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逐渐躺平,新冠病毒却还在不断升级。 现在但凡稍微嗅到点新冠的苗头,囤货的小手立马就拿着手机哆嗦起来。 ![]() ▲上海网友:筋膜枪抢菜,哆嗦得更快 但是,该囤啥呢? 当代年轻人,早已习惯了手机在手,万物速达的生活。 看着大家手口相传的囤货清单,再瞅瞅全靠外卖、家里甚至连一口锅也没有的自己,仿佛看到了一串难以破解的摩斯密码...... 面对常态化的疫情,只会吃是不够的,还得会买、会做;照着千篇一律的囤货清单买,难以满足个性化的饮食需求。 这不,小栗子整理的这份科学囤货攻略,来了! 动态囤货 这几个动态囤货原则要把握: ![]() 如果可以明显预见即将面临食物短缺的封控情况,那么我们可以先从整理清单入手,适当囤一些物资,保证吃饱的同时尽量吃好。 主食类囤货清单主食提供的碳水化合物,是身体最主要的能量来源。 ![]() 方便面、饼干、小面包等方便食物,就是大家最熟悉的应急食物。 一般的面包、饼干,保质期大多在6~12个月;网上还能买到保质期长达3~5年的压缩饼干、面包/面包罐头,后者主要是进口的,前者物美价廉。 另外还可以考虑一些营养强化谷物早餐、营养强化饼干。 非常时期,新鲜蔬菜、水果容易供应不足,导致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摄入不足,很多人因此会出现便秘、口腔溃疡等问题。 除了日常储备一些蔬菜,比如耐储存的根茎类蔬菜、一次性购入大量新鲜蔬菜来不及吃时,冷冻起来延长食用期等之外,蔬菜干、水果干、冷冻蔬菜、蔬菜罐头、冻干蔬菜包,都是不错的选择。 ![]() ![]() 这3份测评,你也许能用上: ![]() 蛋白质类囤货清单![]() 重要的饮用水如果发生自然灾害,很有可能停水、停电、停气,所以应急囤货最好准备一些不需要开火就能吃的食物,同时要准备干净的饮用水。 根据日本的经验,发生灾害时,水电等基础设施恢复正常,可能需要一周左右时间,所以建议民众至少准备3天~一周的物资。 饮用水,按每人每天2L的量准备;如果加上生活用水,每人每天再多1L,也就是3L。 一般的桶装水有17L左右,可以按照家庭人口,以小瓶矿泉水+大桶水的组合形式囤一些。 ![]() 喜欢喝饮料、咖啡的,也可以囤一点,封控期间,提高生活质量。 调味品油、盐比较好储藏,家里一般都是常备的,检查一下库存,本来家里油还有2桶、盐还有5包的,就不用再囤了。 油不够话,可以储备两三种不同的油,搭配烹调。 各种调味料也可以囤一点,酱油、醋、白糖、还有各种你喜欢的调料(比如火锅底料、咖喱)、拌饭酱(比如老干妈、沙拉酱、番茄酱等)、蜂蜜等等,备一点,但不需要太多。 这些也适合应急能量零食也可以适当囤一点,像能量棒、蛋白棒、巧克力、糖果、坚果、芝麻饼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 家里有宝宝的,记得囤点奶粉、奶酪、米粉、成品辅食;养宠物的,猫粮猫砂、狗粮狗尿垫也记得要存够啊! 囤了货,当然也得会保存,这里有一份各种食物的保存方式清单: 生活物资囤货清单遇上疫情,在家躺平,除了吃喝,还有拉撒。万一生病了,看医生也麻烦,下面这个生活清单,有备无患哦! ![]() 好不容易学会了断舍离,一场疫情又把大家打回囤囤鼠了...... 疫情的尽头,可能就是阳台种菜,不说了,小栗子去研究种点什么好。 年轻人如果在疫情中学会生活、学会苦中作乐、学会照顾自己、学会做饭,甚至阳台种菜,可能也算是一种从互联网里回归真实生活的方式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