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蓝草】董信义:一颗诗心向明月——读赵博诗集《时间是一件奢侈品》

 海乐2022 2022-12-04 发布于浙江




一颗诗心向明月
——读赵博诗集《时间是一件奢侈品》

       董信义

诗人赵博,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在咸阳诗坛,提起爱情诗人,说起对诗的执念,谁都会想到赵博。因一首诗或者一部诗集,诗坛的天空发生了闪电或者惊雷,那都是很自然的事情。《飘飞的云朵》浪漫妙趣,《玻璃心》透彻心灵,《清风好梦》雅趣生辉,《诗或者灯》义理入道,而《时间是一件奢侈品》却使我想到一尊静美的佛,一幅神圣的图腾。诗人很久没有新作了,心在静远和沉思中似乎孤寂又隔膜。不愿入境,而想脱俗。在梦境和现实的碰撞中捕捉尘世的火花,在静夜和远望中寻找诗性的天空。诗人孤独、清逸、冷思、无邪,在沉思和摸索中想叩开通往诗歌圣殿之路,找到自己心中那轮不落的明月。而现实使诗人躲进了自己的诗性王国,在一种困苦的跋涉中走出泥泞,看到春色。但站立的思想,却使我们对诗人刮目相看,《时间是一件奢侈品》(中国文联出版社)让人心澄如镜,照着世像,折射着大道。诗境沉潜,诗理化魂,随风入性,物语传神。

只有火,能使爱脱胎换骨/种下玉石之心,谁不爱梦里/这精美的外表,脱俗的光芒/(《瓷器》)随心出诗,似在说话,又透出禅机。诗歌的语境,是诗人过滤的情感与语感相对时产生的波光和画意。能把诗境造化成一种透心的清风和入骨的血性,那是诗人悟道后形成的诗歌之境。想象是诗,而生活总有风雨/我在尘世,时而受宠时而孤独(《清明赏牡丹有感》)。这不也是一种走过才知风雨的的美感和禅思吗。诗要的就是忽生的妙笔,顿悟的才思。把二者融入诗境,诗品独尊,诗歌圣美。

诗人总是站在高处,孤独地看月夜的田野。或者在一轮明月中观照自己的心灵。一颗诗心向明月,明月落在额头上。诗人受到海子、陆子影响,在短句和诗理上追求灼心之思。让文字失眠,就是/把时间留住/月是黑夜的街灯/有时也给白昼光明(《月亮的银钟挂在头顶》)。没有沉淀的光阴和磨砺的时光,诗人只能隐存咫尺之外,很难大化在生活的深层。诗歌的意理只能成为花苞上的落尘,很难成为花蕊抖动的露珠。诗人是智慧的,也是敏感的。他在完成自己对诗歌的反思和重构中,实现了一次自我的升华。

可以这样说,诗在赵博心中,不仅仅是一尊静美的佛,更是一幅生命的图腾。不敢亵渎,更不敢轻易着笔。于是诗显得有点局促,有风过村庄,炙热犹存,心处高地,难安魂魄的味道。洒脱似乎被一种东西羁绊着,行文不够自如。这也许是诗人过于苛刻自己了,总想出奇或者智胜,往往又疏忽了路径和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时间是一件奢侈品》,精到、入境、禅思、独悟,使人喜欢。读这样的诗,总会给人冰清玉洁,道化人心的悠远和折桂品香登高揽月的幽思,入境即成一个词或者一句诗,出境即成一道泉或者一轮月。如果诗境中烟火蒸腾,汗滴闪光,那么,我们触摸的不仅仅是一种心性和诗性握手时产生的温热,也有地火流光,星月交汇诗产生的圣美。

一颗诗心,纯洁如雪,在山谷和原野,化成一首诗,托付明月,让时光阅读。

   2022年12月2日

作者

董信义:陕西礼泉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人民银行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文学院签约作家,陕西省纪实委员会委员会副主任、人民银行西安分行作协主席、咸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咸阳市散文学会会长、咸阳师范学院客座教授、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兼职教授。出版散文集《触摸灵魂的瞬间》、《上古村笔记》、《忽生阳光》、《雪也陶人》,长篇小说《浮影》、电子图书长篇小说《裂焰》,中篇小说集《悲意的雪》,诗集《回流》等作品8部。作品散见《文学报》、《延河》、《星星》、《绿风》、《百花园》等刊物。小说、诗歌、散文先后被《陕西百年文艺经典》、《陕西诗歌年选(2015—2016年度)》  、《报刊文萃》 等收录或转载。散文集《触摸灵魂的瞬间》被授予咸阳文学优秀奖,诗集《回流》荣获诗会百家第二届诗会图书一等奖。长篇小说《裂焰》荣获中国出版集团,中国数字传媒举办的“第三届海峡两岸新媒体原创文学大赛”优秀作品奖。长篇小说《落凤山》荣获中国出版集团,中国数字传媒举办的“第四届海峡两岸新媒体原创文学大赛”银奖(金奖空缺)。同年获得北京市向读者推荐“2019年全国优秀原创文学作品”。


【蓝草】祝贺蓝草诗社在松阳县延庆书院正式授牌成立创作基地
蓝草诗群成立八周年纪念特辑·寄语篇
蓝草诗群八周年特辑·田卫社散文诗——轻捻诗醉的时光,继续放逐蓝草灵魂
蓝草诗群成立八周年纪念特辑-王金玉作品展
蓝草诗群成立八周年纪念特辑-刘步军作品展
蓝草诗群成立八周年纪念特辑-方少民作品展
蓝草诗群成立八周年纪念特辑-李毅作品展


海乐作品集《镜与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