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的认识与经验

 德寿堂图书馆 2022-12-04 发布于黑龙江
口腔溃疡这个病,如果偶尔有一次,一般都是上火,这个火呢,可能是肝火或者心火,因为有事情搞得自己比较烦或者比较性急,也可能是胃火,因为饮食肉类辛辣等食物过多造成,一般常见的也就这两种,这种情况的口腔溃疡,比较好治,就是吃点清热的药就行,不吃药,5天左右也能自愈。然而有一部分人,特别容易出现口腔溃疡,总是这次的刚好,没过多久,甚至间隔两三天就会再次出现,如此反复发作,刚开始发作的时候用清热药可以见效,但是并不能阻止它复发,复发以后再用清热药,而清热药的作用越来越差,最后就基本上不起作用,甚至加重病情。那么这种口腔溃疡是怎么回事呢?如果不能正确认识,自然就不会知道怎么治疗。
其实,这种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从表面看也是上火,只不过这个火,是个虚火,因为身体虚才有的火。有的医生也认识到这个虚火,有认为是气虚的,所以补气,有认为是肾虚的,所以补肾,有认为是气虚血瘀的,所以补气加活血,等等。这些认识到此病为虚证的医生,治疗上都有一定的疗效,但是疗效并不突出,有的偶尔治愈,有的疗程需要数月,还得配合各种忌口等条件,这就说明,对此证的认识还是不透彻。根本一点还是要知道,虚火的成因。
人体的气血是流通的,上下内外,如环无端。能流通的条件,一个是水火既济,一个是中焦通畅。水火既济,是上面的火降下,而下面的水上升,则水不寒而火不炎。水火居于上下,而升降都需要通过中间的脾胃,所以中焦不能有阻滞,需要通畅,这就是脾胃的健运。如果上面的火没有降,那么势必出现上焦的热症。
五行中,我们知道水克火,火克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肾水生肝木,肝木生心火,此处看则水生火,其实是气化而已。肾水之克火,在于肾精,命门之火在肾,藏于肾精。是故,火有二种,上下均有,上不降,下不藏,则上焦均可有热。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每发作一次则火泻一次,久则未降之火不炎,而未藏之火独灼。而造成这个火不降,不藏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第一,就是中焦寒湿。因为脾胃的寒湿导致中焦阻滞,升降失常,造成上热而下寒。为何不是湿热呢?因为湿气之成源于寒,因寒而湿,因湿而热。第二,肺气虚,不能收敛而降下上焦之热。肺气足而清凉,清凉然后能降下上焦之火热。第三,肾虚。精不足,不能藏命门之火,故其火外窜。又肺肾之虚,从何而来,乃是中焦寒湿日久,风木枯槁,肝火乃生,肺金受侮,而肾水无源。总之而言,乃阴虚火旺也。有人又会说治此病用附子理中丸效果很好,怎么能说是阴虚火旺呢?是附子理中丸治中焦寒湿而已,此治法有效,而效果了了。虽病从寒湿而起,然非寒湿所成。治寒湿法,当在溃疡病愈后,作善后法用。急治此病必在火上做文章。益肺肾之阴气,引火之下行,兼通中焦,则病愈速!
选方用陈士铎引火汤和郑钦安潜阳丹加味。
熟地    麦冬    五味子   茯苓    巴戟天   牛膝
砂仁     半夏     龟甲    附子    甘草      丹皮
用药大概如此,临证随时加减。补肺肾之品量宜大。
用药1即剂可取效,再服数剂就可痊愈,基本不会再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