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毛主席向全军发出号召,要建设现代化革命军队,军衔制的推行也提上了日程。 ![]() 毫无疑问,军衔制对于军队的发展有很大的好处。不仅能够优化军队结构,还能提升军人的使命感与荣誉感。 既然军衔制的好处多多,为什么在1949年之前,解放军没有实行军衔制呢?我们的人民军队最初处在一个极其恶劣的发展环境中,当时部队的条件很差,不仅没有好的装备与武器,连吃顿饱饭都很难。 在这样的特殊时期里,不适合实行军衔制。那时我军实行的是官兵平等制度,不管你是军长还是伙夫,平日的伙食与零用钱都是一样的。 这样的制度实行了很长一段时间,直至抗战初期一直如此。 直到国共两党开始合作,为了能够更好地与国民党进行合作,我军尝试实行军衔制。除了设置军衔之外,红军还改名为八路军。 在尝试阶段,我军先给少数同志授予了军衔,正准备在全军中大范围实行军衔制时,日军突然对我军发起了大范围的围剿扫荡,大量的士兵与百姓被杀害,我军进入紧急战斗状态。 ![]() 这时,全军上下都在抵御外患,根本没时间推行军衔制。1942年,党中央正式宣布,我军暂不设置军衔等级。 好在到了1945年,抗日战争终于结束,我国打赢了。驱逐外患之后,接下来应该致力于我国的各方面发展。 这时,苏联红军联系到了中共中央,希望我军能够派一些军官到东北,协调中苏两国之间的关系,我军自然十分乐意。 为了让我们的军官与苏联军官进行平等的交流与沟通,党中央给派出的几位同志授予军衔。第二年,我军整编队伍,授衔工作在全军中展开了。 没料到,蒋介石带领的国民党突然反悔,撕毁了国共之间的停战协议,直接向中共动手了。不少军官被杀,内战打响了。 国内爆发内战,授衔工作再次不了了之。 建国之后,中央军委着手整编队伍,不仅要优化队伍结构,还要建立系统化的管理制度,军衔制的推行迫在眉睫。 1950年9月,中央军委设立了总干部管理部,负责整个军队的干部管理工作。总干部管理部的部长是罗荣桓,副部长是赖传珠和徐立清。 为了顺利推行军衔制,1955年1月,中央军委就发布了相关指示,对军衔评定的标准与范围做出了详细的规定。 ![]() 徐立清 之后,罗荣桓就亲自主持了数次会议,敲定即将授予上将与中将军衔的人员名单,要授衔的军官有234名。 少将的名单则由赖传珠与徐立清等人负责拟定,如果遇到疑难问题,三个人再聚在一起讨论商定。 评定工作说起来都不简单,做起来更难。负责评定军衔的同志们不仅要做到公平公正,还要及时做好大家的思想工作,尽量让大家都心服口服,没有怨言。 接下来的几个月内,评定人员们不断地对军官进行全方位的考核,再根据军委下发的指示反反复复地对照比较,这才赶在国庆前拿出了初定方案。 事情做完后,赖传珠就拿着拟好的上将名单来到了毛主席面前,毛主席看着赖传珠询问道:“找我什么事,军衔评定结束了吗?” 赖传珠挺直脊背,严肃地回答道:“是的,我拿来了上将的拟定名单,请主席审阅。” 毛主席放下手中的事情,接过了名单一一细看。这份名单上的每个名字,背后都有一段包含着血泪的革命史,主席回想到过去,不禁有些动容。 ![]() 他仔细地看完,脸色却逐渐沉了下来。随后他抬起头,对赖传珠说:“这份名单不够全,我再给你添上一人。” 赖传珠不解地问道:“哪个人?” 主席的回答掷地有声:“李克农!” 赖传珠心下了然,对于李克农的军衔,他们开会讨论了很久,最后决定还是不授予上将军衔。原因是李克农的岗位很特殊,更没有带兵上战场打仗,评上将恐怕难以服众。 赖传珠当下就将这些考虑告知了主席,主席听完却十分感慨,他长叹一口气,说道:“李克农同志评为上将怎么会有人不服,只是你们不太了解李克农的功绩。” 1928年,李克农顺利来到了上海,并成功与上海地下党取得了联系。他来得巧,当时周总理正在全力发展党的情报秘密工作。 为此,中共中央还特意成立了特别任务委员会,由周总理、向忠发以及顾顺章组成,直接领导着中央特科。 中央特科内部又分为总务科、情报科、行动科以及交通科。当时,陈赓大将就是情报科的负责人。 ![]() 当时,中共中央下达命令,希望派遣几位优秀的同志打入国民党内部,进行情报侦察工作。李克农就是在这时开始了自己的秘密工作,后来发展成了潜伏在敌方阵营的特工。 执行任务前,钱壮飞与胡底也进入了中央特科,与李克农相识了。钱壮飞掌握的情报比较多,在三人聊天时,钱壮飞提到了国民党特务组织。 钱壮飞说,国民党特务组织最近也在不断吸纳新人,表面上是上海无线电管理局在招聘新的广播新闻编辑,实际上是在培养新业特务,扩大特务组织。 李克农听完后想从这里下手,他先把这个重要消息上报,很快就得到了周总理的批准。 李克农很自然地打入了敌人内部,他为人精明,行事干练,受到了徐恩曾的青睐。徐恩曾调查了李克农的家世背景与过往经历,认为李克农没有问题,于是开始提拔李克农。 很快,李克农就成为了特务股的股长,手下掌管着遍布全国的无线电报务员。显然李克农的官职虽小,手中的实权却很大。 ![]() 就在李克农的秘密工作进展顺利时,一则新闻传来,让李克农陷入黑暗。中共特科的一位负责人顾顺章被国民党逮捕了,这顾顺章是个软骨头,很容易就背叛了我方,加入了国民党中统组织。 顾顺章的背叛对共产党人无疑是一记重击,因为他的脑子里有太多有关中共中央的秘密。很快,身处武汉的十几位共产党人被杀。 这只是顾顺章供出的一小部分,他不敢把秘密全部说完,免得失去价值被杀。为了向蒋介石示好,顾顺章供出了上海中共中央的秘密地址,还说出了中央特科的相关情况。 负责审讯顾顺章的军官在得到消息后,就火速将消息写成密电,发给了蒋介石、陈立夫以及徐恩曾。 好在当时徐恩曾不在办公室,留在办公室的人是钱壮飞。看着一封封绝密电报传来,钱壮飞眼皮直跳,直觉告诉他,绝对有大事发生了。 钱壮飞赶紧找到从徐恩曾那儿弄来的密码本,一个人将密电翻译了出来。结果让钱壮飞倒吸了一口凉气,顾顺章居然叛变了,上海中共中央有危险! 钱壮飞稳住心神,他先将电报内容记下,又将密电恢复了原样。随后钱壮飞找来了自己的女婿,让女婿带着这份重要情报连夜赶到了上海,找到了李克农。 ![]() 李克农得知事情重大,对着钱壮飞的女婿叮嘱了几句后,赶紧带着情报找到陈赓,二人将此事告知了周总理。 周总理知道兹事体大,马上就做出了决断。很快,上海中共中央、江苏省委机关以及中共国际都换了新地址,这才避免了一场大灾难。 一旦被对方的得逞,中共面临的损失会十分惨重,连周总理都恐怕要折在这场灾难里。 一场灾难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消失了,知道内情的人自然会记住李克农与钱壮飞等人的功绩,不知道的人自然是不了解的。 这件事说完,毛主席万分感慨地说:“李克农等同志是有大功的,如果没有他们,那么如今中央的许多同志,包括恩来,都已经不在了。” ![]() 赖传珠不断地点头,明白了主席的良苦用心。 1955年9月27日,主席亲自将上将军衔授予了李克农将军。1962年,李克农去世,葬礼上,周总理看着他的遗照,忍不住落下泪来。 李克农将军为了党,为了人民,甘愿承担骂名,抛开生死,潜伏在黑暗中。这样的人不该被大家忘怀,而应该被铭记,他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