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读丨余生与这四种人深交,养识、养志、养心、养人

 刘沟村图书馆 2022-12-03 发布于河南
Image
《道德经》讲:“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与什么样的人交往,将决定拥有什么样的人生。

择其善者而从之,与以下四种人深交,将决定着我们生命的厚度和高度。

与胜己者同行,养识

“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是非天性也,积靡使然也。”居住于楚国就形成楚人的习俗,居住于越国就有着越人的痕迹。不同的环境,造就了不同的习性。

多靠近比自己格局、层次更高的人,可以让自己成长得更快。

一位数学老师早年出国访问时,遇到了物理学家杨振宁。他向杨振宁请教:“您在做研究方面有什么诀窍吗?”杨振宁没有高谈阔论,只是说了一句:“你盯住领域里最厉害的那几个人,他们干什么,你就跟着干什么。”

人与人的区别,不在于智商,而在于认知,在于你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如何看自己,如何看他人。

“与凤凰同飞,必是俊鸟;与虎狼同行,必是猛兽。” 一个人能有多大的成就,能走多远的路,要看他喜欢与谁同行。看法不同,观点不同,行为也就不同,产生的结果自然也不同。

与智者同行,会造就更出色的自己。

与德盛者同行,养志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有德行的人,不仅自身温良谦恭,其光芒还能照拂他人。

1933年,钱钟书从清华大学毕业,当时年轻气傲的他一口回绝学校留其任教的邀请。后来,他留学回国,28岁就当上了西南联大外文系的教授,但依旧未改狂狷的脾性,将众人不放在眼里,其中还包括恩师吴宓。

但吴宓从没为难过钱钟书,还对学生们感叹道:“钱钟书乃人中之龙,其余如你我之辈,不过都是些普通人。”实际上,吴宓在当时已经是知名的国学大师。

就这样,在吴宓的包容和滋养之下,钱钟书终于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狂妄,逐渐收敛锋芒。

此后,他高调做学问,低调做人,为世人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著作。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好的环境,可以让水变得干净明澈,人亦是如此。与厚德之人同行,会被他们的精神和品质耳濡目染,内外兼修,知行如一。

选择与君子为伍,成就的是品行,成全的是人生。

与直言者同行,养心

“友正直者日益,友邪柔者日损。”正直的人,真诚坦率,不会阿谀奉承,反而会因为关心朋友而直言不讳。

王阳明12岁时,在私塾结交了同窗李醴。

有一次,他们外出游玩,途中遇到一名旅人,三人相谈甚欢,结伴同行。在客栈休息时,王阳明听到窗外有动静,便起身前去察看。慌乱间,他将随身的钱袋落在了桌子上。李醴发现后,严肃地对他说:“你这粗心的毛病一定得改!”此时,一旁的旅人笑着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这是小毛病,不用太过计较。”

事后,王阳明向家人抱怨:“为何李醴不如旅人那般友好?”家人说:“旅人与你萍水相逢,尚未成为真正的朋友,但李醴却是。他宁愿得罪你,也要指出你的缺点,让你变得更好。”

“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德修行的砥石。”生活中,对你坦诚相待、严词相向的人最是难得。

“士有诤友,不为无义。”朋友不在多。拥有一个正直的朋友,是一生中的荣幸,他能让你少些过失,多些成就。

与趣味者同行,养人

“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生活中,智慧之人,大多童心未泯。与他们同行,会不自觉地放下包袱,忘却烦恼,感知生活的美好。

宋朝的宰相晏殊,平日里常因政事忧心,不苟言笑。但他与张亢、王琪两位好友在一起时,经常会被他们轻松的氛围所感染,因他们滑稽的举动而开怀。

一日,三人泛舟湖上,晏殊负责掌舵。当船行至桥底时,突然撞到了石柱,整个船身都横了过来。张亢拼命撑篙,想掉转船头,王琪则笑着嚷道:“晏公掌舵的技术不行啊!”晏殊听到王琪的调侃,忍不住大笑起来,“翻船”也成了一件乐事。

“世人所难得者唯趣。”有趣的人,看似凡事有个“无所谓”的样子,实则内心满是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琐事包容体谅的态度。和有趣的人交往,就像得到了一笔宝藏,时不时地都能收获一番惊喜。

曾国藩说:“一生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与不同的人相交,就会有不同的命运。但无论与谁交往,都要记得,唯有更好的自己,才能遇见更好的对方。

余生,愿我们修炼自己,收获良友,拥有幸福丰盈的人生。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