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说再复杂的经济行为,也要符合道德直觉?|拓宽经济思维

 heshingshih 2022-12-02 发布于北京

本文字数4240,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

阅读使人充实,分享使人愉悦。文章结尾附有思维导图,帮你梳理文中脉络精华。欢迎阅读,你离知识又近一步。点击【阅读原文】获取高清思维导图。

今天分享的书籍是《拓宽经济思维》

关于作者:

加里·索尔·莫森(Gary Saul Morson)美国西北大学Lawrence B. Dumas艺术与人文教授,斯拉夫语言文学教授。他的主要著作包括《叙述与自由》《我们时代的安娜·卡列尼娜》《他人之见:从引述到文化》。

莫顿·夏皮罗(Morton Schapiro)美国西北大学校长,经济学教授。他的主要著作有《学生助学博弈》。莫森和夏皮罗还是《美好的未来?:2030年的美国与世界》的主编。

本书的两位作者分别是人文学家和新古典经济学家,他们认为,经济学和人文学科应该深入对话,因为伟大的作家通过小说、电影等作品再现了真实的生活,教给了经济学家关于行为、伦理、文化和叙事方面的知识,可以帮助经济学家建立更准确的模型,帮助他们做出更完美的预测,制定更有效且公正的政策。人文学科可以通过以下三种途径对经济学进行很好的补充:讲故事,更好地理解文化的作用,以及对伦理道德的尊重。

人文学家肯定也可以从经济学家身上学到更多。当资源有限时,高效使用资源本身既是一个经济学问题,也是一个道德准则问题。两种文化,同一个目的。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建立一个基于经济学、药学、工程与科技的世界。为了获得更长久、更健康和更富裕的生活,我们也不应忘记,人文学科和艺术才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有意义。

01
学科如何发展


作者认为,我们应该将经济研究与人文教育结合起来,因为经济学和人文学科正在遭遇着困境,我们需要不断改进,促进彼此。

1、人文学科

作者在书中提到,在过去十年有大量的舆论和教育组织声明,都表达了对人文学科衰落的遗憾,因为报考人文专业和修读人文课程的学生在急剧减少。

比如,20世纪60年代末,有近18%的学士学位出自人文学科,但到了2010年,这个比例下降到了8%。在哈佛大学,人文专业的本科生从1954年的36%减少到了2012年的20%,并且还在下降。在斯坦福大学的本科部,有大约45%的教职员工来自人文学科,而只有15%的学生来自人文学科。

2、经济学

经济学家在社会上经常受到抨击。他们有机会参与制定政府政策,但在出问题时经常要“背锅”。如果他们设计的政策没有实现效果,经济学家就会站出来解释原因,媒体也喜欢刊发这些言论。如果说其他学科的困境是缺少关注,那么经济学的危机却在于它本身是个热门学科,备受追捧,但是它的有效性似乎配不上它的社会地位,于是造成了某种信誉危机。

比如,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世界上形成一股质疑经济学的风潮。英国女王就问,“为什么全世界的经济学家都没能预测到这次危机?”可以说代表了外界对经济学家的质疑。而特别引人注目的是青年一代对经济学的抗议。

比如,2010年,哈佛大学有一群学生从著名经济学家曼昆的课堂上退席,抗议他的课程带有偏见;2015年,美国经济学会在波士顿召开年会时,又有一批学生到现场抗议,质疑经济学家提倡的经济增长正在毁灭地球。更不用说长期以来,在社会中流传着许多嘲讽经济学家的笑话,批评他们装腔作势,空谈误国。

那么怎么才能摆脱这样的困境呢?作者认为把经济学与人文学科结合起来,互相补充,互相促进,是一个值得努力的方向。

比如,1991年萨默斯发表的备忘录,认为世界银行应该鼓励发达国家把污染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迁移,这样对双方都有好处:既能减少发达国家的污染,又能增加发展中国家的就业。结果却引发了巨大争议,巴西的一位政府官员回应,“你的推理完全符合逻辑,但实在是太疯狂了……你的想法活生生地向我们展示了,许多经济学家根本不了解我们所生活的世界,社会的残酷和他们的傲慢无知,都不是用简单思维可以理解的”。在这样巨大的争议中,萨默斯不得不公开道歉。可见在复杂的社会现实里,狭隘的经济观点很难获得社会认同,并提供有效的建议。

那么经济学可以从人文学科里汲取什么呢?书中提到了三点:懂得故事的重要性,更好地理解文化的作用,以及对道德伦理的尊重。

首先,故事的重要性。一是用故事传播理论,更容易被人接受。二是要重视“故事”这种载体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三是,道德、文化的重要性,比如像世界银行建议发达国家的污染产业迁到发展中国家,埃及政府对老百姓传统的基本食物进行涨价,从经济理论看可能是合理的,但在政策制定上如果不考虑道德与文化的作用,就可能面临巨大的阻力。

那么如何培养人的道德直觉,让人们在看待经济问题时更具有同情心呢?文学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因为我们在阅读一部优秀文学作品时,可以和其中的人物融为一体,感受作者通过艺术人物传达的情感。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阶级、性别、宗教、文化等因素去看待这个世界。在与角色互动时,你能体会他人的感受,甚至会理解人与人之间为什么会产生误解。有研究证明,人们在阅读文学小说之后,在共情测试、社会知觉和情绪智力方面会有更好的表现。

02
如何树立多元互补的思维方式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树立多元互补的思维方式,避免被片面的知识误导,更好地认识世界真相。我们可以树立两种思维方式,分别是:专注精深型思维和多维广博型思维。

1、两种思维

在学术思想史上,柏拉图是专注精深型学者,他喜欢通过理性推导构建人类社会的理想蓝图;而亚里士多德则是典型的多维广博型思维学者,他喜欢通过调查研究揭示事物的多样性。

这两类学者最重要的区别在于,专注精深型学者学者喜欢用一个概念、一套模型来解释世界,把复杂现象归结为简单原理,以不变应万变;而多维广博型学者则喜欢通过多个视角来看待事物,注重单一现象背后的复杂原因,善于全面总结、随机应变。

多维广博型学者和专注精深型学者都对知识创造作出了贡献。并且在现代社会中,专注精深型的理论往往更引人注目,因为它经常用一个概念解释很多现象,显得很有洞察力;相比之下,多维广博型的理论会用很多因素来解释一个现象,显得平淡无奇;专注精深型的理论一以贯之、结论明确,多维广博型的观点繁琐多变、模棱两可,因此专注精深型学者在吸引眼球的竞争中会占优势。

但是作者认为,在社会经济决策中我们更应该信任多维广博型学者,因为在这些问题上,多维广博型的判断往往比专注精深型更可靠。因为在作者看来,专注精深型学者为了追求简洁明了,一以贯之,会忽略掉很多真实世界的信息,甚至在学理论证中以偏概全,对事物真相产生扭曲。相比之下,多维广博型学者的观点虽然平淡无奇,但是对事物的判断比较谨慎,并且愿意根据反面信息修正自己的看法,所以即便不是一贯正确,也不至于太离谱。

比如,有个概念叫做“经济学帝国主义”。说的是用经济学方法分析一切人类行为,并且压倒其他社会学科的倾向,包括道德、文化、家庭、法律等等。而本书认为专注精深型学者的代表人物,就是持这种态度的经济学家:加里·贝克尔。他为此获得了199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作者认同贝克尔是一位优秀经济学家,同时指出他的影响很大程度来自“经济学帝国主义”给人们的震撼。但正是为了追求这种简洁明了、一以贯之的效果,贝克尔的理论出现了偏颇,甚至出现了某些误导。

贝克尔认为,所有人类行为都可以看作是从一组稳定的偏好中,通过收益成本分析和理性选择获得最大效用的过程。这是他的理论核心。而稳定的偏好就意味着,人的偏好不会随着时间推移发生重大变化,富人和穷人之间,甚至不同社会、文化中的人们之间,不会有太大的差异。这样才能为所有人类行为提供一个统一的解释框架。

那么人的偏好是否是稳定一致的呢?作者认为,从现实和人文的角度看,它是会变的。几千年来,人们用基本价值观的转变来描述成长的过程。在生活中,随着错误、失败和悲剧性事件的发生,人的性格也可能发生变化。甚至从整个历史发展过程来看,人类的理性程度和价值偏好也是在演进的。

但是在贝克尔的理论中,人的偏好被压缩在一个统一的模子里,跨越种族与文化,放之四海而皆准。作者对此表示怀疑。在贝克尔的理论中,他对高度简化的人类偏好充满信心,认为可以用它来解释婚姻、家庭、犯罪、法律等一切人类行为。作者认为这是不可靠的。

贝克尔却认为,除非我们假设人的偏好稳定,否则就无法作有效的经济分析。因为如果对任何社会变化,我们都可以说是由于人的偏好变了,这就失去了解释的意义。因此,必须假定人的偏好是稳定的。

作者认为贝克尔的说法有道理,但同时他又陷入了循环论证:为了建立理论,必须承认某种假定,然后又通过这套理论,证明了这个假定。

比如,如果他们提出的政策建议没有像预期的那样解决问题,他们会说如果没有这项政策,情况会变得更糟;如果他们预测的事件没能如期而至,他们会说差点就实现了;或者是因为人们听了他们的预测,并采取相应行动,才导致这种状况没有发生。总之,如果事实符合理论,就证明理论是正确的;如果事实不合理论,就证明理论没有得到执行。这样当然能做到一以贯之,以不变应万变。但很显然,这种方法是有误导性的。

2、从“专注精深型”理念转向“多维广博型”思维

换句话说,要从单一的局部视角转向多维的系统思考,从僵化的教条主义转向灵活的实践方法。

比如,贝克尔2014年跟人合作发表了一篇文章,叫做《用现金交换肾脏:器官市场的案例》,提出推行器官交易合法化的建议。它的背景是:世界上只有极少数国家允许公开买卖人体器官,比如肾脏,而大部分地方只能靠排队和捐献进行器官移植,因为供不应求,有很多病人等不到器官移植而死去。因此贝克尔建议,应该允许器官买卖合法化,这样有些临死的人会更愿意捐献器官(并把报酬留给继承人),有些贫困的人可以出售多余的器官(比如人靠一个肾脏就能正常生活)。器官的供应量增加了,能挽救很多人的生命,同时出售器官的人也改善了自己的经济状况,会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从逻辑上看,这个建议无懈可击。但在直觉上,很多人都会觉得这件事不对——这就是朴素的道德直觉。那么问题出在哪呢?从道德伦理上看,以人为本的道德观不允许把人或人体的一部分作为商品进行买卖。在某种意义上,人并不是完全拥有对自己身体的处置权。如果允许出售人体器官,会降低社会对人的价值标准,人的权利神圣不可侵犯的意识,也会受到侵蚀。

更具体地看,器官买卖不仅是交易双方的事,它可能给社会带来不可预知的负面影响。比如,它会不会增加关于人体器官交易的欺骗、绑架、谋杀之类的案件?所以,作者认为在知识方法和决策判断上,我们要重视“专注精深思维”,而跟从“多维广博型思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