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夜尿增多,心衰?尿不禁,夜尿频。辨证录,八味地黄汤

 北京润雨 2022-12-02 发布于辽宁


石室秘录

      老人憋不住尿或起夜非常多或者一喝水就老上厕所或者尿床,只要没有热象,就是八味地黄丸的证。怎么判断有没有热象?老人喜欢喝热水,就是寒象不是热象,可以放心地用八味地黄丸。

  老人憋不住尿,可以服一个月左右的八味地黄丸,后用麦味地黄丸收工,长期服。《石室秘录》中陈士铎先生称麦味地黄丸为老人丸,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可以常年不间断地服老人丸,直至一百岁。


八味地黄汤加减。熟地一两,山茱萸五钱,山药五钱,茯苓三钱,丹皮三钱,泽泻三钱,川芎一两,肉桂一钱。水煎服。

八味地黄汤:熟地(一两),山茱萸(五钱), 丹皮(三钱), 山药(五钱), 泽泻(三钱) ,伏苓(五钱), 肉桂(三钱), 附子(一钱),水煎服。





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
知柏地黄丸: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
杞菊地黄丸:滋肾养肝。用于肝肾阴亏,眩晕耳鸣,羞明畏光,迎风流泪,视物昏花。
桂附地黄丸:温补肾阳。用于肾阳不足,腰膝酸冷,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反多,痰饮喘咳,消渴。
麦味地黄丸:滋肾养肺。用于肺肾阴亏,潮热盗汗,咽干咳血,眩晕耳鸣,腰膝酸软,消渴。


辨证录

年老,日夜不必卧而遗尿,较前症更重,此命门寒极不能制水。老人孤阳,宜水衰不宜火微,何至寒极而自遗?盖人有偏阴偏阳之分,阳旺则阴虚火动,阳衰则阴冷水沉。年少过泄其精,水去火又何存。夫火无水制,则火上炎,水无火制,则水下泄。老人寒极而遗,正水中无火耳。但必须于水中补火,以老人火衰水不甚旺。用八味地黄汤熟地、枣皮一两,山药五钱,茯苓二钱,泽泻、丹皮、附、桂一钱。二剂溺止,十剂全愈。自后每日服一两,不再发。此汤水中补火圣药。水中火旺,肾中阳气自通小肠,下达膀胱,膀胱得肾气开合,一奉令于肾,何敢自私,听水之自出乎?气化自能出能闭。惟苓、泻最利水,于老人似非甚宜,丹皮清骨中热,遗尿症宜助热不可助寒,故略减分量,以制附、桂。斟酌得宜,愈见此方之妙。但加减奏功,去留寡效。枣皮 别名山茱萸、山芋肉、山于肉等


倪海厦:

当有一天,你年纪大了,小肠的火不够了,膀胱的水就没有气化了,变成冷水在里面,同样是尿,但是是冷的水。这个时候,水是停在底下的。所以,只要有一点点累积在下面,就会很胀,很急,就会想上厕所。就变成频尿。那频尿的时候,你跑去给西医看,西医就说是膀胱括约肌无力,即使开刀下去,也照样频尿。 

而我有个外号叫尿布终结者,我治频尿的时候,病人就不用带尿布了。八、九十岁也是一样。那我怎么治好的呢?把小肠的火救起来。你光在那边治膀胱没有用的,只要把这火一加压,这尿液在进入膀胱的时候,就气化掉了,膀胱一往上升,那个括约肌一下就回来了。 

你怎么知道小肠火衰了,就看病人脚是不是冷的就知道了。有的病人很好玩,问他脚是冷的热的,他说“我从来没想到这个问题!”,问他几岁,回答“七十岁了”。这就表示,七十年来他从来没碰到过好医师。



范书英:

在临床上,夜尿增多并不意味着心衰程度严重。与之相反,心衰患者病情加重时,通常会表现为少尿或无尿的症状。当心衰患者出现夜尿增多现象时,可能是由于生活习惯或合并有肾脏疾病等原因导致。

心衰患者心功能逐渐下降,心脏的射血量会越来越低,通常不会越来越高,所以当心衰严重时射血量明显下降,从而导致肾脏的血流量下降,肾脏排尿量也会逐渐减少,此时心衰患者就会出现少尿或无尿症状。当心衰严重时通常会采取坐位,以减轻心衰带来的憋喘等症状,这种体位也会影响到肾脏的血流。平卧位时肾血流量较多,坐位、站立位时肾脏的血流量减少,尿量会随之减少。

夜尿增多通常是肾小管功能受损的表现,即肾小管的浓缩功能受到影响,浓缩功能异常,因此心衰患者夜尿增多可能见于合并有肾间质病导致。另外,夜尿增多的现象还与生活习惯有关,若晚上饮水过多,也会导致夜尿增多。当患者失眠时,交感神经兴奋,对于尿液的感知也比较敏感,也容易出现夜尿增多的情况。

若为心衰患者,建议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盲目增减药物,以免造成不良影响。另外,建议保持情绪平稳,避免紧张、焦虑等不良影响,适当休息,避免劳累,以防止以上因素加重心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