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递减的智慧

 zhb学习阅览室 2022-12-04 发布于上海
几年前,父母决定离开老家,到我所在的城市定居时,却为一大箱子瓷器发愁了许久。这箱瓷器不是什么昂贵的名家作品,就是他俩从结婚到现在陆续添置的酒具、盘子和碗,因为既不舍得送人,又不好搬运,他们左右为难。我只得劝他们人先过来,等放长假时我再开车回去拉。
  
  一年后,我和老公准备回老家拉东西,我爸却说,算了,那些东西就是搬来也只能闲置在地下室,只需要把他们结婚时那一对酒具和花瓶带过来留作纪念就好了。照他的吩咐,我们留下了最有意义的两套物件,其余的都送给了老家的亲戚和邻居。
  
  想起曾在网上看到过的一份流行于日本的“终活”清单,这份清单是从四十岁以后的人生阶段开始的,看上去颇有点递减的意味:
  
  四十岁,要开始和大量的物品“断舍离”;五十岁,处理青年时期最爱的运动器械,处理掉90%的书籍;六十岁,处理不动产和家具,精简银行卡;七十岁,处理收集品和相册,把电子版留给孩子;八十岁以后,处理掉大部分锅碗瓢盆,做好财务分配……
  
  我把这份清单分享到自媒体账号上,收到了很多陌生读者的留言。
  
  有读者说自己今年四十五岁,因为孩子在外地成家,他卖掉了原来的大房子,换了一个离地铁很近的小两居,家具也尽量简单,旧物件不是扔了就是送人,生活少了选择后反而轻松了不少。
  
  还有读者说,四十岁以后连烹饪方式也变得简单起来,以蒸煮炖为主,低盐低油低糖,衣服也不再追求繁复,简单舒适就好。
  
  看了他们的留言,不得不承认:人到了一定年龄,需要有一点儿递减的智慧。
  
  在精力受限的时候,要开始对成千上万的好东西说“不”。逐步减掉不好的习惯、不切实际的幻想和过多的欲望。
  
  知乎上有个浏览量达一亿的提问:人是怎么废掉的?
  
  有一个点赞量很高的回答是:一个人被废掉,不是因为没有向上的欲望,反而是欲望太多。
  
  新年立的目标之所以很多时候实现不了,是因为我们想面面俱到,从健身到充电,再到购物、交友,想在一个时间段,把一切的目标都实现。
  
  对于精力处于巅峰的年轻人,在多个方面同时发力可能不是难事,但对于精力逐渐下降的中年人,目标越大、选择越多,反而更容易产生疲惫与无力感,最后事与愿违。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减少目标和选择。
  
  一个成年人不让自己废掉的最好方法,就是集中精力把最优先的選择完成好。
  
  可能因为年轻时受过穷,我很爱囤积物品,对他人“扔”过来的旧物也是来者不拒。
  
  后来一位朋友直言不讳地提出批评:“作为一个白天工作、晚上带娃的中年妇女,不学着精简自己的生活,焦虑和暴躁就会抓着你不放。”
  
  这话对于一个家有两个娃的职场女性是很有杀伤力的,于是我也开始学着“递减”生活。
  
  例如定期清理衣橱,拒绝不必要的馈赠,让购入少于清理,逐渐减少翻找东西的时间;尽量只买黑色和白色衣服,只保留一个学习App,减少选择的时间;只保留两项自己最能坚持的爱好,减少纠结的时间。
  
  古人说四十不惑,其实也可以有另一层理解:到了一定的年纪,那些想不明白或者不太重要的事情,都可以放下了。
  
  生命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
  
  随着年龄的递增,人的精力在逐渐衰退,这个时候对生活进行“递减”,才是有效打开人生下半场的重要方式。慢下来认真思考哪些是适合自己的,把有限的精力放在最珍贵的事物上。只有懂得删减,学会递减的智慧,才能体验到生命里更多的珍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