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体格检查
本期专家 田攀文 教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肺癌中心 医疗组长
01 复查多久做一次? 肺癌的复发转移是肺癌术后相关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术后复发率约为20%[2]。由此可见,术后定期监测、复查尤为重要,带来的益处不仅在于可以提前干预并发症,也有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肺癌复发转移以及第二原发肿瘤,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改善预后[3]。 肺癌患者应多久做一次复查呢?根据最新的《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原发性肺癌诊疗指南》的随访要求,对于无临床症状或症状稳定的患者来说: 1.I-II期和可手术切除IIIA期非小细胞肺癌R0(无残存瘤)切除术后或SBRT(立体定向体部放疗)治疗后的患者要这样复查:
检查项目:除常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外,应进行胸部CT平扫、腹部CT或B超。 2.不可手术切除IIIA期、IIIB期和IIIC期非小细胞肺癌放化疗结束后的患者:
检查项目:除常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外,应进行胸腹部(包括肾上腺)增强CT。 3.IV期非小细胞肺癌全身治疗结束后的患者:每6~8周随访1次。 检查项目:除常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外,建议每8-12周复查1次,包括常规胸腹部(包括肾上腺)增强CT,合并有脑、骨转移者,需复查脑MRI和骨扫描。 如果自觉体感不适、原有症状加重或拥有新发不适症状,如:明显的疼痛;颈下三角区及腋窝等部位出现淋巴结肿大(可以摸到的肿块);出血(呕血、痰中带血)。患者应该立即就医随访。 并且,针对吸烟者指南明确指出,对于I-III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确诊肺癌后继续吸烟,会显著增加患者的死亡和复发风险,还能增加第二原发肺癌的风险。所以,吸烟的患者一定要戒烟。 02 复查前的准备 患者在复查前一日要准备好自己的各项材料和证件:病历单、检查报告、医保卡、身份证;并在每次复查后,所有报告资料都要复制留底,便于今后比对和使用。 复查前一日要饮食清淡,晚上10点之后就不要再吃任何东西了,为避免复查当天出现低血糖,患者可以准备好小零食,在检查后食用。 复查当日建议大家穿着宽松的着装和舒适的鞋履,尽量不要穿连体衣裤或者过于紧身的衣物,避免在影像学检查或者验血等检查时穿脱不便。 03 复查时要做哪些检查? 1.体格检查 针对人群:所有复查患者 目的:主要通过视、触、叩、听来了解患者初步的身体健康状况,比如通过触诊可以了解淋巴结肿大情况,判断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通过触诊、叩诊可以查看患者腹部是否存在腹水;通过听诊可以听出患者是否存在异常呼吸音等等,是医生对患者整体情况进行初步了解的手段。 2.吸烟情况评估 针对人群:所有复查患者 目的:了解患者戒烟情况,鼓励患者戒烟。 3.三大常规 针对人群:所有复查患者 目的:三大常规即是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通过三大常规,可以判断患者肝肾功能状况,评估患者是否存在营养不良、贫血、消化系统异常等问题。 图片来源:摄图网 4.肿瘤标志物 针对人群:所有复查患者 目的:肿瘤标志物是肿瘤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恶性肿瘤细胞合成、释放,或由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产生。肿瘤标志物可以早期监测肿瘤的发生、发展,对于疗效评估,预后监测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判断肿瘤是否存在复发和转移的重要指标。肺癌相关的血清肿瘤标志物通常包括:CYFRA 21-1、CEA、SCC、NSE、pro-GRP等。 5.胸部CT平扫、上腹部CT或B超 针对人群:I~II期和可手术切除IIIA期非小细胞肺癌R0(无残存瘤)切除术后或SBRT(立体定向体部放疗)治疗后的患者 目的:通过胸部CT平扫,可以了解患者肺部是否具有新发病灶,或者其他炎症、胸腔积液等,了解患者的肺门、纵隔淋巴结情况;上腹部CT或B超则可以发现肝脏、腹腔淋巴转移状况,这些都是为了判断是否存在肺癌复发和转移的情况。 6.胸腹部(包括肾上腺)增强CT 针对人群:不可手术切除IIIA期、IIIB期和IIIC期非小细胞肺癌放、化疗结束后的患者;IV期非小细胞肺癌全身治疗结束后的患者 目的:增强CT对比CT平扫,需要静脉注射造影剂,能够观察到病灶的血流情况,提高病灶的检出率,更好地了解肺癌是否发生复发、转移。 7.脑MRI(脑核磁共振) 针对人群:IV期非小细胞肺癌全身治疗结束后的患者;伴有头痛等脑转移相关临床症状的患者 目的:脑部MRI可以判断是否出现脑转移,对于合并脑转移的肺癌患者需进行颅脑CT或者磁共振检查。如果患者出现持续性头痛、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等疑似脑转移症状的临床表现,一定要进行此检查。 8.骨扫描 针对人群:IV期非小细胞肺癌全身治疗结束后的患者;伴有骨痛等骨转移相关临床症状的患者 目的:对于合并骨转移的患者,需要复查骨扫描,了解全身骨骼情况。对于存在骨痛的患者来说,骨扫描可早期发现是否存在肺癌骨转移。 04 复查后的沟通 在复查后,还有最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就是和医生沟通自己的复查结果。 有的患者不会提问,只是听医生怎么说,回家之后才想起这也不清楚,那也没弄懂,自己又看不懂检查报告。患者可以参考以下问题,与医生沟通,了解自己的病情和后续的治疗方案。
最后提醒大家,复查后的资料一定要保存好,建议患者自己建一个档案,将检查资料按时间排放好。遇到异常的结果,就记录下来。如:肿瘤标记物的数值,开始很高,手术后又降低了等等;这样在有问题时,可以最快地找到早期数据,便于医生参考。 总而言之,肺癌患者一定要重视复查,做好复查,做到及时定期地复查;复查后也要沟通清楚自己的结果,心中有数;并保留好复查资料,让接下来的治疗事半功倍。 专家简介 田攀文 教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肺癌中心 医疗组长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临床精准医疗委员会青年委员 四川省抗癌协会肿瘤呼吸病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四川省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 四川省医学会呼吸专委会肺癌学组副组长 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四川省科技厅重点项目等 喜欢的觅友就来“关注”公众号吧 星光不负赶路人,祝大家抗癌成功 👇 肺癌 相关好文 参考文献 内容制作 责任编辑:觅健科普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