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气的背后,隐藏着你没注意到的问题

 懿非宇 2022-12-03 发布于湖北


富兰克林说过,

愤怒总有理由,但是很少是充足的理由”。

一个人生气的背后,往往隐藏着自己都没有发现的真相。


01人性的洁癖,是让自己难受的原因


什么叫人性的洁癖?

简单点说,就是用自己的道德标准去要求别人,一旦别人达不到这个标准,自己就会很生气。

举个例子,我记得上学那会,在学校宿舍里面,同寝室有个女生有每天洗头发的习惯。她常常会在中午,其他人都在午休的时候,洗完头开吹风机吹头发。

这样的行为让我很是生气。我认为,她不该在其他人都在睡觉的时候,制造出这样的噪音影响别人的睡眠。

但是,她自己并没有觉得这有什么不妥。

现在回想起来,我不过是在用“自以为是的标准”去要求别人。但实际上,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这样的标准。

显然,这样的生气没有任何意义,说白了就是跟自己过不去。

有人说过,生气的本质原因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这可以解读为,当一个人没有能力去掌控别人的行为时,自己就会感到生气。


02 理解人性之后,就不再轻易生气了


细数过往,不难发现,类似于这样大大小小,能让自己生气的事太多了。

说到底,就是自己没有看透人性,让自己受困自身,才会有不计其数的困惑和烦恼。

这又让我想起了校园时代的另一个故事。

某一天,我在宿舍的走廊上发现了一只兔子,观察了一段时间后,发现它无处可去。于是,我就把它带回了自己所在的寝室。当时的室友都比较友善,倒是没人嫌弃这只兔子。

我养了它几天之后,其他寝室的同学过来告诉我,这只兔子已经轮转了好几个寝室了,都是养了几天之后被丢到了走廊上。

一开始,我并没有觉得养兔子能有多大的问题。后来,才发现是我想得太简单了。

养了几天的兔子,就会发现兔子不仅会到处乱拉,还会啃咬鞋子。然后,我就开始产生了抵触的情绪。

随着这种情绪的放大,我越来越受不了这只兔子。但是,养了几天,又舍不得扔掉。于是,我把它转赠给了另一个男生,希望它有个好去处。

当时,这个男生一听说我不要兔子了,很是生气,甚至还冲我发火,认为我丢弃这只兔子是一种很自私的行为。最终他还是收留了这只兔子。

但是,结局和我一样,养了没几天就受不了了。最后还是选择了弃养。

其实,所有人的人性都是一样的。

刚开始,大家都存着一颗善心去收留这只兔子,最后却碍于自己的自私和无能选择了放弃。

    同样,那个以自己道德标准为要求的男生,自己都难以达到自己认为的标准。同样的道理,再来反观自己,也是一样的结果。

理解了其中的人性,就会发现生气是一件很不值得的事。


03 标准是用来衡量自己的,而不是要求别人的


我们总是习惯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的一切,其实自己都未必能完全做到。

连自己都存在的问题,又有什么理由去要求别人做到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经历、生活环境和家庭背景等等,其中各自都会有不同的思维、行为和感受。

在这种差异下,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别人,其实是一种自私的行为。

如果自己看不到这个问题,那么犯错的往往也是自己,而不是别人。

每个人都是自由存在的个体,都有自己独立的运行轨迹。没有任何一种标准是适用于每一个人的。

对自己,无需在意别人的眼光,

对别人,无需附加自己的评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