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2年澳门葡军炮击,六天即被打服,接受3项条件,赔款4.4亿

 飞花逐月 2022-12-03 发布于河南

1952年7月,抗美援朝战争正酣之际,突然从中国南方传来一件惊人的消息,驻澳门葡军向在关闸中国军人开枪,中国边防军奋起还击,双方发生了严重的武装冲突,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一直和大陆相安无事的葡澳当局,为什么会突然向中国大陆发难?这背后有什么目的?针对他们的挑衅,正在进行抗美援朝作战的我们,做出什么样的应对才符合我们的最大利益?我们面临选择。

说起澳门,我们都知道,是在当年中国最为积弱的时候,被葡萄牙殖民者强占的。以前中国相对强大的时候,那些登陆澳门的葡萄牙人,还是老老实实地给中国政府支付地租,以此可以名正言顺地在那里做生意。

而当鸦片战争之后,葡萄牙人发现,那个曾经看起来强大无比的大清朝竟然腐朽不堪一击,他们便起了歪心思,不再满足于在澳门的那块需要交租的暂时立足之地,他们曾经的野心也在这一刻复活,他们要的是占领整个澳门岛。

1887年,葡萄牙人终于如愿以偿,以不平等条约《中葡友好通商条约》的形式,从腐败没落的清王朝手里拿下了澳门的统治权。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宣布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对香港、澳门等租借形式暂时由外方管辖的地方,中国并没有急于收回,而是秉承着实行“长期打算,充分利用”的方针,以积极友好的态度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希望最终以和平谈判的方式收回这些中国领土。

看到新中国的不一样和解放军的强大,这些外国列强也的确消停了一段,过了几年相安无事的日子。

朝鲜战争爆发以后,志愿军入朝作战,美英等国家加紧了对新中国的围堵,这让葡萄牙错判了形势,以为自己的机会来了,借中国在北方作战分不开身的机会,突然向澳门派驻了1500名军人,以此显示自己的存在。

葡萄牙此时派兵,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试图借机将此前在关闸方向朝我国内陆非法推进的33米控制线合法化,最终事实上改变澳门边界。

这支被派往澳门的军队,除了部分是葡萄牙人外,大部分都是花钱雇来的黑人士兵,这些黑人的文化程度与素质都比较低,经常惹事。

1952年4月,中南军区公安第10师第29团奉命进驻珠海市前山地区,负责这一地区的安全保卫工作。为了应对葡方增兵的举动,29团也派出了士兵,部署到澳门与内陆的警戒线上,加强对葡军的监视。

此时,双方在关闸设置了菱形木马,作为双方界限的标志,我军的警戒线就设在这里。

这期间,葡军士兵经常做一些不雅的小动作,但我们并没有理会,而是按照“既不主动惹事,也不示弱,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没有主动扩大矛盾。这也让葡军士兵以为解放军和以前的旧军队一样软弱可欺,便寻找机会搞进一步的挑衅。

1952年7月25日下午,我军方面值班战士是公安29团1连3班赵学登,他站在哨位上一动不动地盯着前方,观察着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他的对面就是葡军的士兵。

18时10分,葡军方面的一名黑人士兵的行为出现异常,他把自己的哨位从关闸口移至与赵学登相距约一米左右处,并将横置在双方哨位间的菱形木马越过警戒线向前推移。

这显然是明目张胆地挑衅,当然不能忍让!赵学登立即打出手势,让这名葡军士兵把木马拉回走,退回原来的地方。

谁知道这名葡军士兵挺嚣张,不但不后撤,还跑回去搬来了9名增援。这些葡军士兵气势汹汹地来到已经被赵学登推过去的木马前,几个人一起又将木马往前推,突破中方的警戒线内一米。

那名葡军士兵再次越过警戒线,站在赵学登的面前,对赵学登发起挑衅,对赵学登的警告视若无睹。

忍无可忍的赵学登,一个过肩摔把那个葡军士兵摔倒在地,随即被赶来增援的解放军战士宁胜业制伏。其他几名葡军士兵见状就跑过来想把那名士兵抢回去。

这时,正在准备换班的3班班长宋有增也前来增援,猝不及防之下,被一名葡军士兵用刺刀刺伤了左中臂和右中指。

这还不算,葡军士兵又跑回去,搬来了一挺机关枪,威胁我军士兵。

见葡军士兵如此嚣张,赵学登毫不示弱,随手就甩出了一颗手榴弹到对方空地上,以示严重警告!

至此,事态的发展越来越严重,双方大战一触即发。

而感觉吃亏的葡军士兵看到前来增援的解放军士兵越来越多,便举枪朝我军开枪射击。见对方开枪,我军自然进行自卫反击,双方在关闸发生了激烈的枪战。

双方战斗了十几分钟,葡军士兵溃败,那名刺伤宋有增的葡军士兵,被宋有增一枪击毙,多名士兵负伤。

20点左右,葡军士兵又架起了大炮,朝中方拱北一带开了几十炮,炮轰拱北居民区。我军也毫不客气,向葡军阵地回敬了几十发炮弹,葡军士兵在我方猛烈炮火下溃败而逃。

虽然吃了亏,但葡军并没有消停,企图再次对我军进行挑衅。

毛主席在得知关闸的情况之后,下达了不惜一切代价,沉重打击葡萄牙军队的挑衅行为的指示。

当晚,葡萄牙一方面联合美英方面开会,试图对我方施加压力,另一方面不断纠集兵力,与我军展开对抗。

次日,也就是26日凌晨,正是我军升起的时刻,当天负责升旗的是副连长邢起和战士苏广照。

就在他们登上旗楼,准备重新将国旗升起的时候,早已经伺机而动的葡军士兵竟然向旗楼发射了多发迫击炮弹。其中一颗炮弹落在了旗杆上,造成副连长邢起当场牺牲,战士苏广照重伤,被随后赶来的边防检查站女卫生员曾萍抬上担架送往医院治疗,在救治的过程中不幸牺牲。

是可忍孰不可忍,葡军士兵的嚣张无度,招来了我军猛烈的反击,双方再次在关闸地区发生激烈的战斗,葡军士兵虽然装备优良,但他们根本不是我军的对手,失败是他们的唯一结果。

这场战斗一直持续到7月30日,仅用了6天的时间,以葡军的失败而暂告结束。

此战,葡军一共朝我方发射炮弹490发、子弹2万多发,我方还击炮弹109发、子弹8820发;葡方死亡5人、伤14人,我方牺牲2人、伤30人。

军事上没有占到便宜,葡方并不甘心,再次联合美英等国对中国施加压力,美国方面更是把部分军舰开到香港,试图威胁我军。

但此时的中国,早已经不是西方列强架几门大炮就想征服的国度了,中国人民已经站起来了,不会屈服于外部势力的威胁的。

中国方面认为,葡方之所以如此嚣张,一方面是依仗在背后撑腰的美英等国,另一方面,葡方认为我军兵力被拖在朝鲜战场,是没有余力与葡方开战的。

但葡方确实地想多了,就算我们在朝鲜战场投入了大量兵力,无论从哪方面讲,葡方都不是我们的对手,我们也不需要和他们大动干戈,再者,在澳门生活的大部分人还是我们的同胞,只需要采取切实的措施,让葡方不得不屈服就行。

而澳门的软肋,就是生活物资对大陆的严重依赖,没有了来自大陆的淡水,蔬菜和粮食,将寸步难行。

为了防止葡军再次挑起事端,逼迫葡方拿出解决问题的诚意,我军于8月2日关闭了关闸通道,澳门,这座吃喝用度都需要大陆供给的小岛,一下子就成了死城。一时间,澳门的生活物资变得异常紧缺,物价猛涨,澳门顿时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本来还幻想有美英的支持,妄图从中国这里攫取好处的葡方,一下子就慌了,他们不得不试图向中国屈服,提出了和中国进行谈判的要求。

针对葡方的要求,我方开出了三个条件。第一,是澳门当局必须保证不再发生类似事件,第二,葡方就关闸事件作出正式书面道歉,第三九是赔偿中国方面的所有损失。

我们的要求合情合理,事情本来就是葡方挑起的,理应对中国人民有一个交代。

葡方由澳门经济局局长罗保出面,请求澳华总商会会长何贤与副会长马万祺作为委托方和中国方面就具体事宜进行谈判。

但得知中国方面的三个条件之后,澳督想都不想,直接拒绝了后面的两个条件,我们也没有让步的意思,谈判自然进行不下去了。

澳葡当局的态度引发了居民的不满,澳门的局势进一步恶化。没办法,澳督只好再次请求何贤与马万祺到大陆谈判。

这个方面并没有将事情做绝的打算,表明只要澳葡方面表现出解决问题的诚意,是可以谈的。

就这样,何贤与马万祺连续18次通过关闸,前往设在白石的解放军指挥部洽谈。

经过15轮的谈判,1952年8月23日,澳门当局正式派经济局长罗保为代表,在何贤、马万祺陪同下,带着澳门当局的“道歉书”,通过关闸前往解放军驻地进行最后的谈判。

谈判在当天下午结束,澳葡方面除了没有登报公开道歉外,其余条件全部答应,并赔偿向中方赔偿损失44393.3元人民币(旧币)。

随后,葡军从原警戒线后撤50米,将哨位撤至关闸圆拱下,今后任何葡方武装不出关闸门外;在关闸口至1952年7月25日发生冲突事件葡方原日岗位之间不设防,并将木马撤销。

我方随即开启关闸,澳门的生活也恢复了正常。

关闸事件虽然结束了,但该事件表明,中国人民再也不是那个任人宰割的民族了,中国军队有能力、有决心、有信心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利益,并敢于打败一切来犯之敌。

如今的澳门已经回国祖国,和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一起走向更加繁荣的未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