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疫情下,职场人的安全感从哪里来(行动指南)?

 转型刚刚好 2022-12-04 发布于北京

这个周末,“囤货”再次成为很多居民的必修课。

在北京,仅仅摘星才两天,行程卡再添星。41例感染者(截止4月24日,北京第313场发布会通报数据)、涉及5个城区、划定一个高风险地区、一个低风险、14个封控区,14个管控区、已隐匿传播1周、涉及老师和学生等等,这些数据都让人揪心。焦虑、恐慌、莫名紧张,怎么办?

下单囤货!显示物流延迟?不等了,果断出门,快速“扫荡”最近的超市和卖场。能装的都装上,能存的要带上,连冰淇淋都不放过。东西太多不够放,马上下单买冰箱。这一次囤货的节奏,早就不是米面油和肉蛋奶了。豆芽机、豆浆机、应急电源、手摇发电照明灯、蜡烛、应急收音机、阳台种菜设施、医药用品……各个群里,最不缺的就是各种囤货清单,囤什么、怎么囤、囤多久,应有尽有。这场景,和普利策奖得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生理学教授贾雷德.戴蒙德(Jared Diamond)在他那本经典的畅销书《枪炮、病菌与钢铁》中,所描述的景象有了隔空对视的感觉。原来,“囤货”DNA从未远离过我们,只不过,到了非常时期,它被激活了

其实,有关部门已经在隔空喊话,告诉大家“物资供应有保障”;超市的显眼位置张贴着“商品供应充足”的海报;很多人家里的米面油早就囤过几轮了,但不去躺超市,心里总是空落落的。网上有个段子是这么说的:确认几例,我没害怕;新增几例,我也没害怕。但是,你们一箱一箱往家里拉米和面,我真慌了

这或许就是非常时期,人们安全感的一种真实写照。在这方面,不要用理性、客观、逻辑来评价,这些词容易招人恨。而且,你怎么就判定,人们的行为是盲目的?非常时期的安全感,是一种根植于内心深度的底线思维。这不仅体现在生活上,也体现在职场里。疫情当下,除了少数与抗疫相关的企业,以及可以旱涝保收的组织外,大多数企业的老板、管理者和一线员工,都会有焦虑感。

无论对未来多么乐观,如何度过当下的困境,是每个人的现实挑战。老板要盘算着账上的现金流能撑多久,够不够房租和工资,如果现金流中断该怎么办;管理者盘算着,这个月团队目标怎么达成,绩效怎么办,还有其他补救措施吗?一线员工盘算着,下个月的工资有保障吗,现在的位置还安全吗,有另一个“备选项”吗。角色不同,对于安全感的关注点就不同,但“不安全”却是一致的。家里囤货的事,不多聊了。今天我们来聊聊,疫情当下,职场人的安全感到底从哪里来?

职场人安全感来源之一
————————————

安全感来自自信心

没错,就是自信心。信心越强,安全感越强,绝对的正相关。那自信心从哪里来?一般而言,有两个来源:

第一,实力。过去无数次的项目、任务和挑战,都证明了你的实力。比如,客户买单、老板认可、同事点赞,在相同条件下,你总能出其不意的解决问题,永远都能“搞定”危机和疑难杂症,是大家眼中的“安全感”来源——有你在,老板都睡的踏实,同事都觉得项目必胜。

所以,功夫在平时,实力是关键。有人说,没实力怎么办?这个时候,着急没用。与其极度焦虑,不如在当下苦练内功,提升自己的实力。没方向?那就向有实力的同事学习。学习总可以吧,学不到全部,学个一招半式还是可以做到的。

第二,优势。很多人未必属于实力最耀眼的团队明星,但有自己的独特优势所在。特别是在某些方面,别人搞不定的时候,你能从其他方面解决问题。尽管没办法和“实力”选手相比,但依然是团队不可获取的人才。

有人说,我在职场没啥优势怎么办?别瞎说,你这么讲,简直是对公司面试官的一种侮辱。要没有优势,怎么进公司的?先不要管你的优势在哪个层面,挖掘出自己的优势,并将这种优势和公司当下面临的主要问题相结合,能帮助团队解决的问题越多,你的优势就越能有用武之地。所以,别妄自菲薄了,今天就开始,重新发现你的优势。

职场人安全感来源之二
————————————

安全感来自影响力

一般而言,影响力是实力的一部分。之所以单独拿出来讲,是因为影响力无处不在,未必是那些“实力”选手所特有的。人人都有影响力,人人都可以发挥影响力。影响力越强,能调动的资源越多,安全感就也强。老话讲“手中有粮,心里不慌”,确切的说,能影响的人也多,能调动的资源越多,内心才会更有力量。一般而言,发挥影响力有两个关键点:

第一,构建信任,这是影响力的前提条件——没有信任度,哪来影响力。以囤货为例,为什么有些部门喊话说物资充足,超市说商品供应有保障,人们依然会坚定囤货?想想塔西陀陷阱,想想魔都百姓当下的遭遇,想想近期所看到的各种信息、故事和案例。由此,我们就能明白,信任这个词多么弥足珍贵。

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非常时期,信任才是“硬通货”,而构建信任、增加信任、提升信任感,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职场人如何构建信任?除了日常的积累外,非常时期,做点什么,可以为自己的信任账户积分?是雪中送炭,还是锦上添花?一味迎合上级领导,哪怕有问题也不指出来,这会增强大家对你的信任吗?业务创新的事要不要做,同事遇到问题要不要帮?要不要为自己过去的某些做法做一些调整和弥补等等。构建信任,任何时候不晚。

第二,践行利他正当时。“利他”成为管理哲学,最早见于稻盛和夫先生的那本《活法》,这不仅是他创建两家世界500强的经营哲学,也是其人生经验,“利他”其实将商业的本质与企业经营的底层逻辑说透了,“利他”可不仅仅是让你有好名声,它还是你在非常时期的“通行证”。说到底,“利他”就是“利己”。

疫情当下,职场人如何“利他”?其实,指向很清晰。对外,为客户“利他”,你不好过,客户也不好过,帮助客户其实就是帮助自己。方式有多种,不要局限于业务本身,也不要认为嘘寒问暖就是帮助客户,真正在客户最需要的地方关心和支持,才是真正的“利他”。对内,为团队“利他”,包括你的老板和同事。他们需要什么帮助,他们目前遇到了什么问题,以什么样的方式帮助他们,不一定轰轰烈烈,很可能是润物细无声,在具体的小事上“利他”,你的同事能感受到得到

职场人安全感来源之三
————————————

安全感来自价值观

价值观?没搞错吧。价值观能当饭吃?价值观能助我走出困境?还真是。

为什么这样讲?其实,前面所提到的两个安全感路径,还是以外在的方式体现的。而事实上,每个人终极的安全感,是自己给的,来源于你的内心。尽管我们无法体会《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如何在绝望中保持内心的强大并成功逃离万恶之地,也不能完全理解《辛德勒的名单》中辛德勒在重重压力下如何坚定抉择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非常时期,支撑他们的是价值观与信仰。有了这一点,焦虑和迷茫会大大降低,也会让你在非常时期,获得内心的坚定与从容。

这一点,对职场人而言,并不容易。毋庸讳言,升职加薪很重要,让家人生活的更好很重要,让自己事业更进一步很重要。但也要明白,要实现这些凭什么?显然,不能寄托给命好,也不能完全迷信能力,回到价值观,相信什么,为什么而奋斗,是否真的相信老板画的饼,目前的工作状态是暂时为了钱“苟且”的活着,还是理想和激情所在,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等等。这些问题,不容易回答,很容易被人说成“虚无”,但内心深处你懂得,这并不虚,恰恰是你应该回答的问题。这些问题,留待你思考。

因为,终极安全感,还是需要自己给。

(全文完)



点击下方“转型刚刚好”关注公众号
转型快人一步,职场少走弯路

 点击上方“转型刚刚好”关注公众号

点赞/转发/评论/吐槽,怎么都行

转型刚刚好 2022年度 热点文章

TOP1:开好企业的“两会”:两个关键,八个步骤

TOP2:企业“过冬”手册:三种“活法”,你会选……

TOP3:走出“内卷”:两个真相与三个路径

TOP4:过冬的“棉袄”:华为向左,万科向右

TOP5:管理者如何“辞旧迎新”(附行动方案)

TOP6:学华为?先要避开“三个陷阱”

TOP7:战略这事,到底难在哪(附解决方案)

TOP8:信任的危机:非常时期,信任去哪了(附解决方案)

TOP9:团队管理也需要“核酸检测”:警惕6个“阳性”指标

TOP10:团队管理“阳性转阴”的三板斧(解决方案)

转型新观察 2022年度 热点视频

TOP1:新能源汽车迎来奇点时刻?厂商分化开始了

TOP2:高端化之路充满荆棘,小米怎么走?

TOP3:黑莓手机说再见,转战车机正当红

TOP4:索尼与本田一起造车?这是要…

TOP5:687亿美金收购暴雪,微软的指向是元宇宙

TOP6:亚马逊收购米高梅?可不是为了拍电影

TOP7:非洲人民也缺钱,传音转型为哪般

TOP8:劳斯莱斯销量创新高!居然是因为疫情?

TOP9:比亚迪销量超越上汽大众?真相来了

TOP10:“蔚小理”变“小蔚理”!新势力要变天?

从精兵到强将 2021年度 TOP 10 视频

TOP1:警惕许诺变交易,收买不是领导力

TOP2:追求完美别过分,管理不是当圣人

TOP3:上传下达不作为,揽功诿过伤团队

TOP4:听话照做不动脑,绩效瓶颈如何破

TOP5:一团和气要不得,良性冲突有必要

TOP6:目标分解有三关,加减乘除不算完

TOP7:团队士气要提振,最佳方案打胜仗

TOP8:人浮于事是表象,上班摸鱼有情况

TOP9:明星员工被孤立,逆向淘汰有问题

TOP10:工作委派有问题,断事用人是前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