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结论,央企公司可能会迎来估值重构。 当然很多人可能有不同意见,虽然央企的平均估值不到10倍,但是很多人还是觉得央企估值高。比如,一些建筑、建材的央企公司。有70%多的负债率,低于3%的净利润,股息率也低,典型的看着所谓的pe“低估”,实际数据高估。 同样的股票在港股上市,只有2-3倍的pe,所有很多人直观的觉得央企并不低估,甚至觉得央企就是价值陷阱。 上面的说法我也觉得没问题,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央企好的一面; 1、政治正确、绝对没有任何杀逻辑的风险。 2、资源优势,各种民企拿不到的资源,批不下来的贷款,央企操作毫无压力。 3、国家现在鼓励央企做大做强,未来条件会更加宽松。 4、央企不会退市倒闭、归零。 为了加深印象,我们先来回顾一下2004年的央企改革情况。 2005年之前,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中,既包括可以上市流通的股票,也包括了很大部分不可以在市场上流通的股票。前者称为流通股,主要是中小股东持有,后者称为非流通股,主要包括了国有股,法人股。 2004年1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2005年4月,证监会出台《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正式启动股权分置改革。改革的核心就是让三分之二非流通股上市。 在改革正式推行前,2004-01-06深交所发布文章吹风说:国有股上市是中国股市治本之策。 关于国企改革,当时的说法是改革的重点一是产权转移出去,卖出去。二是把资本社会化。国企改革一直从2004年一直持续到现在。 2020年5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发布的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提升国资国企改革成效。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 。 2020年我们又开启了央企改革三年行动,要求全面完成中央企业的公司制改制,企业独立市场地位从制度上得到进一步确立。具体要求在2021年底完成70%目标任务,2021年上半年之前完成主体任务,2022年底全面完成。 2004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探索,国企改革国有法人股入市、2022年国企改革全面完成,2022年完成之后就要开始提升国有资产估值了! 政策都提前做了哪些工作呢? 1、2022-05-27,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 2、2022年11月21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2022年金融街论坛年会演讲是说到:“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促进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更好发挥,国有上市公司要”练好内功“。 演讲时强调:制定实施新一轮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把握好不同类型上市公司的估值逻辑,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 3、在12.2号,上交所制定新一轮《推动提高沪市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计划》和《中央企业综合服务三年行动计划》。其中重点提到了“推动央企估值回归合理水平”。 现在国家把炒作方向都给你指出来了,你做不做! A股上市的央企有400多只,怎么选择呢? 1、央企基本都是细分行业龙头,从财务指标选那些过去几年营收稳定、估值低、现金流好以及股息高的股票。这种股票你只要满意股息就行。 2、对一些估值不低,但是行业非常好的要高看一眼,比如质检类;或者公司本身有特有技术,特别护城河这种公司也要重点关注。 2005年的改革落地催生了一波波澜壮阔的大牛市;现在A股也很多年没出现牛市了,可以说正处于牛熊交接的关键时刻。 央企要雄起! 需要央企名单的可以打开同花顺i问财,输入央企搜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