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隔40年,66岁的刘甫江回忆起在林彪身边工作的日子:是难忘的

 行云流水vmmxd6 2022-12-04 发布于辽宁

引言:

毛主席,对很多人和他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的人来说是一个传说当中的人物,可听可念不可望。可对刘甫江而言却并非如此,非常幸运地,他不但见过毛主席还与他老人家握过手。

此外,朱德等几位元帅和肖劲光等名将,刘甫江也有幸得见,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他当时在林彪的家中工作。那是很多年的事情了,从1966年10月到1968年5月,他在林彪家中做了两年的内勤。

转眼到了新世纪,刘甫江66岁了,已近古稀之年,提及当年那段平凡而又特殊的时光依旧感慨不已。尽管已经过去了40年,很多事情对他来说依旧清晰如昨,难以忘怀。

一、毛家湾做内勤,林办规定“十不”

1966年10月,总参从地方部队调了一批优秀的战士负责中央领导家里的警卫工作,时年23岁的刘甫江正是其中一名。那时候,他参军还不满三年,但已经立功3次、年年评优。

到总参报道之后的第二天,刘甫江就在忐忑中被车接到了一座宅院之中。刚到的时候,他对那里的了解可以说是一片空白,不知道那是什么地方、不知道住在那里的人是谁。

每天的工作就是打扫、打扫卫生,工作比较轻松,但是刘甫江的心里直犯嘀咕。这种生活持续了一个月之后,终于有一位男子到宿舍找他了。

那人是首长的秘书,来和刘甫江谈话的同时带来了要带着他去见首长的消息。刘甫江心里没底,不知要见的是总参的哪位领导?

等知道是林彪的时候,他的紧张顿时提升了好几个级别。那时的林彪,赫赫战功威震四海,人们都称之为“林副主席”。

刘甫江被带到一间平房,进了门只见屋里木制的地板上铺着红色的地毯,顶上还挂着一盏吊灯。一位原本坐着的男人走过来与他握手,态度很热情。

秘书在一旁介绍,“这是林副主席”。原来这就是林彪呀,刘甫江顿时紧张得连话都说不好,一句“首长好”都说得磕磕绊绊。

大领导居然这么平易近人,对他这个小小的内勤也要主动起身迎接。后来,在林彪家待久了见的人多了,他才知道那些成长于国家最苦难之际的开国领袖们对工作人员都很亲切。

林彪说了几句“好好工作”之类的鼓励的话,又和刘甫江拉了几句家常,诸如老家等话题。刘甫江这才知道,原来林彪当年曾经在他的家乡打过一场大仗。

新中国成立的这一年,刘甫江6岁。当年8月份,就在距离他的老家不远处的青树坪,四野和白崇禧部发生了一次激烈的战斗。那一次,是四野挥师南下之后少有的败仗。

刘甫江正式到内勤处报到。当天,秘书就给他上了一堂课,是所有在林彪身边工作的人都要学习的“十不”规定。

后来,他才得知这个规定背后的故事。原来,在1962年那个全国上下都很困难的年份,厨师想办法给许久没有吃过肉的林彪做了一只鸡,结果被嘴馋的警卫员给吃光了。

林彪没有发脾气也没怪罪警卫员。但这件事情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工作人员除了用这件事情对全体人员展开教育之外,为了预防再发生类似事件特意定下这个规定,每个人都要背得滚瓜烂熟。

四十年过去了,刘甫江依然能够清晰、准确地背出每一个字,其中一条赫然是——“不该吃的,绝对不吃”。

二、林彪生活简单,温度要求严格

和刘甫江一起搞内勤的还有三个人,分别负责不同的事情,有司机、有采购员、有通讯员。而他则主要负责卫生工作,偶尔会给其他人帮忙取一下信件。

时间久了,刘甫江对林彪的一些生活习惯就有所了解。比如,林办的人都知道林彪喜欢在晚上办公,或许是这个时候他的思维更加清晰、活跃。

林彪的身体不好,这是众人皆知的事情。他从小就比较虚弱,成年之后有所好转,但是1938年因为穿着缴获到的日军大衣被国军士兵误会为日军挨了一枪后身体就越发不好了。

那次受伤给他带来了终身都没有治愈的神经方面的病,即便经过精心治疗还是留下奇怪的后遗症,怕光怕风又怕水,并且越来越严重。

所以林彪对温度的要求很高,比如他的衣被都要根据厚薄标记上温度好方便他穿的时候根据气温来搭配;比如室内温度要一直固定在20°左右,检查温度正是刘甫江的工作内容。

不过,据一位从1963年到1971年一直在林家工作的服务员说,真实情况是林家的温度计是被固定在那个度数上的。而这一点,林家上下都瞒着他。

医生每周都要为他检查身体,以便有针对性地对他的药物和食物进行调整。但是林彪不信西医,还喜欢自己看书开药方。他向来说一不二,旁人不敢多劝,但叶群有时候会指使工作人员偷偷把他的药给换掉。

林彪的饮食很简单,基本上都是两菜一汤,他经常吃开水烫的白菜也不滴油不加盐,十分清淡。他们一家子的口味不一样,所以除非是重要日子,否则都是各吃各的。

刘甫江发现,林彪吃馒头的时候有一个特别的习惯,要去皮、切片然后泡开水吃。每次看见,都觉得这种吃法也太与众不同了。

其他的生活方面,林彪的要求并不高,房间的摆设很简单,一张床、一个柜子、一把椅子。但是,他十分爱惜一些从战争年代留下的东西。

有一次,刘甫江去检查温度的时候看见了林彪有一床已经补丁摞着补丁的毯子,正常来说早就该丢掉了。和同事聊天才知道,那是在平型关缴获的战利品,林彪一直不让扔。

平型关战役是在1937打的,掐指一算已经过去整整30年了。刘甫江心中不禁十分咋舌,这也太能放东西了。

刘甫江还注意到,林彪虽然是最年轻的共和国元帅,打过的大大小小各种仗连他自己都数不清,但是却不爱看战争片,甚至连打仗的场面都不行。

三、见过多位将帅,黄家“出差”一年

1966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那一年毛泽东与众多领导在天安门接见从全国各地汇聚来的人们,刘甫江幸运地作为总参的代表被安排在第一排。

当敞篷车行驶过来的时候,刘甫江激动的呼喊声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他伸出胳膊握住了刘甫江的手。

过了很久,刘甫江激动的心情才慢慢平静下来。那是他一生都难以忘记的时刻,他永远记得毛主席是如何向前倾了一下身体,记得那张全国人民都熟悉的脸庞曾经与他近在咫尺。

林彪家里不时会有不同的国家领导往来,刘甫江因此有机会见到了不少开国将领,就连元帅也见过好几位。

其中,朱老总是刘甫江在天安门的时候见到的。此外,因为领导们的内勤警卫员都隶属于总参管理,他和不少将领的警卫认识,因而有幸得见几位将帅。

比如,刘甫江与同属总参的周同生比较熟,两人经常来往,而周同生当时是刘伯承的警卫员。有一次,他去找周同生,恰好碰见了身体不好在家中休息的刘帅。

刘帅亲切地与他聊了几句,得知他是湖南人的时候,笑了笑说:“原来是主席的老乡啊!”

刘甫江见过的元帅当中最特别的一位,是彭德怀。

与其他老帅们是尊敬地上门拜访不同,刘甫江是作为林办的工作人员在秘书的要求之下不得不去工体看彭德怀。这并不是一份美好的记忆,因为是那是一次批斗会。

那天,古稀之年的彭德怀身体虚弱到被人掺着才能走路。即便是这样,他还是被殴打得血流满面。看着依旧铁骨铮铮、不肯屈服的彭大将军,刘甫江心中难受极了。

这是刘甫江唯一一次见彭老总,隔着人群远远看着这位为共和国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遭受虐待。人群之中充斥着亢奋、不理智,刘甫江身在其间,心头隐隐升起不安的感觉。

1968年5月,刘甫江到了黄永胜家工作,是林彪指派他去做指导工作的,原因是黄永胜曾经发牢骚对家里的工作人员不满意。

在黄永胜家工作的压力要稍微小一些,他本人没有那么多讲究,夫人也不多事儿。不过,刘甫江还是挨过一次批评。

黄家院子里有棵粗大的枣树,待到成熟的时候刘甫江几人打下一堆枣子,酸酸甜甜的很好吃。结果被刚从外面回家的黄永胜逮了个正着,几人挨了一顿训斥,吃过的补钱、剩余的上交。

其实在林家的时候,刘甫江也曾经被严厉批评过一次。

那是他到林家3个月的时候,家里的工作人员都特别喜欢一只跑来的猫,把它照顾得很好。不曾想到了发情期,好几只猫都被引过去日夜不停叫,搞得林彪没法休息。

刘甫江不得不把那只猫给扔到了几十里地之外的地方,令人惊奇的是第二天它居然跑回来了,故态复作。林彪这下子恼怒得不行,对刘甫江发了一顿很大的火。

总体来说,刘甫江在黄家的工作还是很顺利的。1969年3月,他完成指导任务,结束了为期一年的“出差”日子回到了林家。

四、离开林彪家中,转业回到家乡

黄永胜对刘甫江的工作比较满意,为此林彪专门表扬了他一番。但是回去之后的一段时间,林家暂时没有合适的工作,所以一时之间刘甫江就闲着没事儿干。

不过,也正是在这段时间内,他认真对自己的未来做了认真思考。20岁入伍,23岁调入总参,到年底就参军满六年了。

刘甫江想了很久,最终决定与其继续留在林家做警卫员,倒不如转业到地方上去工作。何况,他想回家乡了。

很快,部队批准了刘甫江的转业申请。在离开林家之前,林彪夫妻拉着他拍了一张照片留作纪念,还特意让他站在中间。

1971年,林彪身死异国他乡。曾经在他身边工作过的人都被约谈、调查了一番,刘甫江也不例外。那时,他已经回到了邵阳的一个纺纱厂工作五年了。

由于刘甫江在林彪身边工作的时间不长,也从来没有接触过机密,所以最终他除了从保卫科调到粮食部门之外,倒也没有受到其他牵连。

他一直珍藏着的那张在林彪办公室前的石榴树下的宝贵合影,在家人的恐慌之下被付之一炬了,成为了刘甫江的一个遗憾。

多年之后,已经66岁的刘甫江再被人问起那段经历的时候,往事一幕一幕清晰得仿佛就像刚刚发生过的。

“不能告诉任何人在首长家工作”,这是“十不”当中的一条。当年他请假回来探望病重的母亲之时,林彪身边的卫士长还一再告诫他牢记这条规定。

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刘甫江见了很多从前做梦都不敢想见的人,仅仅是天安门前与伟大领袖的握手就已经足够他怀念一辈子、向后人们不厌其烦地讲上一遍又一遍。

以及,所见识到的、听说过的开国元勋们朴素的作风、对国家的忠诚给他带来的深刻教育,足以受用终身。

“那是一段难忘的记忆”,刘甫江带着几分怅惘,笑着告诉提问的人。然后,慢悠悠地和他们说起了当年的事情。

结语

作为一个普通工作人员,刘甫江所能做的只有按照领导的要求兢兢业业完成自己的工作。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他得以对林彪有比一般人更多的了解,也得以一睹众位领袖们的风采,为他的人生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刘甫江是在事先不知情的情况下凭借着自己过往的优秀表现被组织上选中到中央领导身边工作的,到林彪身边工作,对他来说是一次偶然但终身都难以忘怀的际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