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飞:唯有沸腾的诗心,才能泡开沉睡的古诗

 宝妞 2022-12-04 发布于河南
图片

有一次逛诚品书店,无意中翻到洛夫的《唐诗解构》一书。烟灰的封面、微黄的内页,还有穿插其内的书法与绘画作品,让我一见倾心。

洛夫选择了50首唐诗,将其解构,并重构为现代诗。他在序言中说:“我不是恋旧,更无意复古,而是希望从旧的东西里寻找新的美,发掘所谓'意在言外’的'意’中潜在的诗质。这是对旧体诗的重新诠释和再创造,一种试以现代语言表述方式、全新的意象与节奏,来唤醒、擦亮、激活那曾被摧毁、埋葬的旧传统,并赋予新的艺术生命。”我当即产生了上课灵感,借其上一节“以心契心,以诗解诗”的作文课。

图片

正好有一项大型研讨活动需要录制这节课,我便借初二(2)班来执教。

01

导入

导入环节,我先呈现了一首现代诗:

到岸了

船缓缓驶入午夜的钟声

灰瓦的落月

灰瓦的枫桥

灰瓦的半睡半醒的渔火

灰瓦的愁

钟声

似乎是从唐肃宗那年传来

满江的霜,在寒鸦

晦涩不明的啼声中

染白了码头的客船

染白了梦中低吟的寒山寺

让学生猜猜这首诗是由哪首古诗转化而来。学生一起回答“《枫桥夜泊》”。继而呈现《枫桥夜泊》一诗: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让学生朗读后说说更喜欢现代诗还是古诗,并说说理由。大多数学生更喜欢现代诗,认为结构更自由灵活;也有同学更喜欢古诗,认为结构严谨工整,有韵律之美。

我继而引出课题:“有人说,中国古代诗歌是不可以翻译的,最高明的翻译家也难以将中国古诗的魅力转化为西方诗歌,即便字字落实翻译成现代文也会失去很多美感。古诗里有一些只可意会的美感,不可言传。但我认为,古诗是可以转化为现代诗的。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以心解心,以诗解诗’。”

02

技法习得

下一环节就是帮助学生发现并总结“以诗解诗”的写作技法。

图片

第一组是《枫桥夜泊》的古今版,从中提炼出的转写技法有:“留”(保留原有意象,如“枫桥”“渔火”“钟声”“寒山寺”等),(“留”),想象(想象钟声“似乎是从唐肃宗那年传来”),

“调”(调换顺序,如将原诗的末句改写后调至首句),移就(如“染白了码头的客船”)。

第二组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古今版:

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

樯帆远去

带走了黄鹤楼昨夜的酒意

还有你的柳丝

我的长亭

带走了你孤寒的背影

还有满船的

诗稿和离情

孤帆越行越远,越小

及至

更小

只见一只小小水鸟横江飞去

图片

从第二组诗中,共同提炼出以下转写技法:“加”(添加意象,如“黄鹤楼昨夜的酒意”)、“减”(减去个别意象,如“烟花三月下扬州”),“扩”(强化某个意象,如改后的最后一段即是对原诗末句的强化),分行。

第三组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

在异乡登高

有异样的晕眩属于九月

天很蓝,鞋子上的灰尘随我而起

这时我想起远方的兄弟

想起一盏盏

从风雨中走来的马灯

和大门上被风撕去半边脸的

春联

佳节欢聚,阖家喜乐

可就少了我这杯酒

一盏在异乡摇晃的灯

一株在异乡还没有发芽

便已老去的茱萸

图片

从第三组诗中,共同提炼出的转写技法有:化虚为实(如将原诗中“倍思亲”的“亲”化为“从风雨中走来的马灯”及“春联”,将“少一人”的“一人”化为“一杯酒”、“一盏在异乡摇晃的灯”和“一株在异乡还没有发芽便已老去的茱萸”)。

知识可以“学”得,而技法必须“习”得。技法的掌握不能仅停留于认知的层面,要化为肌肉的记忆必须经由训练。接下来,要求学生从八上教材《唐诗五首》(《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中,任选一首,运用留、扩、加、减、调等手法,将其转化为现代诗。

五分钟后,部分同学已写好,我在巡视后挑选了王睿齐同学的诗作: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王维

朝中烟尘漫天

狂风呼啸

终把我一人

推上行车

戴上官帽

眼中的

只有黄沙

和蓬草

大漠宽广

我不清楚,

狼烟来自何方

是燕然山上

还是家乡

大河宽广

落日明白

彷徨的雁

终将回巢

赞叹声中

我想我的根

早已在大漠深处扎了根

一个繁华的世界

                   ——王睿齐

我请语文课代表寿亦菲同学来评价改诗。她肯定了改诗契合了王维当初出使塞上的背景,“彷徨的雁,终将归巢”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暗示诗人的心情。在我的引导下,她也指出这首改诗最后一段“扎根大漠”的情感与原诗的情感不一致。

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王绩

不知去向的行人

望不见尽头的原野

秋色染黄了树木

秋风吹落了木叶

余晖洒满了高山

让肃杀之情从我心中升起

牵着牛犊的牧人

满载而归的猎马

与我擦肩而过

回头四目相对

只好咽下孤独的愁苦

熟悉的景色

陌生的道路

               ——马书瑜

我请了一位同学来点评,这位同学对结尾“熟悉的景色,陌生的道路”予以充分的肯定,认为写出了王绩隐居后与当地百姓疏离、隔膜的状态。我补充肯定了“烟下孤独的愁苦”一句所运用的移就的手法,表扬了小作者的活学活用。当然,也指出改诗还有完善之处,虽与原诗较为贴近,但翻译较多而创造偏少。

03

修改完善

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是预估到学生第一次改写时,有可能会偏离诗歌的情感,或者诗味不足,因此预先安排了修改完善的写作活动:用心感受诗人的情感,以情驭象,运用想象、移就、化虚为实等手法修改原稿,使其更情契理合、富有诗味。

五分钟修改及小组交流后,我呈现了两位同学的作品。

一是蔡沈妤同学改写的《野望》

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王绩

黄昏已至

夕阳甚好

我在路上

远眺

彷徨

寻不到归宿

我早已还乡

看路人和猎马满载而归

看秋日里肃杀的树木

看余晖笼罩下的山峦

只是

家在何处

天边只剩下一点点红色

云儿飘荡无依

我仍在寻找归途

我高歌

我长啸

是否隐藏在不为人知地方

我的孤独与痛苦

终将时间逝去

我的归宿

在何处

             ——蔡沈妤

二是吴越同学改写的《黄鹤楼》。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

仙人在漆黑的夜

乘鹤远行

留下孤楼

不归

黄鹤不返

亦如白云离我而去

无影无踪

晴天

分明的树

生机的草

大抵是快乐的

还有一丝忧愁

日暮里

一切斑驳

同树

同草

同远方的故乡

掩映在烟波中

迷蒙于记忆里

       ——吴越

这两首改诗应该说整体上体现了今天这节课的写作要求,能做到以情驭象,基本符合原诗的意味,但在改写的创造性及诗味上还可以做得更好。

04

结课

最后,我呈现了课前创作的一首改诗。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

连绵不断的山

连绵不断的水

两岸高峻的山

温柔地拥揽着

那蜿蜒曲折的江水

一轮圆月悄悄潜入江底

处子般滑嫩的肌肤

让夜晚的群山静得无声无息

何时飘起的水雾

润湿了谁的睫毛

立于船头,长夜无语

唯有白衣飘飘

而在一个普通的黎明

一望无垠的平原

托起绚烂的朝霞

猝不及防地闯入他的视野

           ——徐飞

图片

读完后,学生自然称好,我便追问“好在何处?”借机再次巩固本课所学内容。

最后,我告诉同学们课上所用的三组诗均选自台湾诗人洛夫的《唐诗解构》一书。介绍了这本书后,让同学们一起朗读这本书封底的一首小诗。

你问我从哪里来

风里雨里

茅店鸡鸣里,寒窗下的灯火里

从比我还老的岁月里

有时也从浅浅的杯盏里

孩子,别说不认识我

这乡音

就是我守护了一辈子的胎记

                          ——洛夫


今天,我们学习“以心解心,以诗解诗”,并不仅仅是温习、鉴赏已学过的古诗,而更是以现代的眼光赋予古诗以新的生命,当然,这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对传统文化的挖掘与再创造。

唯有以沸腾的诗心,才能泡开沉睡千年的古诗。

图片

徐飞,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文学硕士,中国教育报2014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写作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教育家型教师培养对象,苏州市首届“十佳”班主任,“大夏书系”特约编辑,多本杂志封面人物,苏州中学附属苏州湾学校副总校长。获江苏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文章300余篇,出版《读书,教师的第一修炼》《徐飞的情味作文课》《作文处方:中学生写作36个“怎么办”》《从此爱上写作》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