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看到牙龈肿痛,就清热泻火?

 quzhangke 2022-12-03 发布于山东

“春燥”来袭,阳气生发,很多人面临牙龈肿痛的问题。一般大家的观点,看到“红、肿、热、痛”,都认为和“上火”有关,首选大多是清热降火的方法,但有时却变得更严重,这是为什么?这一篇,小编带大家详细了解一下,牙龈红肿疼痛,方剂怎么选。

图片

牙龈肿痛,属于中医“牙衄”的范畴,著名医家朱震亨说过:牙衄者,有两经之别,一主阳明肠胃,一主少阴肾经。牙龈肿痛的病因病机多不同,但一般胃、肾为病机的关键。


01

胃火炽盛,蕴而化火

胃火炽盛的人群,如果过食辛辣油腻的食物,导致胃肠积热化火,胃经有热,循经上扰齿龈,有医家说:“人身之火,唯胃最烈”。胃火冲于齿龈之间,导致气血阻滞,不通则痛,引起牙龈红肿,疼痛不适;邪热灼伤齿龈脉络,可见牙龈出血;胃热炽盛,浊气上冲,就会出现口臭。《血证论·齿衄》里提到:“牙床尤为胃经脉络所绕,故凡衄血,皆是胃火上炎,血随火动。”因此,这类牙龈肿痛的基本病机,在于胃火炽盛,循经上攻齿龈,常有牙龈肿痛,出血,多伴随口臭等症状。

图片

处方:清胃散,源于《脾胃论》。

组方:升麻9g,生地黄、当归各6g,牡丹皮9g,黄连6g -12g。水煎,放冷服用。

方中君药是升麻,辛甘微寒,清泻胃中邪热,宣透伏火,能治“口齿风肿痛,牙根浮烂恶臭”;黄连苦寒,清泄胃内邪热;另外加上生地黄、丹皮,清热滋阴、清热凉血、当归行气活血,整方消肿止痛,清胃解毒,凉血养阴。


02

肾阳不足,虚火上炎

肾阳不足,肾虚牙宣的发病机制主要为虚火上炎。一种情况是阴精亏虚,导致阴虚火旺;另一种情况是命门火衰,阴气逼迫真阳浮越于上。

图片

当肾阳虚衰或阴寒内盛,真阳被群阴相逼而外越,浮越在上不能归根,导致“上热下寒”的症状,虚火上犯齿龈,所以牙龈肿痛,还经常伴随牙龈松动、畏寒等症状。这种情况的牙龈肿痛,是“阴分过盛,阳气不足,故阴中一线之元阳,必然随阴气而上”所致。


图片

处方:潜阳封髓丹,源于《医理真传》。

组方:砂仁15-30g(姜汁炒),附子24g,龟板6g,黄柏30g,甘草15g。

程钟龄在《医学心悟》说:“肾气虚寒,逼其无根失守之火,浮越于上,当以辛热壮水药中,导之下行,所谓导龙入海,引火归原。”潜阳封髓丹整方中,黄柏清热燥湿,入心、肾、脾经;砂仁辛温,温阴寒,纳肾气;附子大辛大热,扶养真阳,《本草汇言》指出附子可引火归原,熄灭浮游之火;龟甲得水之精气之,通阴助阳。炙甘草补中气,土覆火,使得补火又不致散火。临床使用这个方子时,遇到牙龈肿痛,辩证为虚阳上浮的情况,一般都能取得很好的疗效。

图片


03

验案举例

某,女,72岁,进食辛辣食物后,左侧下牙龈肿痛1日,耳鸣,饮食减少,睡眠可,二便调,舌尖红,苔薄黄腻,脉弦数。

处方:透骨草30g,细辛3g,升麻10g,石膏30g,当归10g,黄连10g,生地15g,丹皮10g,知母10g,甘草10g。日1剂,分早晚服,口服3剂后症状缓解,牙龈肿痛消失。

本案例体现了“火郁发之”的治则,胃为多气多血之腑,火郁于内,治疗采用透散发泄之法。透骨草辛温发散透热,活血止痛。升麻宣达郁遏之伏火,有“火郁发之”之意,与黄连配伍,泻火而无凉遏之弊,升麻得黄连,散火而不升焰。石膏清胃泄热。丹皮,生地清热凉血。《本草纲目》里提到石膏:“止阳明经头痛,发热恶寒,日晡潮热,大渴引饮,中暑潮热,牙痛。”《本草纲目》对丹皮有这样的描述:“和血,生血,凉血,治血中之伏火,除烦热。”当归行气活血,细辛疏风散火,开窍止痛。辛味可透,寒凉可清,清中有散,使气机通畅,郁火得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