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装斗争是克敌制胜的法宝高体乾王兆相

 laochengmen 2022-12-03 发布于山西

武装斗争是克敌制胜的法宝

高体乾 王兆相

1945年11月至1949年7月,我们先后在五分区生活、战斗过。

解放战争时期的辽吉五地委地区,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由于这一地区的经济地位、战略地位和民族特点,敌占区和解放区犬牙交错,革命武装和反动武装互相拉锯,地区划分很不稳定,机构设置变化复杂。我军事组织机构和党政机关一样,也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多次变化,经历了从占领城市到撤出城市,又从包围城市到夺取城市的过程。大体情况是这样的:

一、地方人民武装的建立和发展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我延安总部发布反攻命令,我各路大军先机挺进东北。

其中一路,冀热辽区李运昌部,于1945年9月初接收锦州,在锦州建立了辽西地委和行署,统一领导辽西、热东一带的工作。9月上中旬,辽西地委先后派于纯、张智魁、吴宗鹏等率干部和军队接收阜新,在组建阜新工委的同时,成立了阜新卫戍司令部。下辖阜新、彰武、黑山、北镇四县。10月初,辽西地委又派吕明仁兼卫戍司令部司令和政委。卫戍司令部组成后,在阜新工委的领导下,在收编敌伪武装、组织发展“护矿队”的同时,并以煤矿工人特别是“特殊工人”和铁路工人为主体,组建了64、66、68团,合编为30旅。这期间,阜新、彰武、黑山、北镇四县的人民武装也相继组建起来,他们在摧毁敌伪组织以及保护矿山设备、看守仓库、剿匪安民、维持社会治安等项任务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11月中旬,国民党军队占领了锦州。辽西地委和行署北撤,阜新工委脱离了辽西地委领导,改称阜新地委(亦称热辽边地委或六地委),卫戍司令部也随之更名为六分区(亦称阜新军分区),司令员兼政委吕明仁,副司令员刘述刚。不久,国民党军队占领了黑山、北镇。阜新军分区(六分区)于12月30日随同地委撤至阜北农村,开始创建根据地的斗争。面临国民党进攻和开辟西满根据地的需要,阜新地委和六分区于1946年2月14日接省委通知,于2月下旬撤至通辽。阜新地委改称通辽中心县委,六分区改称通鲁警备区司令部。

另一路,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命令太岳五分区组成五个干部团,为太岳支队,于1945年10月10日左右,由高体乾急率部队进入东北,接收沈阳地区新民等地。后由西满军区把太岳支队分配给辽西军区。接着辽西军区建立了一、三、五军分区,命高体乾任五分区司令员,负责组建五分区。所辖为新民、彰武、黑山、北镇、阜新。当时,由于阜新地委和六分区(前为阜新卫戍司令部)先于五分区对黑山、北镇、阜新、彰武开辟工作;加之面临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形势,当时的五分区(即新民五分区)虽几次派员向黑山、北镇、阜新、彰武开展工作,但都未取得联系,实际上只对新民,前旗和彰武进行了工作。

五分区组建后,为了巩固和掌握所属部队,把从太岳支队中拨给的干部团的干部,分配到23团里,分别担任各级正职,原任的正职改任副职。当时,因蒋军进犯、形势紧张,各区中队大部逃散,能掌握的6个连也非常动摇,有的企图逃跑和叛变。针对这种情况,分区机关由新民县城转移到周坨子,进行了十余天的整训,开展了诉苦运动,从而坚定了战士们解放东北的胜利信心,使部队巩固下来。11月下旬,鉴于国民党军队占领新立屯,又有向新民、彰武进攻的企图,辽西五分区受命向东科前填的后新秋转移。在后新秋、固达喇嘛营子一带,坚持游击斗争,搞清算,斗地主,发动群众参军参战,筹集马匹、粮食、枪支、弹药等。后来,随着国民党军队的不断进犯,五分区经库伦撤到通辽。

1946年4月,根据东蒙自治政府的委托,西满军区考虑到哲盟重要的战略地位,决定以原五分区和六分区为骨架,辽西军校一部分领导参加,以这三个方面的力量组成通鲁警备区(对内仍称五分区),司令员高体乾,政委吕明仁,副司令员刘述刚、潭刚,副政委曾敬烦,参谋长杨国治,政治部主任徐根,供给部长余再海,政委于笑功。部队共有2000多人。为了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还建立了党务委员会,委员有吕明仁、曾敬烦、高体乾、刘述刚、谭刚、蔡伯信、李发奎。曾敬烦为书记。

哲盟地委成立以后,根据辽西军区司令部及东蒙自卫军司令部的指示,为便于统一军事指挥,奉省委、省军区的指示,于5月18日正式建立了东蒙自卫军第二师、通鲁警备区联合司令部。司令员高体乾,政委吕明仁,副司令员那钦双和尔,副政委赵石,参谋长谭刚,政治部主任曾敬烦,副主任李鸿范。为了加强对军队的领导,建立了党委会,由吕明仁、曾敬烦、高体乾、刘述刚、谭刚、赵石、乌力图、李鸿范、包悦卿组成。吕明仁为书记。

通鲁警备区联合司令部为哲里木盟境内所有武装部队(包括主力部队及地方武装)的最高军事机关,直接受东蒙自治政府内防部及辽西军区的领导,负责指挥本地区内的蒙汉主力部队及地方武装的作战,协助地方开辟工作,建立民主根据地,如肃清土匪、安定民生等项任务。

1946年6月,辽吉省委为统一领导民族工作,把路西的阜新地区划五地委(哲盟地委)领导,同时决定成立路西分地委和路西支队。支队长杨国治、孙兴华,政委赵龙,副支队长吴厚芝、副政委赖其政,参谋长王成美,政治部主任崔琳。路西支队活动区域主要是奈曼、库伦、福兴地、务欢池、哈尔套、泡子一带。

1947年1月,辽吉省委决定,一、五地委合并。中旬,辽吉军区从各分区抽调部队成立保安二旅,并决定撤销五分区建制(即通鲁警备区司令部),原班人马到洮南。在辽吉军校的基础上,重新建立第四军分区(亦称哲盟军分区)。一、五地委合并后,这一地区的军事活动,主要以辽吉一分区为主,分区司令员赵东寰,政治委员吕明仁。4月12日吕明仁为抢救落水警卫员而牺牲,刘瑞森任政治委员,副司令员孙兴华,副政委黄永辉。这期间,除了加强县级武装外,还配合地方党政机关组织起“南进”和“东进”武工队,大力向阜新、彰武、康平、法库地区开辟工作。

1947年9 月,随着我军夏秋季攻势的胜利展开,解放区不断扩大。为适应迅速发展的大好形势,奉东北军区指示,辽吉军区决定,重新恢复第五军分区建制。司令员王兆相,第一政委刘莱夫,第二政委黄永辉,副司令员田松(兼参谋长),副政委徐明,政治部主任董庆云,副主任杨大伦。五分区所辖部队有分直、23、25团、蒙骑团和奈曼、库伦、卑新、彰武、黑山、北镇县旗武装。之后又将国民党在海城起义的一个团调给五分区,改编为24团。总共兵力5000人(含地方武装1300人),分区机关设在库伦。辽沈战役后,部队发展到一万多人,于1948年9月五分区改为独立十三师。

三年解放战争中,我们在党中央、东北局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自始至终坚持了三条原则:一是广泛发动群众,建立群众性的民兵组织,大力发展人民自己的武装组织;二是建立能够机动的县区武装组织,做为对敌斗争的重要力量和开辟根据地的游击兵团;三是积极补充和壮大主力部队。我地方武装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斯发展;先后有五支队伍近万人补充和荣升为我军主力部队。

二、依靠群众开展剿匪斗争

抗战胜利后,口伪警宪头目与一些恶霸匪首拉旗建队,各占一方。部分反动地主也组织起“大团”、“降队”、“红限认”、“大刀会”等反动武装。他们以偏僻山区为活动中心,以蒙汉杂居较落后地区为巢穴,同国民党军队相勾结,抢劫民财,袭击我军,杀害我区、村干部和革命群众,进行反把倒算、破坏土改和刚刚建立起来的人民政权。

我地方武装,在地委的统一领导下,为了清除这些反动武装,以主力部队为后盾,利用分兵追歼,各个击破等形式,采取截匪道、堵匪洞、掏匪窝等办法,与各种士匪和地主大团进行了反复较量。

1945年10月初,伪彰武县道德会会长、土匪头子王东初,勾结新立屯立德堂王丹忱,用欺骗和诬陷手段,在新立屯收缴了我黑北台盘公安总队30多人的枪,并杀害了我2名战士,制造了一起颠覆我新生政权的流血事件。被我击溃后,逃到彰武县火石岭子。14日,我地方武装配合新组建的66团,赶到火石岭子,分兵包围了伪县长王恕的大院。顿时,枪声大作,硝烟弥漫,干部战士奋勇冲杀。恶霸地主王丹忱、王东初等几个匪首见势不妙,趁混乱之机化装逃跑。我军冲进大院。这一仗,打死打伤土匪30余人,俘虏40余人,枪毙了两个罪大恶极的匪徒,余者押往彰武县城。这次战斗,不仅使土匪受到了打击,而且极大地鼓舞了群众,为我党开辟地区,壮大人民力量,创造了有利条件。

1946年1月中旬,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和老三师、山东的一、二师从锦州前线经彰武向后方转移。到彰武后因通往通辽的铁路坏了,不能通车,车上的军械弹药都停在火车站。总部命令五分区将这些军械弹药转送到康平。接此命令后,我们打算先把这些军械弹药运到后新秋。这时,彰武附近土匪很嚣张,冯家附近有一股土匪,企图抢劫军械弹药。为保卫军械弹药的安全,分区派25团的一个营,连夜出发去冯家剿匪。这伙土匪闻风而逃。当运送弹药车向后新秋出发途经一座小山时,发现有百余骑匪向山上冲来,司令员高体乾带领骑兵班和护送车辆的一个排,与土匪展开了枪战,集中火力阻止土匪向弹药车靠近。骑匪见我有备,火力又猛,于是狼狈向北逃窜。这样,保障了军械弹药安全运到了后新秋。

当月,有30多个土匪窜入彰武县十家子村,抢劫民财,残害百姓。彰武县大队闻讯后,从六合堂出发,穿过柳河,急行军60华里,将该股土匪全部包围,经激战大部土匪被歼。

秀水河子和务欢池战斗后,我主力部队北移,黑山、北镇、新民、彰武、阜新沿铁路一带,大部被国民党占领。分区部队及地方武装,遵照省委和辽西军区的指示,活动在阜新、彰武北部和库伦一带,坚持游击战争,保卫开辟和建设根据地。在此期间,我分区25团在新民、彰武、阜新等地连续作战17次,击毙伤俘顽匪829人,缴获枪978支,弹药47689发,马105匹。阜彰县大队作战19次,消灭土匪259人,缴获枪246支,子弹8220发,马62匹,牛46头,驴10头,保卫了阜北革命根据地的开辟和建设。

1946年2月间,地主大团头子刘墨林率众匪进攻旧庙,我县、区武装在分区警卫连的配合下,埋伏在八楼子村,将匪众打得丢盔卸甲,狼狈逃窜,保卫了根据地的安全。这期间,有一股匪号十万里的20多人,活动在平安地区至彰武龙王庙一带,严重地破坏我根据地建设。一天,这股土匪由龙王庙出发,向沙力脑方向窜扰。我旧庙区武工队60多人,将这股土匪包围在阎家店村几户大院内。匪首“十万里”当场被击毙,其余匪徒也全部被歼。3月,匪首“混枪”率领匪徒300多人,从苇子沟向哈尔套逃窜。彰武县大队分三路追出,将其中一部包围在宝山窝堡,激战一小时,毙匪3名,击伤10多名,活捉匪首“野龙”、“文武”、“天红”等12名,缴获战马28匹,长短枪10多支。6月,库伦旗一带国民党地下军和土匪活动很猖獗。分区部队首先对李守信、张念祖、包善一等大股土匪进行清剿。一天,由彰武出来的包善一率“光复军”三四百人,攻打通辽县一个区政府的所在地余粮堡。当时该堡驻有我军一个营,正负责掩护区党政干部发动群众和清剿附近零星土匪。遭到“光复军”的突然攻击后,该营奋力抗击。我分区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组织步兵团和骑兵团,在甘旗卡一线堵截,又派步兵两个营,增援余粮堡,从四面将“光复军”包围。战斗打响,敌发现被我包围,即从南面仓皇突围,逃至甘旗卡附近遭我部队阻击,又转向郑家屯方向奔逃。分区副司令员刘述刚率领骑兵团猛烈追击,又俘虏几十人。残匪只剩下60余人逃到郑家屯。

进入1947年,我军由战略防御逐渐转入战略反攻,分区部队积极配合县区武装向阜彰、康法进军。为恢复和扩大根据地,我各级地方武装除配合主力作战外,主要任务是开展剿匪斗争。1月间,阜彰县大队在八家子,将国民党降队何九率领的200多名埋杆架线的骑兵包围,经激战歼灭大部,溃散之敌连鞋都跑掉了,粉碎了敌人建立据点的阴谋。下旬,“乌力吉”、“胡吐令嘎”匪股抢夺大批牲畜窜逃。我蒙民大队获悉后,在县区武装配合下,于底言土庙附近毙伤20余名匪众,缴获牛300头,骆驼200多峰及部分马和羊。3月,奈曼和库伦旗大队配合蒙二师骑兵团,在八仙筒一带将惯匪张念祖部千余人击溃,活捉了号称“中央司令”的何林夫等匪首。5月,匪首“八何”携众窜入福兴地骚扰。我内蒙古人民自卫军第13支队(原蒙民大队)当即进行围追堵截,在南山激战全歼这股土匪,匪首“八何”当场被击毙。

中央土地改革会议之后,我地方武装坚决响应党中央关于土地改革的号召,坚持一边剿匪,一边搞土改,配合县区政权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当时虽然大股土匪已被歼灭,但地主还乡团又乘机而起,破坏土地改革。为了扫清障碍,保卫人民群众的分地斗争,我地方武装对地主还乡团、土匪进行了大规模围剿。8月,阜新县区武装,在乌兰木图山西北侧,将匪股依绍先部包围,经激战击毙匪首副司令崔兴武,为民除了一害。1948年1月,在彰武县三家窝堡以西沙漠里发现“长山”匪股,我骑兵团二连当即发起追击,经三天三夜连续追击,毙伤土匪40余人,生俘20多人,缴获各种枪70多支,战马30余匹。从此,这股顽匪便消声匿迹了。

在1947年我军秋、冬季攻势开始后,随着解放区的不断扩大,我地方武装经常深入到敌占城镇边沿,进行剿匪和打击地主武装,使国民党军队及残余武装被迫收缩,坐以待毙。当年9月间,有一股70多人的残匪,活动在阜新县城北赵大板东老鹰山上,附近群众屡遭迫害。地委命令独立骑兵团限期歼灭这一匪股。这里山高、沟多、林密,围剿工作相当困难。我军一个营化装成国民党部队,来到山下的赵大板屯,屯里暗藏的匪众出来“迎接国军”,“国军长官”夸奖他们打八路“干得好”,并让他们“把山里的弟兄们全叫出来到屯里训话和接受祝贺”。于是,一个土匪就吹起了号,山上的匪众听到号声全下来集中到屯里,“国军长官”让他们清点人数,集合接收训话。突然,我化装部队一齐把枪对准这伙匪众,使其全部就擒,当场处决了罪大恶极的14名匪首,其余匪众全部遣散。

从1945年10月到1948年4月,我分区和县区武装,先后在黑山、新民、彰武、阜新、库伦、奈曼一带,剿匪作战200余次,歼灭了李守信、依绍先、张念祖、包国良、刘墨林、何九、东霸天等17股匪伙和地主武装,毙伤匪首和匪徒1470多人,溃散匪众4000余人。

剿匪反霸斗争的胜利,不仅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势力,稳定了形势,创造了开辟建立巩固农村根据地的有利条件,也促进了土地改革的顺利进行,保卫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各级人民政权。

三、配合主力部队作战

在解放战争时期,无论我人民解放军处于战略防御阶段,还是处于战略反攻阶段,我各级地方武装除进行剿匪斗争外,还积极配合我军主力部队作战,特别是在大反攻的决战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1、支援秀水河子战斗。“国共停战协定”签订不久,国民党军队就破坏了“协定”,大肆进犯我解放区,于1946年1月进占沈阳、彰武。2月,彰武之敌进占秀水河子,立足未稳,我一师和七旅突击进袭该敌,一夜之间将进占秀水河子的国民党第13军89师的4个营和山炮连、运输连全歼。南路来犯之敌,被我保一旅在秀水河子西南太庄歼灭一个营,余敌未敢再进。当时,我黑山、北镇县大队全力支援了秀水河子战斗。

2、哈尔套战斗。1946年 9月,辽西一线的国民党军队向我解放区大举进犯,我阜北、康法根据地遭到了严重的摧残。10月,国民党军队占领通辽、开鲁、郑家屯。为打乱敌人的北犯阴谋,深入敌后,坚持游击作战,省委书记陶铸率领新四军独立旅,挥戈南下,于10月27日将驻守在哈尔套的国民党18团和彰武警察大队共500多人全部包围。激战一昼夜,毙伤敌250人,俘敌250余人,缴获各种武器343件,各种弹药37000多发。阜新县大队也参加了哈尔套战斗。

3、攻克新邱阜新县城。

1947年秋季攻势以后,我军转入全面反攻,仗越打越大,不仅坚持运动战,还伺机开展攻坚战,歼敌越来越多。由一次歼敌几十人、上百人,发展到整团、整师地歼灭敌人。1947年9月17日,我七纵队由邓华司令员指挥,兵分两路向新邱和阜新县城守敌进攻,经激战全歼守敌暂编51师师部及第二团,击毙敌少将师长唐葆黄。阜新、彰武县大队参加了这次战。

4、彰武战斗。1947年10月6日,我七纵一师与二纵五师,在地方武装配合下,包围了彰武县城,全歼守敌一个团,毙敌200余人,俘伪县长王维安及蒋军官兵775人,缴获各种武器627件。战斗结束后,我军主动放弃彰武。不久,国民党第49军79师又占领了彰武。12月23口至28日,我军又以优势兵力,集中二纵、七纵及分区和阜、彰、黑、北地方武装,将彰武守敌团团包围。经激战,于28日全歼守敌10056人,其中毙伤1860人,俘敌8196人,缴获各种武器3144件,各种弹药862300发,汽车10辆,电台5部,马65匹及其他大批军用物资。这次战斗,是东北解放战争中最漂亮的攻坚战,受到中共中央和东北民主联军总部的通电嘉奖。

5、攻克北镇和新立屯。1948年1月5日辽吉五分区23、25团及黑北县大队与我军八、九纵队联合作战,一举解放了北镇县城,击溃国民党93军、60军的3个团,歼敌60军184师的一个团千余人。1月26日,我分区部队又配合一纵、八纵队,经多日围困解放了新立屯,歼敌26师7000余人。

由于我地方武装配台主力部队连续大量歼灭敌人,解放区不断扩大。到1948年春,阜新海州守敌93军20师已成瓮中之鳖,被迫于3月17日夜仓皇弃城向义县逃跑。我五分区25团及冀热辽21分区一个团翌日进驻海州。

6、围歼廖耀湘兵团。1948年9 月,辽沈战役打响后,廖耀湘兵团为增援锦州之敌,于10月6日出沈西进。为阻止廖耀湘兵团西进援锦,确保锦州战役的顺利进行,除我分区部队全部投入战斗外,还有上万名民兵,配合主力部队昼夜阻击,搞得敌人欲进开力,欲退难保,使所谓“两进”速度越来越慢。10月6日,号称“主力中之主力”的71军骑兵旅和新3军,从新民向彰武县东六家子、陈坨子、四家子一线进犯,遭到我地方武装和五纵队阻击。在白山土、蜘蛛山一带,被我连续阻击了5天,于11日才爬行到彰武。26日,我各路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配合,将廖耀湘兵团紧紧包围在黑山和大虎山以东,辽河以西地域内,展开了大规模的围歼战。到28日,廖耀湘兵团共5个军11个师又3个骑兵旅101225人全部被歼,敌兵团司令官廖耀湘也被北镇民兵俘获。

在解放战争中,我地方武装配合主力部队,在辽吉五地委辖区内,同国民党正规部队作战近百次,歼敌15万余人。据现行资料不完全记载,缴获迫击炮33门,六〇炮48门, 山炮7门,战防炮4门,掷弹简17具,重机枪82挺,轻机枪387挺,冲锋枪262支,长短枪5243支,各种子弹110 7911发,炮弹2419发,手榴弹2683枚,火车机车5辆,汽车27辆,大车136辆,骡马898匹和其他大批军用物资。

总之,解放战争时期,我地方武装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反动武装进行了反复斗争和较量,为我军占领农村,开辟、建设革命根据地,保卫新生的革命政权,最后夺取城市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为辽吉地区的彻底解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这些都充分说明了这样一个真理:武装斗争是克敌制胜的法宝,只有坚持武装斗争,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也只有动员群众,紧紧依靠群众,武装群众,才能赢得彻底解放。

(二人均为开国少将)

原载闫奎平主编《烽火三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