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患者田某某,为我在2022年10月16日发表的公众号文章《本为治胸闷气短,意外收获是抑郁症也被同时治愈》一文中的患者张某的丈夫。 田某某,男,58岁,2022年9月23日初诊。眩晕头昏两月余,加重两星期,血压较高,口服降压药无效。其人高大壮硕,较为肥胖,睡眠尚可,为生计需早起,打呼噜较重,口略干渴,饮水较多。平时不恶寒,但在散步时遇风冷则觉下肢软而无力。夜尿频,3、4次,尿黄,大便每日一次,粘滞欠畅。当即测得血压150/95mmHg。既往有高血脂症、脂肪肝、糖尿病,未使用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舌红偏暗,脉弦滑有力而紧。诊为眩晕,湿热内阻,风寒外犯。处方升降散合泽泻汤化裁:僵蚕10g,蝉蜕10g,姜黄10g,大黄6g,玄参15g,牛蒡子15g,丝瓜络12g,橘络12g,神曲12g,山楂30g,麦芽12g,荆芥12g,泽泻30g,生白术15g,冬瓜仁30g,麻黄3g,7剂水煎日3次饭后服。 10月3日二诊。问其感觉如何?答没什么效果。细问之下,却是头晕大减,夜尿频明显减少,仅1、2次而已,血糖亦降,餐后血糖7.4。症情已大为好转,为何说是无效呢?答血压未降,当即测血压143/86mmHg。明明血压也已下降,退一步讲,即便是血压未降,症状大为改善,也说明药已对证,还称无效,我颇为不解。舌脉如前,效不更方,击鼓再进。 10月14日三诊,再问其感觉如何,仍称疗效平平,看样子似乎不太满意。再测血压140/76mmHg,血压又降,已接近正常。这在我诊治过的高血压患者中,已属效好且快者。患者称,最近易疲劳。舌仍红,脉仍弦滑有力而紧。原方加海蛤壳50g,7剂乘胜再进。 该患者后再未来复诊。一月后我问店长可否对该患者进行随访,答该患血压现已完全正常,不愿再服药了。今天我又在微信里特意问了一下,回答血压正常。 ![]() 在本案的处方中,除了调畅气机、化饮除湿之外,没有用平肝潜阳降逆息风的方药,反而用了大量的风药:僵蚕、蝉蜕、牛蒡子、荆芥、麻黄,包括神曲在内,都有解表袪风的作用。风药当然疏通气机,也能胜湿除浊,更主要的是散在表之邪,因脉紧象明显说明有寒邪在表,必用麻黄,不能因为血压高而舍麻黄不用,在量的斟酌使用上,我偏于保守,如果首诊之后效果不好,我在接下来的治疗中很可能逐渐加大麻黄的剂量而不是去掉麻黄。因为效果较好,所以一直延用了首诊的剂量,这个量不大,但麻黄所起到的作用,不容小视。 后来,我曾很严肃认真地提醒他还须服药一段时间,以巩固疗效,他以经营餐馆太忙为由没有再来复诊。血压暂时恢复正常,并不代表病已痊愈。舌和脉还没有回到正常的状态,说明致病因素没有完全解除,病机也没有彻底扭转,他如果再不改掉饮酒的习惯,高血压复发的可能性很大。我很无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