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提升学习效果的3个作业好习惯,建议老师转给家长

 李功随 2022-12-02 发布于内蒙古

图片- 这是好老师2022年的第495篇文章 -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作业习惯可以促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保持清晰思路、提升学习效果。
沈磊老师总结了3个做作业的好习惯,建议各位老师转发给家长,共同帮助孩子做好作业~
01
关于作业的典型误区

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存在以下三种关于作业的错误认知。

1. 赶完家庭作业,好写课外作业

课内作业是根本,课外作业是补充。课内作业是老师根据教育教学目标制定的反馈性练习,可是学生和家长似乎总觉得赶快把课内作业做完,多写点课外作业才能提升成绩,这种“起跑线”思维是一种典型误区。

2. 写完作业,才开始读背默

作业的类型根据其功能和目标的差异而有所不同,纸面作业和口头作业都很重要。事实上,读背默的作业是纸面作业的基础,写完作业再进行背默,知识巩固的效果会打折扣。

3.作业与预习、复习等学习过程分离

作业作为学习的一个环节,总被单拎出来对待。其实,认真完成作业就包括了有效预习、当日复习的过程。只有放在学习的系统中考虑和对待作业,才能通过作业提升学习效果。

02
三个做作业的好习惯

我首先要强调:任何习惯都是不一蹴而就的,特别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大量的时间、耐心和刻意练习,所以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和韧劲。

因为作业是老师和家长共同关注且需要合力的话题,所以下面我用“我们”来作主语,既是老师需要做的,也是家长可以做的。

1.  做作业前先排序

我们都会要求学生记录作业,但同学们基本是以语数外等学科顺序记录的。

大家有没有发现,学生在写作业的时候可能不是按这个顺序进行的。

喜欢的学科先做,有畏难情绪的学科往后拖;纸面作业先做,口头作业有时间就做、没时间就不做;文、理科不知道交错进行,常常同类型作业一起做,用脑不够科学。

想要更好地指导学生完成作业、提升效果,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在做作业之前先进行排序,然后按照自己制定计划和顺序进行。

作业排序可以结合学科自信、知识掌握情况(含识记、理解、运用等层面)、熟练程度、方法交差、劳逸结合五个维度展开。

给作业内容编好序号,确认先做什么、再做什么、计划用时、完成打卡,可参照以下表格:

作业内容
排序
预计时间
完成打卡








起始阶段,我们还可以与孩子沟通为什么这么排序,从而了解学他们的学习情况,引导他们更好地掌控作业、完成作业。
图片

2. 做作业中坚持时间管理

学生在做家庭作业时拖拉、磨蹭很正常,这与他们的注意力、精力、能力和支持力等因素有关。

想要更高效地完成作业,我们就要引导学生坚持做好时间管理。

推荐两个时间管理的方法:番茄计时法和限时作业法。

番茄计时法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管理方法。先用20分钟集中注意完成作业,然后休息5分钟,以此为一个时段,这样的三个时段后可以休息15分钟。

限时作业法更适合整卷练习,在规定时间内做题,学生可以更好地把握做题的速度和节奏。

如果学生高效完成了作业,那么剩余的时间一定要让他自己安排,以此为奖励学生才不会“刻意”磨蹭。

3. 先复习,再合上书本写作业

这个习惯很难坚持,但是一旦养成将使孩子受益终身。

首先是复习三步法:尝试回忆(概念、主题、内容)+打开书核对回忆内容+背默优先

其次是合书写作业三步法:审题并圈画关键词+规范过程思路+检查答案

先复习,再合上书本写作业还有一个好处,它能让学生在写作业的过程中获得及时反馈,知道自己哪些知识还没有理解,从而产生复习巩固、突破认知障碍的需求。

基于此,学生在做完作业后就自然生成了一个环节:补偿性学习,即打开书本和笔记,对照有疑惑的题目进行再思考。

还是那句话,好习惯的养成非常不容易,如果我们立志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就得付出时间和精力去陪伴、去训练。我们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有挑战自我的欲望,就看怎么保护和引导。

图片
本文作者 |沈磊,南京市致远初级中学副校长
文章转自 |沈磊的班主任手记
责任编辑 | 张雅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