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乌合之众》:内向并不是缺点,懂得享受孤独,方能精进自己

 文案小窗 2022-12-03 发布于广东

一位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一道作业:“放学回家时,画一个你心目中的房子”。

第二天,同学们都回到了教室,纷纷拿出自己的作品相互炫耀。有的同学画了高楼大厦,有的同学画了酒店旅馆,也有的同学画了淳朴民居,但老师看完后,都不是很满意。

直到有一位同学颤颤巍巍地把作品递交给老师时,老师这才满意地点点头。

乌合之众

作者: (法)古斯塔夫·勒庞

阅读

这位同学的作品很简单,但也与众不同。他画的并不是房子,而是一座小山,山上树木郁郁葱葱。远远望去,一片祥和,一根烟囱直耸蓝天,冒着缕缕炊烟,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原来,这位同学并没有画出房子,而是通过山林、烟囱、炊烟这几个景物来告诉读者:山林中有一个小房子,而房子具体长什么样,他并没有直接表达出来,而是把想象空间留给读者。

据这位老师了解到:这位同学平时并不是很合群,每次下课放学时,从不跟同学嬉戏打闹,也不参加任何集体活动,总是一个人上学,一个人回家。但他的心思很缜密,总是能发现别人难以察觉的东西,数学成绩也很不错。

然而,他的父母却很为他担心,总以为孩子内向、腼腆、不合群是一种性格缺陷。于是,趁着孩子周末放假时,总是为他报了各种演讲、心理辅导班,希望孩子变成一个开朗活泼,敢于表达的人。

可现实却不尽人意,不管报了多少辅导班,这位同学依旧一成不变,甚至出现焦虑、烦躁、自闭的情绪……

很多家长总是以为:孩子性格内向、腼腆、不合群是一种性格缺陷,应该及时改正,否则长大后不能适应这个社会。

但我的观点是:孩子性格内向,并不是一种性格缺陷,而是一种正常的性格。就跟性别分为男女一样,人的性格也可以分为外向和内向。

外向的人,通过接触外界汲取能量,喜欢热闹和社交;内向的人,通过发掘内心汲取能量,喜欢安静和独处。这两者是与生俱来的,任何人都很难改变,也没必要刻意去改变,否则会适得其反。

马·阿诺德曾经说过一句话:“内向、宽厚和无私是幸福的三大要素”,证明了内向者并不是天生缺陷。

在《乌合之众》这本书中,也对不合群与合群进行深度剖析,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群体与个体的定义:

1.群体:指三个,或者三个以上具有着共同思想、目的或者信仰的人们组成的团体。

2.个体:指真正独立的一个人,或者一个物体。

二,群体带来的优势与弊端:

1.优势:群体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利用团结一致的力量,可达到1+1大于2的效果。

2.弊端:长期待在群体之中,容易磨掉个性,失去理智,从而走向极端,造成不可逆的状况。

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在一座森林里面你找不到两个彼此相同的树叶。”

没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没必要为了迎合群体,而逐渐磨掉自己的个性。

在《乌合之众》一书中,作者利用很多心理学实验充分证明到:当一个人完全融入到集体时,他的执行力会越来越强,但智商会大大降低,有时候也会失去理智,从而做出一些错误的决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随大众、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在现在企业管理中,很多老板也会利用这个心理定律,开展各种团建活动,从而达到增强员工忠诚度的目的。

你以为老板安排你们去团建,是闲着没事干吗?其实不然,“团建”可以看成是:把每个“个体”员工变成一个“群体”团队,从而达到磨灭个性,方便管理的目的。

当一个员工完全融入到集体时,他就会对组织唯命是从。不管组织下达的命令是好是坏,是对是错,他都一样会执行到底,从不质疑。这就是群体带来的弊端,扼制了个性的发展,阻碍了个人的创新能力。

三,不合群的人看起来很孤独,其实很自由。当一个人脱离集体时,他就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情,从而激发潜在创新能力。

在《乌合之众》一书中,作者认为:不合群的人,在外人看来很是孤独,但他自己却感觉格外舒服,仿佛很享受这种状态。

庄子曾经说过:“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

一向独来独往的人,内心一般都很强大。强大到足以把漫无边际的孤独转化成源源不断的能量。

一个油嘴滑舌,左右逢源的人,看似情商很高,实则无法忍受孤独和寂寞。他天生喜欢热闹,只能通过外界汲取能量,却忘了自己当初的模样。

一个内向腼腆,独来独往的人,外表看似孤独,实则内心强大且自信。他天生不喜欢热闹,也不会刻意去合群,总喜欢做自己的事情,从来不管别人对他如何评价。

人生本就是一场孤独的修行,生命中所遇到的人,他们都只是过客而已,始终无法一直陪伴着你。因此,孤独是常态,我们应该学会接受孤独、正视孤独、享受孤独。

其实,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莫过于你来我往,互相交换彼此的情绪与价值。但时间久了,难免会有一些摩擦与乏味。因此,需要给自己留点时间和空间,让自己沉淀一下,为以后的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个体的思想和行为容易被群体同化,因而比较好受人控制,这就是“乌合之众”。

两年前,我访问过一位互联网公司的老板,并向他请教一个问题:“你认为如何才能更好地控制员工,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和团结度?”

老板的回答让我很吃惊,他淡淡地说:“很简单啊,经常组织一些团体性活动即可”。

利用周末,组织员工团建,让他们组成一个大团体,也就是“乌合之众”。然后利用团体效应,让每位员工绝对服从。

举一个例子吧,当你加入一个团体时,别人都在服从集体、服从命令,你也会受到影响,自然也会跟着一起做。即使你很有个性,即使你知道他们是错误的,但在众人面前,你只能乖乖服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少数服从多数”。

五,我们应该如何避免陷入“乌合之众”呢?

姜文曾经说过一句话,我觉得说得非常好:“我不会接受大家的顶礼膜拜,我觉得那样很可笑。我最幻想的是大家都很牛逼,都很有尊严,都很有主见。”

一个人若是没有了主见,就如水面上的烂木头一样,一辈子都在随波逐流,从无定居。

《庄子·让王》中同样也讲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想要避免陷入“乌合之众”,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做一个不合群的人,拒绝各种饭局,屏蔽无效社交,做好自己,发展自己,精进自己。

近期,网上有一句话很流行:“只有牛羊才会成群结队,猛兽都是独自行动的”。

内向者不是一种缺陷,不合群也并非是缺点,而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奇葩说》里有一句话说得很好:”俄罗斯方块告诉我们,当你合群了,你就不再是你了。“

古话说得好:“各扫自家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并非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而是一种自我觉醒的表现。

我们从一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被教导要“感恩”。童年时,要感恩父母;上学时,要感恩老师;工作时,要感恩老板;年老时,要感恩社会。可是,从来没有人跟我们说:要感恩自己。

孔夫子说过:“爱人先爱己”。你连自己都不懂得好好爱护,又怎么会去感恩别人呢?

教大家一个减少烦恼的方法:以后不管遇见什么事情,都要耐心地反问一下自己“关我什么事?”、“我别多管闲事啦”。问完之后,一切都会简单许多。

虽然看起来很冷漠无情,可现实社会便是如此。当你好心去扶老人反被讹时,当你加班加点没有回报时,当你一片真心付之东流时,你才恍然大悟:原来,在这个世界上,除了自己和家人,再也没有人值得你好好珍惜和感恩了。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一个人的独处,才是这个时代真正的奢侈品。懂得享受孤独的人,才不是“乌合之众”,才是真正的强者。

内向并不是缺点,懂得享受孤独,方能精进自己。点个“在看”,把这本好书分享给好友,让我们一起享受孤独,做好自己吧。

           
更多推荐
           

【智慧·修行】35个生活好习惯,坚持下去,让你的气质迎来蜕变

14个成年人应该知道的潜规则,轻松让你混得游刃有余

幸福真的可以很简单吗?来看看这13个温柔励志的语录

分享60个人生语录,抄在本子上,日后万事如意,事事顺心

30个朋友圈营销文案模板,让你推广配文信手拈来

25个人情世故法则,让你混得风生水起(实用好文)

人到中年,如何才能摆脱困境?这三个建议值得每个人学习

50个人性真相,为你揭露鲜为人知的一面,看完少走十年弯路

【实用建议】疫情三年,作为普通人,有什么宝贵经验分享?

25个人生真理,助你摆脱焦虑,掌握人生主动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