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个国家虽弱小,但人才辈出,躲过了春秋乱世,也熬过了战国争雄

 北雁寄南书 2022-12-03 发布于湖南

引言

《卫风·淇奥》是《诗经》中有一首广为人知的诗歌,它描述并赞美了古之君子。全诗从内在美德,仪容和修养三个方面把一个温良恭俭让的君子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了出来。

这首诗的主人公是卫侯和,即历史上顶顶有名的卫武公。卫国的君主康叔封、卫武公二者都是治国之君,广受赞誉。

吴王的弟弟季札,也就是那个不想当吴王,屡次外逃他国的吴王寿梦四子,曾经周游列国,以远见卓识而被世人所知。他在游历卫国之后,得出的结论是“卫多君子,其国无患。”孔子当年周游列国14年,而其中有10年时间是在卫国度过的,据说也是因为卫国多“君子”,志趣甚是相投的缘故。季子和孔子在当时齐名,被世人誉为南北两大贤人。两人均对卫国有着如此高的评价,可见卫国的民风确实纯朴,君子之国的称号并非浪得虚名。

不管是在诸侯林立的春秋,还是在七国争霸的战国,卫国都算不上什么不起的国家。但就是这样一个小弱之国却在乱世当中延续存在了907年,传41君,躲过了春秋乱世,熬过了战国争雄,直到公元前209年才被秦二世所灭。

为什么这样一个小弱之国能够屹立九百余年而不倒呢?

网图侵删

君子之国?

周公摄政时期,发生了管蔡之乱,周公平定内乱后,命齐、鲁、燕诸侯平定夷狄之人,将原本管叔和蔡叔监管的殷商之民迁到卫地,并把康叔封为伯,治理卫国。

周公对这个弟弟十分的用心,亲自写了康诰、酒诰、梓材等治国文诏,手把手地教康叔封治国之策。而康叔受封之时虽然年纪尚轻,但却十分争气,在“启以商政,疆以周索”的治国策略指导下,他遵循周公的告诫,向殷商遗民中有威望的贤人请教,吸取殷商亡国的教训,谨慎治国,卫国的国力也因此而蒸蒸日上,成为屏护周朝的重要诸侯国,康叔也被提拔到宗周王室任司寇,成为当时的诸侯之长。

康叔下传九代到了卫武公,武公在位五十五年,依旧谨慎持国,博采众谏,其贤德之名,远播于诸侯。本文开头所说的《卫风·淇奥》就是卫国人为了歌颂他而作。

卫国地处殷商故地,受商周两朝文化的熏陶,民风纯朴,礼乐教化之风甚浓,加之出了康叔和武公两位贤君,这个国家还是比较强盛的,换句话说,这个国家有强盛的基因。但正应了一句话,明明拿着一手王炸之牌,却打了一手烂牌。进入春秋之后,这个国家更是每况愈下,越来越没在感了。

网图侵删

祸乱之国?

春秋一世,卫国连年遭受北方夷狄的入侵,只有外患也就罢了。可是后来的这些卫国君主却是个顶个的荒唐,内政外交一塌糊涂。对于同姓的姬姓诸侯国不明远近,不辨亲疏,数次无端与晋,鲁等同姓之国为敌。被各国嫌弃排挤,致使国贫民弱,实力大减。更糟糕的是卫国君主腐化淫逸,暴虐无道。君臣父子之间争权夺利,互相残杀,连本国人都无奈地称为“天祸卫国”。

卫宣公时,公子假十六岁,聘齐僖公的女儿宣姜为妻,结果卫宣公听说宣姜貌美如花,就自己迎娶了宣姜。后宣姜生公子寿和公子朔。因为宠爱宣姜,卫宣公就想杀公子假而立公子寿。但是公子寿和公子假兄弟情深,不能公开进行废立。宣姜与同样怀有野心的公子朔就设计让公子假出使齐国,然后在半路重金买通盗贼暗杀公子假。公子寿察觉了这个阴谋,劝公子假不要去,但从小接受的礼乐教育却让公子假执意要杀身成仁,为了救兄长,公子寿以送别为名用酒灌醉了公子假,自己顶替出使齐国,结果在路上为贼所杀。公子假酒醒后,知道弟弟替自己赴死,心中不忍,于是追赶上去并亮明身份,同样也为贼杀害。这段往事一方面说明卫国的礼乐教化之风确实深厚,另一方面也说明卫国的政治是相当的混乱。

卫懿公同样是个荒唐的君主,他喜欢养鹤,在宫苑中供养白鹤,并且以此为名向百姓征收“鹤捐”。他让养鹤人当官不说,还把鹤封为“将军”,让鹤将军乘车招摇过市。好家伙,这种荒唐的举动,和周幽王的烽火戏诸侯也不遑多让啊。北方狄族看到卫国出了这么个奇葩君主,于是乘势入侵。卫懿公征调民众抵抗,可是老百姓怎么会为这样的君主卖命呢?结果卫懿公死于乱军之中,都城被毁,国库被洗劫一空。卫国逃亡的人口加在一起才五千余人。继位的卫戴公在野外造草庵暂住曹地,历史上戏称为“庐于曹”。

此后的卫国一蹶不振,从诸侯之长沦为末流小国,比陈蔡这样的小国还要差劲。虽然国中也出过贤臣,但大厦将倾,任是管鲍之才也是无能为力。

可也正因为卫国在春秋战国时期不断被边缘化,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小角色,最终躲过了被列国清洗吞并的命运。直到公元前 209 年,卫君角被秦二世废为庶人,卫国才算灭亡。彻底消亡于历史的长河中。

卫国是姬姓诸侯国中最后一个被秦灭亡的国家。

网图侵删

尾声

号称“君子之国”的卫国就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异类,国民有君子之风,国君却大多昏庸无能。燕赵多豪侠,鲁地多大儒,而卫国则是自自古多君子。因为本国力量弱小,所以卫国的贤才多游仕于诸侯,闻名在外。

出身卫国的人物有很多,比较著名的有孔门七十二贤中的子贡和子路;在秦国实行变法,为其一扫六合打下坚实基础的卫鞅;与孙武齐名的兵家代表吴起;奇货可居,入秦为相的吕不韦;士为知已者死的战国四大刺客之一聂政;同样位列四大刺客,惊天一刺,名动列国的荆轲;还有写下《鄘风·载驰》的爱国女诗人卫懿公的妹妹许穆夫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