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洋总理篇:06熊希龄——湖南神童 首任民选总理 晚年白发娶红颜

 金色年华554 2022-12-03 发布于上海

北洋政府(1912年-1928年)在短短的16年岁月里,政局风云变幻,国务总理更迭频繁。先后有31人担任过国务总理。其中:有人尽皆知的唐绍仪、徐世昌、段祺瑞等;也有为人鲜知的龚心湛、贾德耀、胡惟德等。他们任期长短不一,长者仅仅一年多,短者数月,更有甚者,短短几天而已,如昙花一现(最短的朱启钤只干了两天,最多的是段祺瑞曾四任总理)。

熊希龄(1870年——1937年) ,字秉三,号双清居士,湖南湘西人。熊希龄天生聪慧,年纪轻轻被点翰林。早年曾投笔从戎,著有《军制篇》。1913年当选民国第一任民选总理,晚年致力于慈善和教育事业,创办了著名的北京香山慈幼院,发起组织了世界红十字会。

文章图片1

任职时间:1913.7.31——1914.2.12

一 湖南神童 被点翰林 投笔从戎

1870年,熊希龄出生于湖南湘西凤凰古城一户三代从军的人家,其父熊兆祥秉袭云骑尉世职。熊希龄禀赋聪颖,自幼便接受严格的教育。据传,熊希龄“闻一知十”,只用三四天就将《三字经》背得非常熟练,曾被人称为“神童”。

1884年,熊希龄年仅十四岁就中了秀才,二十二岁中举人,阅卷官在其卷尾批注:“边楚蛮荒,前无古人,才华之高,乃三湘有为之士。”二十五岁进京朝考又中进士,被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

熊希龄由秀才而举人,而进士,入词馆,看似前程锦绣。然而入词馆不到两个月,甲午战争爆发,清廷战败。正值热血年华的熊希龄决心赴前线杀敌。他向两江总督刘坤一请求时,竟遭到拒绝,愤怒之下,毅然告假回乡,奉母家居。

文章图片2

第二年,熊希龄给当时的洋务派首领、两湖总督张之洞上书,强烈要求变法维新,他本人也正式投笔从戎,被张之洞委为两湖营务处总办。熊希龄认识到当时军队的各种积弊,他潜心研究,学习西方先进思想。撰写出“于古今中外军事融会贯通”的《军制篇》,强烈要求改革军制,以增强清军的战斗力。但当时的环境使熊希龄的建议终究泥牛入海。

二 维新变法 兴办实业

甲午战败后,维新思想在全国广泛兴起。陈宝箴调任湖南巡抚后,以变革湖南为己任,在一干有识之士的支持下,湖南的维新运动轰轰烈烈。

熊希龄在湖北军营得悉后,心情非常激动,很快辞去两湖营务处总办之职,迅即返湘。1897年与谭嗣同等在长沙创办时务学堂,任总理;又参与创设南学会,创办《湘报》,以推动变法维新。

文章图片3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谭祠同等六君子喋血,本来熊希龄已被光绪帝电召“迅速来京,预备召见”,临行前,因饮食不慎,突发痢疾,无法按诏进京,得以逃脱。不过熊希龄被指为康梁党徒,以“庇护奸党,暗通消息”之罪,遭“革职永不叙用,交地方官严加管束”。因此熊希龄匿迹于衡阳、沅州等地闭门读书。

1903年,赵尔巽继任湖南巡抚,对熊希龄的能力备加赏识,他上奏朝廷,恳请对熊希龄“免予严加管束”,一举解决了熊希龄的政治问题。

随后,熊希龄认为国力孱弱,应该用实业救国。熊希龄由上海赴日本考察了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工业发达的原由以及工业各部门的具体设施,并作了十分详备的记录。

回国后,熊希龄提出了一整套如何全面创兴湖南实业的计划和设想,把开办机器制造业和筹办湖南内河航运作为突破口。此外,熊希龄还联合湘绅杨度等创办了华昌矿务公司,联合当地士绅创办醴陵瓷业公司,并把瓷业与铁路、矿山、航运并列为湖南省的四大支柱实业。

文章图片4

熊希龄对于湖南省实业的振兴、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905年,赵升任东三省总督后,任命熊希龄为奉天屯垦局总办。清廷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时,熊希龄经赵尔巽推荐出任参赞,随团出访欧美考察立宪事宜。

1907年,赵尔巽被调入川,熊希龄既不愿留奉也不愿入川。由于熊希龄勇于任事、不辞劳苦,被湖南同乡陈启泰(江苏巡抚)极力奏调担任江苏农工商局总办,兼苏属咨议局筹办处会办。而出洋五大臣之一的端方则委熊担任督署总文案,兼宁属咨议局筹办处会办。同时熊希龄还参与筹办宝应长湖垦殖股份有限公司,兼顾醴陵瓷业。一时十分忙碌。

文章图片5

1909年,清廷赏给熊希龄四品卿衔,派充东三省清理财政监理官。第二年,熊希龄又兼任奉天盐运使和奉天造币厂总办。熊希龄虽身兼数职,但他精力充沛,又务实肯干,在各方面都颇有建树,时人称誉他是实业家、理财能手、盐政专家和币制专家。

三 首任民选总理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清王朝土崩瓦解。飞速发展的革命形势,促使熊希龄的思想发生了变化。他由“立宪”倾向“共和”,12月1日,熊希龄乘船离开奉天到达上海。积极向革命党人靠拢。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于1912年3月30日任命熊希龄为首届唐绍仪内阁财政总长。由于民国初期的财政几乎是“一钱不名”,临时政府所需的经费,都需向外国银行借贷。熊希龄从5月7日开始与英、美、法、德四国银行团展开谈判,磋商借款宜事。终于在5月17日,与四国银行团议定了1200万余两的贷款,解了政府的燃眉之急。

文章图片6

由于借款条件问题,引起南方革命党人群起反对,熊希龄成了众矢之的,便向袁、唐坚请辞职,但未获批准。熊希龄只好顾全大局,留任继续与银行团谈判。 到七月份,谈判中止后,熊希龄随唐绍仪内阁的总辞职而离职。

袁世凯要求他留在总统府当顾问,将借款的事情办妥。到10月上旬,熊希龄以自己经手之事已完结,便离京回沪。

北洋政府与南京革命党人的二次革命爆发后,梁启超与熊希龄领导的进步党站在袁世凯一边,“保令政府迅速戡乱”。

内阁总理赵秉钧因涉嫌“宋教仁案”,被迫辞职后。1913年7月31日,经国会选举通过,袁世凯任命熊希龄为国务总理。

文章图片7

袁世凯

熊希龄欲把自己的内阁组成“第一流经验与第一流人才内阁”。可袁世凯却将自己的亲信安插于内阁重要岗位。这样一来,梁启超、杨度等都拒绝入阁。熊内阁一时陷入僵局。

梁启超当然不愿看到同属进步党的熊希龄内阁流产。经过双方妥协,梁启超答应出任司法总长,张謇、汪大燮遂同意填补农商与教育两个空缺。9月11日,经国会通过,这个内阁总算草草组成了。阁员9人中,进步党4人,北洋派5人。

熊内阁被国人誉为“名流内阁”,他们雄心勃勃,要大干一番事业。组阁不久,就发布了一个洋洋万言的《大政方针宣言》,对内政、外交、军事、财政、实业、交通、司法、教育都作了详细的论说。

文章图片8

事实上,袁世凯当初特命熊希龄组阁,只是想利用进步党打击国民党。由于处处受到袁世凯北洋派的掣肘,熊希龄内阁任职五个月来,几乎一事无成,理想和抱负终化为泡影。于是,熊希龄向袁世凯递交辞呈。袁世凯遂于1914年2月12日批准免去熊希龄国务总理职,改派孙宝琦代理。

四 脱离政坛 热衷慈善和教育

熊希龄卸任后,“即不闻政治,专以实业韬晦”,袁世凯委任他筹办全国煤油矿事宜时,他乐意为之。正当熊希龄干得热火朝天之时,袁世凯却在1915年的秋天掀起复辟帝制的逆浪。熊希龄自然反对帝制,为彻底与袁脱离,就以母亲“病重”为由,向袁世凯请假离京,回乡省亲。

1915年12月22日袁世凯登基为帝后,申令“永禁太监,内廷改用女官”。女官额定12人,上设女官长1人。袁世凯以熊希龄夫人朱其慧乃“名门淑女,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四者俱备,法度容止,可教六宫”,遂确定由朱任女官长。熊希龄因家室在袁手中,不得不返京。但心中有苦难言。

文章图片9

袁世凯死后,熊希龄在宦海几度浮沉,历经炎凉,开始有了“归隐深山,奉母终养,不再与闻世事”的想法,因此他拒绝了新总统黎元洪的屡次任职。6月底,熊希龄举家移居天津,开始过起隐居生活。

1917年8月京兆各县水灾,他被特派抚恤流民,赈济饥荒。此后,他多次参与全国各地的赈灾善举,并于1920年,在北京成立香山慈幼院,旨在济贫抚孤,教养孤贫。一直到1949年办了近30年,先后培养孤贫学生六千多人,大部分都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有用之才。

文章图片10

熊希龄在长期的救灾办赈过程中,感到有必要将全国的各种慈善团体联合起来。便于1922年联合钱能训、徐世光、杜秉寅等“道院”中人成立了世界红十字会。它以“救济灾患,促进世界和平,发扬人类互爱互助之美德为职志”。并于1925年起连任三届会长,直至他去世为止,历时12年之久。世界红十字会为旧中国慈善救济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熊希龄可以说是“功德无量”。

五 晚年娶少妻 轰动一时

熊希龄的元配夫人是廖氏,贵州镇远人,于1895年因肺病病逝。他的老师朱其懿欣赏熊希龄的学识渊博,有意把自己同父异母的妹妹朱其慧介绍给他,两人于1896年春在湖南永州结婚,婚后育有一子二女。

两人感情甚佳,相敬如宾。朱其慧于1931年因脑溢血而逝世。失去爱妻后,熊希龄悲痛万分。他蓄起长须,一心承办慈善教育事业。

1935年,鳏居四载后,65岁的熊希龄迎娶了37岁的毛彦文。

文章图片11

毛彦文1898年生于浙江江山大户人家,父母相对开明,毛彦文是民国第一批知识女性,19岁时夫家抬着花轿迎亲时,她却在嘹亮的唢呐声中和相爱的表哥私奔了。

表哥朱君毅,清华高材生,留美博士。二人两小无猜,亲密无间,表哥去美国留学前,与毛彦文海誓山盟,锦书缠绵。

1922年朱君毅学成回国,苦恋六年的爱情眼看要花开蒂落,水到渠成。不料朱君毅却突然变了心,以近亲不易结婚与毛彦文解除了婚约。第二年,朱君毅迎娶了一个17岁的女学生。

文章图片12

毛彦文与朱君毅

毛彦文深受打击,一度非常消沉。直到金陵大学的同学熊芷邀请她去北平散心,她才离开了南京这个伤心之地,只身北上。

后来,毛彦文一心求学,1929年赴美国密歇根大学攻读教育学硕士学位,回国后,任暨南大学、复旦大学教育系教授。(期间,曾与国学大师,表哥朱君毅大学同学吴宓相恋未果)。

熊希龄妻子朱其慧的侄女朱曦,和毛彦文是多年的好友,毛彦文在北京求学时,曾参观过香山慈幼院。也去熊希龄家中做客,给熊希龄夫妇留下了良好印象。

文章图片13

此时,毛彦文一直未婚嫁,朱曦就撮合熊希龄和毛彦文。包括熊希龄的女儿熊芷,代父上门求婚,但毛彦文在情感上无法接受,都没有答应。

熊希龄也展开攻势,写了10多封求爱信,并声情并茂的告诉毛彦文说:“香山慈幼院需要你,我也需要你”。过了一段时间,毛彦文在征求了母亲的意见后,默许了熊希龄。

毛彦文对熊希龄的唯一要求是,请他剃掉蓄留多年的长须。

文章图片14

1935年2月9日,两人在上海慕尔礼堂举办了婚礼。白发红颜的婚事,立刻成为新闻界炒作的热点。《申报》有这样的报道:“前国务总理熊希龄氏,现年六十六岁,悼亡四载,昨日下午三时,借慕尔堂与毛彦文女士行婚礼。毛女士为留美女学生,任大学教授,芳龄三十有八,红颜白发,韵事流传,沪上闻人咸往道贺,汽车塞途,极一时之盛。”

熊希龄与毛彦文在感情和志趣的基础上自愿结合在一起。事实也证明,毛彦文作为熊希龄的继承人是称职的。

文章图片15

六 抗日爱国 逝于香港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熊希龄发布了《香山慈幼院通告》,他首先安排家人投身抗日,然后安排全院男生组成一支200人的义勇军开赴抗日前线,女生则加入红十字会救护队,投身抗日救国活动。

1932年10月,熊希龄将自己的全部家产,捐献给社会慈善事业,用来支持抗战。1935年,毛彦文婚后也开始从事慈善事业,先后任北平香山慈幼院董事、驻上海慈幼院理事等职。并随同熊希龄奔走全国各地,积极宣传抗日和慈善事业。

1937年“八·一三”淞沪战起,熊希龄夫妇在上海与红十字会的同仁合力设立伤兵医院和难民收容所,收容伤兵,救济难民。沪宁相继沦陷后,熊希龄夫妇赴香港为难民、伤兵募捐。1937年12月25日,熊希龄因脑溢血在香港逝世,享年68岁。

文章图片16

国民政府为熊希龄举行了国葬仪式,对他辉煌的一生作了高度评价。

熊希龄去世后,毛彦文坚持不懈地继续丈夫的慈善事业,并终身未嫁。

1948年1月3日,毛彦文在北京熊宅举行熊希龄逝世十周年纪念会,“冷落的熊宅,观车水马龙,盛极一时”,当日,各大报刊都开辟了纪念熊希龄的特刊或专栏,胡适、朱经农、沈从文等名人,都写了专门的纪念文章,追忆熊希龄的生平并表达对他的敬仰。

文章图片17

1999年,毛彦文逝世于台北,享年101岁。

解放后,毛泽东同志曾高度评价熊希龄:“一个人为人民做好事,人民是不会忘记他的,熊希龄是为人民做过许多好事的。”

本作品图文无侵权意图,如有雷同,告知删除。感谢您的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