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担心癌细胞复发转移?肺癌专家教你把它扼杀在萌芽期!

 肺癌康复圈 2022-12-04 发布于安徽

本期专家

田攀文 教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肺癌中心  医疗组长

一位患者家属在接受觅健科普君采访时曾提到,自己的妻子(患者)在切除肿瘤后,一直按照医生的叮嘱,每三个月去做一次复查,平安无事的度过了两年,于是夫妻俩渐渐放下警惕心,慢慢地疏忽了复查。几年后,妻子有一天胸口钝痛,体力不支且喘不上气,检查后,发现竟是癌症复发并已经出现转移了。两人顿时无比懊恼,后悔自己没有坚持做复查

这种情况在癌症患者中时有发生,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复查的重要性。由于恶性肿瘤具有复发与转移的特性,即使是早期肺癌,术后也有可能出现复发转移的风险,对于仅接受了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在5年内出现复发或转移的患者超过50%,从而导致治疗失败[1]

因此,患者在治疗后需要定期的复查,随时追踪,把复发、转移的苗头掐灭。复查可以帮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进展,医生也可以通过复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存期。

不过,很多患者对于复查还是充满疑问:
  • 多久复查一次?
  • 需要做哪些检查呢?
  • 复查之后等结果就行了吗?
  • 有些患友也在问:做哪些检查才能知道自己有没有复发转移?去复查前要做什么准备?

今天,我们邀请到了田攀文教授,来和大家聊一聊复查那些事,让患者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做好复查。

  01  

复查多久做一次?

肺癌的复发转移是肺癌术后相关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术后复发率约为20%[2]。由此可见,术后定期监测、复查尤为重要,带来的益处不仅在于可以提前干预并发症,也有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肺癌复发转移以及第二原发肿瘤,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改善预后[3]

肺癌患者应多久做一次复查呢?根据最新的《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原发性肺癌诊疗指南》的随访要求,对于无临床症状或症状稳定的患者来说:

1.I-II期和可手术切除IIIA期非小细胞肺癌R0(无残存瘤)切除术后或SBRT(立体定向体部放疗)治疗后的患者要这样复查:

  • 前2年,每6个月随访1次

  • 3~5年,每1年随访1次

  • 5年以上,每1年随访1次

检查项目:除常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外,应进行胸部CT平扫、腹部CT或B超。

2.不可手术切除IIIA期、IIIB期和IIIC期非小细胞肺癌放化疗结束后的患者:

  • 前3年,每3~6个月随访1次

  • 4~5年,每6个月随访1次

  • 5年后,每1年随访1次

检查项目:除常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外,应进行胸腹部(包括肾上腺)增强CT。

3.IV期非小细胞肺癌全身治疗结束后的患者:每6~8周随访1次。

检查项目:除常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外,建议每8-12周复查1次,包括常规胸腹部(包括肾上腺)增强CT,合并有脑、骨转移者,需复查脑MRI和骨扫描。

如果自觉体感不适、原有症状加重或拥有新发不适症状,如:明显的疼痛;颈下三角区及腋窝等部位出现淋巴结肿大(可以摸到的肿块);出血(呕血、痰中带血)。患者应该立即就医随访。

并且,针对吸烟者指南明确指出,对于I-III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确诊肺癌后继续吸烟,会显著增加患者的死亡和复发风险,还能增加第二原发肺癌的风险。所以,吸烟的患者一定要戒烟。

  02  

复查前的准备

患者在复查前一日要准备好自己的各项材料和证件:病历单、检查报告、医保卡、身份证;并在每次复查后,所有报告资料都要复制留底,便于今后比对和使用。

复查前一日要饮食清淡,晚上10点之后就不要再吃任何东西了,为避免复查当天出现低血糖,患者可以准备好小零食,在检查后食用。

复查当日建议大家穿着宽松的着装和舒适的鞋履,尽量不要穿连体衣裤或者过于紧身的衣物,避免在影像学检查或者验血等检查时穿脱不便。

  03  

复查时要做哪些检查?

1.体格检查


针对人群:所有复查患者

目的:主要通过视、触、叩、听来了解患者初步的身体健康状况,比如通过触诊可以了解淋巴结肿大情况,判断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通过触诊、叩诊可以查看患者腹部是否存在腹水;通过听诊可以听出患者是否存在异常呼吸音等等,是医生对患者整体情况进行初步了解的手段。

2.吸烟情况评估


针对人群:所有复查患者

目的:了解患者戒烟情况,鼓励患者戒烟。

3.三大常规


针对人群:所有复查患者

目的:三大常规即是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通过三大常规,可以判断患者肝肾功能状况,评估患者是否存在营养不良、贫血、消化系统异常等问题。

图片来源:摄图网

4.肿瘤标志物


针对人群:所有复查患者

目的:肿瘤标志物是肿瘤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恶性肿瘤细胞合成、释放,或由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产生。肿瘤标志物可以早期监测肿瘤的发生、发展,对于疗效评估,预后监测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判断肿瘤是否存在复发和转移的重要指标。肺癌相关的血清肿瘤标志物通常包括:CYFRA 21-1、CEA、SCC、NSE、pro-GRP等。

5.胸部CT平扫、上腹部CT或B超


针对人群:I~II期和可手术切除IIIA期非小细胞肺癌R0(无残存瘤)切除术后或SBRT(立体定向体部放疗)治疗后的患者

目的:通过胸部CT平扫,可以了解患者肺部是否具有新发病灶,或者其他炎症、胸腔积液等,了解患者的肺门、纵隔淋巴结情况;上腹部CT或B超则可以发现肝脏、腹腔淋巴转移状况,这些都是为了判断是否存在肺癌复发和转移的情况。

6.胸腹部(包括肾上腺)增强CT


针对人群:不可手术切除IIIA期、IIIB期和IIIC期非小细胞肺癌放、化疗结束后的患者;IV期非小细胞肺癌全身治疗结束后的患者

目的:增强CT对比CT平扫,需要静脉注射造影剂,能够观察到病灶的血流情况,提高病灶的检出率,更好地了解肺癌是否发生复发、转移。

7.脑MRI(脑核磁共振)


针对人群:IV期非小细胞肺癌全身治疗结束后的患者;伴有头痛等脑转移相关临床症状的患者

目的:脑部MRI可以判断是否出现脑转移,对于合并脑转移的肺癌患者需进行颅脑CT或者磁共振检查。如果患者出现持续性头痛、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等疑似脑转移症状的临床表现,一定要进行此检查。

8.骨扫描


针对人群:IV期非小细胞肺癌全身治疗结束后的患者;伴有骨痛等骨转移相关临床症状的患者

目的:对于合并骨转移的患者,需要复查骨扫描,了解全身骨骼情况。对于存在骨痛的患者来说,骨扫描可早期发现是否存在肺癌骨转移。

  04  

复查后的沟通

在复查后,还有最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就是和医生沟通自己的复查结果。

有的患者不会提问,只是听医生怎么说,回家之后才想起这也不清楚,那也没弄懂,自己又看不懂检查报告。患者可以参考以下问题,与医生沟通,了解自己的病情和后续的治疗方案。

  • 与上次的检查相比,这次复查结果如何?

  • 治疗起效果了吗?我的病情有什么变化?

  • 根据这次复查结果,我的治疗方案需要调整吗?

  • 是否还需要做其他的检查,进一步确认?

  • 根据这次复查结果,我的生活方式需要调整吗?

最后提醒大家,复查后的资料一定要保存好,建议患者自己建一个档案,将检查资料按时间排放好。遇到异常的结果,就记录下来。如:肿瘤标记物的数值,开始很高,手术后又降低了等等;这样在有问题时,可以最快地找到早期数据,便于医生参考。

总而言之,肺癌患者一定要重视复查,做好复查,做到及时定期地复查;复查后也要沟通清楚自己的结果,心中有数;并保留好复查资料,让接下来的治疗事半功倍。

专家简介

田攀文  教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肺癌中心  医疗组长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临床精准医疗委员会青年委员

四川省抗癌协会肿瘤呼吸病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四川省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

四川省医学会呼吸专委会肺癌学组副组长

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四川省科技厅重点项目等

喜欢的觅友就来“关注”公众号

星光不负赶路人,祝大家抗癌成功

👇

肺癌

相关好文

10个肺癌患者最关心的问题,专家为你解答

骨转移、脑转移也有救!69岁妈妈晚期肺癌闯过5年生存期了!

中药界不能说的抗癌秘密,4位专家告诉你

参考文献

[1]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 早期肺癌围术期治疗专家共识[J]. 循证医学 2019年19卷4期, 193-199页, ISTIC CSCD, 2019: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2]周来燕,卢铀.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复发的预测因子.临床肿瘤学杂志,2020,25(7):650-655.2

[3]刘伦旭,高树庚,何建行,等.非小细胞肺癌术后随访中国胸外科专家共识.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21,28(1):4-10

[4]《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原发性肺癌诊疗指南2022》

内容制作


责任编辑:觅健科普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