可以请一位易经老师教我易经。

       高考毕业等分数的那20来天时间,我经常整夜通宵地啃读南老师的著作《金刚经说什么》。在我人生最无忧无虑的黄金时间,可以痴迷于最有营养的国学书籍中,像个海边拾贝充满惊喜的孩子,现在回忆起来,仍然能回忆当时的幸福感受。

       上大学时,我购买了金刚经的磁带,一边听疯狂英语,一边疯狂听金刚经。因为是财经院校,很多同学期望拿个有含金量的证书以便毕业找份好工作,纷纷准备会计资格证、剑桥商务英语等考试,我的主要精力放在学习金刚经上,于是成为同学眼中的怪人。很多年以后,同级校友见面饭局,同学介绍说,这就是上学时天天在宿舍里放金刚经的某某,别人作恍然大悟状,没想到为此声名远播。

      研究生以及当大学老师的时间,我主要阅读国学大师钱穆的一些国学著作,收益匪浅,上课时经常运用他的观点。

      我本科阶段学的是财经专业,自己和朋友圈子的经济学思维模式根深蒂固,对我影响颇深,缺乏高手国学老师的指引,对我来说,这是一件憾事。

      直到2015年,我到中国人民大学访问学习,其间旁听王易教授的课程,同时参与王教授的博士、硕士论文指导讨论会。王教授传统文化功底湛深,授课时深入浅出,一年的旁听时间,让我大开眼界。研讨会每周一次,和聪明的博士、硕士一起研讨问题,同样让我受益匪浅。

      基于自己的兴趣和积累,特别是这段受益匪浅的访问学者的经历,在高水平老师指导和博士、硕士同学的激励下,我对国学的认识有了新的高度和系统性,也对自己培养孩子的国学兴趣,打下了一定的专业基础。

       04 国学的学习路径

       国学既然这么滋养孩子,该怎么学呢?有的家长在孩子几岁时,就把孩子送到国学私塾去天天学《老子》、《庄子》,我从自己的学习经历中总结,此举不妥。

      中学阶段,我学了不少的道家《老子》、《庄子》的思想,当时觉得很有道理,也很投入地进行朗读和思考。等大学毕业后,才发现自己的思想很难适应社会的节奏,由此产生了要重新塑造自己的思想的想法。

      为此,我阅读了不少个人成长类别的书籍,特别是美国人史蒂芬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让我受益匪浅。我随即将他所有书都买来阅读,认真学习后才知道,柯维的思想体系,其实和儒家的个人成长体系异曲同工,都是从内而外地先改变自己,再改变环境。柯维的体系是由个人成功到公众成功,儒家的方法是先内明再外用,其实路径、方法和本质都是一样的。

       看懂这点,我才真正明白南怀瑾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三家店”的比喻:儒家是粮店,为中国人提供精神粮食;道家是药店,为中国人提供精神药品;释教是杂货店,为老百姓提供日常的精神用品。我年轻时代偏好道家思想,相当于把“药”当“饭”吃,是不妥当的。

      道家的典籍帮助我能更灵活地看懂世事,对我是有价值的。然而,道家是“药店”,人生只有药品是不够的,需要有粮食提供营养,人才能健康。领悟到这点后,我重新阅读《论语》、《大学》、《孟子》这些儒家著作,发现儒家思想对做事业很有帮助,儒家是积极入世的学问,是做人的学问,也是做事业的学问,青少年时期的国学学习,应该以儒学为主线,兼顾百家,才是正道。

      国学内容包罗万象,不可不学,更不可乱学。对于家长来说,应该如何指导孩子学国学呢?我们要从智慧的古人那里寻求帮助。

       在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的儒家学者,除了孔子,就是朱熹。朱熹认为,儒家的精华在于《四书》,《四书》的学习顺序应该是先《大学》、后《论语》、再《孟子》,最后来学《中庸》。

       朱熹的理由是《大学》可以帮助学子形成思维的大格局和大规模,《论语》、《孟子》可以以圣人孔子、亚圣孟子的言行为学习榜样,帮助学子正确理解儒学奥义;《中庸》是儒家的心法,有了前面三本书籍的理解基础,就更能把握儒家的思想精髓。

       应该说,儒家思想是国学的主旋律,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儒家代表人物的朱熹所指出的儒学学习路径,为我们规划了儒学学习的基础路径,到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05 国学的书籍推荐

       家长要启迪孩子学习国学,我倡导的基本思路是以儒家为主线,同时兼顾其它,以下是我推荐的国学书籍和简单推荐理由。

        基础读物:三、百、千、千

       1905年前的蒙学教材《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简称“三百千千”,这些都是经典的国学教材,其中的一些内容,现在孩子在幼儿园、小学阶段也会浮光掠影地学到。不过,这些教材最好能整体背下来,然后慢慢来理解。如果只背一本的话,建议全文背诵《千字文》,可以为孩子的国学学习打下不错的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