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谭传高:新课改背景下传统文化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昵称15221501 2022-12-04 发布于湖北

此文发《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10月

 新课改背景下传统文化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湖北省巴东县第二高级中学     谭传高     邮编:444324

       摘 要: 高中历史课程是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不仅可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非常重要。本文论述了高中历史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关于高中历史教学传承传统文化的主要策略,高中历史教学引入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   传统文化    价值观念
  如今,在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中,越来越多的老师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教育教学实践的指导思想,积极探索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并取得了一定成效。高中历史课程本身具有突出的人文性,是弘扬传统文化的优质载体,也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教育理念陈旧落伍、专业能力不足等方面原因,一些老师过于注重对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的教学,忽视了传统文化教育,造成传统文化教育薄弱甚至缺失,严重制约了高中历史教学目标的实现,不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一、高中历史教学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是我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高中历史课程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教学内容本身就包含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在历史课程教学中,不但需要学生掌握历史知识,了解历史事实,更要对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情感等方面进行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发展学生分析、思考、判断等综合能力。因此,让传统文化回归历史课堂,让学生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中陶冶情操,体验高尚积极的情感,领悟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精髓,实现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不仅是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的外在要求,而且是高中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需求。
  二、关于高中历史教学传承传统文化的主要策略
  高中历史新课程以强大的兼容性,把历史研究的新进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紧密联系,对于人类的社会生活、科学技术、教育、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兼收并蓄,学科内容得到了极大丰富,这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实现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可能。下面我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提出几点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建议。
  (一)挖掘历史课程资源,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高中历史新课程以联系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实际为原则,重构了历史知识内容体系,增强了历史课程的时代感,极大地丰富了课程内容,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的融合。这些丰富历史课程内容与大量的课程资源成为传播传统文化的载体,通过挖掘历史课程资源,可以让学生形成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建立和完善传统文化知识体系,为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打下坚实基础。
  例如,在高中历史课程内容中,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内容是必不可少的。这部分内容不但是学生需要记忆和掌握的历史知识,而且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素材。教学“百家争鸣”这一内容时,除了要让学生了解百家争鸣的含义外,还要让学生通过对《孔子讲学图》的观察,对于孔子的为人形成感性认知,在此基础上,延伸到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让学生初步理解儒家核心思想“仁、义、礼、智、信”,奠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领会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丰富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二)借助先进教学手段,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现代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为教育教学实践创造了很大便利。一些多媒体、投影仪、互联网等设备手段不仅能够丰富历史课程内容,还能够让学生在感知生动形象的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充分激发学习兴趣,参与教学活动,手脑并用,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高尚的民族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例如,教学“鸦片战争”内容时,由于学生对内容不太熟悉,设计了借助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的方式,通过播放网络上下载的有关“鸦片战争”的视频资料,让学生首先对于鸦片战争有直观的认知,了解鸦片战争发生的社会背景、原因及结果。由于视频资料形象、生动、直观,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眼脑并用,思考鸦片战争的启示,体会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反抗侵略压迫的民族精神的灵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采用科学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体验。
  由于高中历史新课程在传统的历史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密切了与现实的联系,实现了古今贯通,增加了对于历史学科新进展和社会发展的新成果等方面的内容,做到了历史与现实的融合,克服了传统历史课程内容枯燥乏味的弊端,使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各种学习方式有了用武之地。灵活运用科学的教学方式,能够增强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体验,丰富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感受。
  例如,高中历史新课程中增加了很多专题内容,“历史文化遗产”内容部分,增加了“探索历史奥秘”,这部分知识是很多高中生非常感兴趣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可以采取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首先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完成了解一些历史文化遗产的内容,再通过小组讨论谈谈自己对于这一理论的理解与认识,在碰撞中加深理解,形成独特的体验,训练思维能力,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探寻深厚的历史文化基因,实现对于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三、高中历史教学引入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经过千年传承,流传下来的大多是积极健康的内容,如“家和万事兴”“兄友弟恭”以及“百善孝为先”等。这些是大家较为常见的,也是传统文化的精髓。高中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融入这些内容,可消除学生的畏学心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结合教学内容融入传统文化。比如在讲到春秋战国的历史时,教师可插入屈原的故事。

屈原为楚国贵族,一生为国家颠沛流离,最后冤死汨罗江,仍是没有忘记自己的国家。这些故事,充分表达出屈原的爱国主义思想,借此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再如,孔子携弟子周游列国,讲道中无不体现了“传道授业解惑”“仁”“和”等儒家思想;韩信的“一饭之恩”,让学生明白“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学习汉武帝手不释卷的刻苦学习精神;学习祖逖和刘琨的闻鸡起舞精神等。将传统文化与高中历史教学相结合,可以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
       三、传统文化融入高中历史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传统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只重视学习成绩,学生只为学习而学习,忽视了文化的积累,以致于造成学生的人文知识匮乏、缺乏人文素养等问题。高中历史是一门与人文知识有着密切关系的学科,应当承担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责任。
        高中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举个例子,在学习《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这一章节时,教师可讲解相关历史故事。汉朝时期,匈奴不断扰乱边境,朝局动荡不安,百姓身处战火之中,人与人缺乏基本的信任。为换取和平昭君出塞,以弱小女子之躯,为了两国的和平,远赴他方。昭君出塞为文化交流与融合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在几十年的和平中,汉朝经济文明得到了发展。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这些历史故事,认识到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应相互宽容、和平相处,以避免发生冲突,使得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教导学生应以宽容的心对待身边的人和事物,用平和的心态解决生活中的艰难阻碍,这是当代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另外,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还要传授给学生增强民族记忆等重要价值观念,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具备基本的人文素养。

  总之,高中历史课程以丰富的课程内容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提供了可能。弘扬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因此,通过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在民族精神的感染中,不断丰富历史知识,培养思维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于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广大老师需要不断创新,在实践中探索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有效措施和途径。
  参考文献:
  [1]汪霞萍.传统文化与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价值观教育[D].苏州大学,2011.
  [2]步秀荣.高中历史教学中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资源的开发与整合研究[D].西南大学,2010.
  [3]李再超.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提炼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漫谈[J].快乐阅读,2013(0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