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虎皮蛋糕”事件引全网热议:那些从小被教育吃苦的孩子,真的过得好吗?

 阿呆爸育儿 2022-12-04 发布于安徽

这是阿呆爸第683篇原创

阿呆爸育儿特约作者:及人


你被“穷养”过吗?

我们这一代青年人,成长于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大多都经历过“穷养”的童年。

那时的穷养与其说是一种教育手段,不如说是迫于现状不得不为之的励志法门。

但让阿呆爸吃惊的是,在物质生活逐渐富足的当下,“穷养”竟愈渐成为不少家长竭力追求的“教育圣经”,逐渐失却本来面貌。

前段时间,一个20多岁的女孩因为一块虎皮蛋糕跟妈妈闹翻了。

莹(化名)向闺蜜哭诉,她很想去超市买一块虎皮蛋糕吃,但被妈妈拒绝了。

16块钱一斤的蛋糕,小莹就想买半斤解解馋,可在家软磨硬泡、百般央求了一周,妈妈都不为所动。

妈妈强硬的拒绝姿态,一下子把她心里藏了很多年的委屈都激了出来。

小莹家境很好,但从小就被妈妈教育钱要省着花。

妈妈穷养教育“成效显著”,如今已经20多岁的小莹,买东西束手束脚,即便自己付得起,也对品质好点的敬而远之,下意识选最便宜的。

19岁往后,她连生日都不过了,觉得特地买蛋糕庆祝太浪费。

而如此“懂事”的她,却仍连一个并不过分的小小要求都不能被满足。

这件事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以后,引起一片共鸣,评论区许多人都心塞地表示,自己也有类似的经历。

看到这些,阿呆爸不禁想问:被鼓吹多年的苦难教育,究竟意义何在?

01.

“吃得苦中苦”

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听过这句老话: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父母深知,溺爱、娇惯会毁了孩子,而吃苦,则能让孩子磨练出更坚毅的品质,毕竟,“梅花香自苦寒来”嘛。

但吃苦,真的能让孩子变好吗?

2006年,综艺《变形记》横空出世,“穷孩子”与“富孩子”交换命运的故事,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

在节目中,那些出身于城市家庭的孩子身上有个“通病”——叛逆。

而在他们的家长看来,孩子之所以反骨难驯,就是好生活惯出的毛病,送到穷乡僻壤去吃一遭人间疾苦,一定能脱胎换骨。

肩负这样的期待,富家子女们被送入乡村,少年易虎臣就是其中一员。

易虎臣从小被父母宠大,进入青春期后,他逃课、打架、挥霍攀比成性,一身坏习气,是全校知名的问题学生。

骄纵叛逆的前科,让节目组都捏一把冷汗。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被送往农村后,易虎臣却表现得极好。

他没有因为条件恶劣而表现出不满,反而积极主动地做起上山下地、打扫猪圈这些农活儿。

交换结束后,易虎臣回到城市的家中,没有再开口向父亲讨要手机,甚至在学校也收敛了脾气。

看到这样的结果,观众一致表示欣慰,认为他绝对是变形最成功的孩子。

但后来的一切,却并不如人所愿。

他15岁便以创业为借口离开学校,开网店、做公益,后来又要勇闯娱乐圈。

但看起来越走越顺的他,却在2019年被法院曝光为“失信人”,人们这才知道,他曾卷走粉丝30万元,欠债不还。

人设崩塌后,他“变形”的真相也公之于众。

原来,当年节目结束后,易虎臣回到学校不久就因为旷课、打架被开除。劣根未净是他,后来又过早卷入名利场,彻底走了歪路。

和易虎臣一样经历起落的变形少年还有很多,吸毒被抓的李耐阅、感情风波不断的韩安冉——

这些孩子,没有一个因为短时间高强度的吃苦而变好,苦难甚至成为他们放纵自我的催化剂。

看到这些,你还觉得吃苦教育能成就人生吗?

02.

 被“贫穷”绑架的孩子

《变形记》的孩子们之所以走了极端,本质上是因为家长用“极致吃苦”的方法妄图改造孩子,既没给孩子适应的机会,也从没察觉过孩子坏习惯的真正成因,这才使得孩子加速坠落深渊。

现阶段很多家长为了避免这种局面,都选择从小穷养娃,给孩子培养一种习惯“吃苦”的心态。

这种心态有个可怕的底层逻辑:因为穷,因为匮乏,所以你配不上更好的。

和“虎皮蛋糕”女孩相似,《奇葩说》节目中,辩手席瑞曾提及自己的原生家庭。

他跟着单亲妈妈长大,从小到大都被亲戚朋友反复耳提面命:“你妈妈养你不容易。”

家里困难,是根植于他心中的窘迫感的来源。

小时候逛超市的时候,他习惯低头看地板,因为害怕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却不得不放弃。

有一回,他不期然看到了一个橘子罐头,心里实在很想要,于是没忍住伸手摸了一下。

他的动作被一同逛超市的姥姥看到了,姥姥犹豫再三,还是买下了那个罐头。

但在回去的路上,姥姥告诉席瑞,这个罐头的钱,够我们家吃一顿饭了。

就这样,那个7.9的价格被席瑞永远记在心里,他说,那晚吃到的罐头,是苦的。

在这种环境中长大,席瑞过早地学会了“懂事”,也养成了很多苛待自己的习惯,生病只要不严重,连医院都不敢去。

在面对他人释放的善意,命运对他的奖赏时,他第一时间都不觉得欣慰,而是感到“我不配”。

其实很多家庭里,父母挂在嘴边的“咱家什么条件啊”、“砸锅卖铁供你读书”这种话,会成为孩子心头的重压,让孩子每次想伸手够一够更好的东西时,都被巨大的愧疚劝退。

有网友一针见血地评论这种心理:这不是吃苦,是习惯了受穷。

可是,我们做家长的付出了一切,难道不是希望孩子能有机会去创造和享受更好的人生吗?

所谓的吃苦教育,只会把孩子捆绑在卑微和局促之中,那会导致比贫穷可怕一万倍的恶果:孩子因为陷入贫穷思维,放弃值得追求的无限可能。

余华曾说,苦难不值得追求,磨炼意志是因为苦难无法躲开。

以为然,我们的教育,是为了让他们在爱和陪伴中形成健康健全的人格,而非为了所谓的“试炼”,让孩子在苦难中挣扎。

03.

有些苦,没必要吃

事实上,“穷养”这一概念是被当代很多行为曲解了。

在这里,我们可以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几个概念,来帮助大家纠正误区。

首先,区分挫折教育与苦难教育。

教育学中,挫折教育指的是通过让孩子的教育过程中遭受挫折,激发潜能,以增强抗挫能力。

这与“苦难教育”的“为了吃苦而吃苦”完全不同,挫折教育的目的在于教会孩子如何应对逆境,又如何面对顺境。

正如犹太作家弗兰克尔说:“苦难本身毫无意义,是我们自身对苦难的反应赋予其意义。”

很多时候,命运之手翻云覆雨劲浪迭起,孩子总有要独自面对的那一天。

那时的“苦难”,是孩子不得不直面并咬牙撑过的人生难题。

作为家长,我们要做的并不是在命运的考验来临之前,逼迫孩子背负他本不必承受的痛苦,而是给予他们应对一切风浪的勇气与能力。

另一个概念叫做幸存者偏差。

这一概念指的是,当取得信息的渠道仅来自于幸存者时,该信息可能与实际情况有很大出入。

我们之所以有“歌颂苦难”的趋向,是因为看到了那些历经苦难后收获成功人生的“幸存者

但并非所有功成名就都由苦难造就,我们忽略的是,有太多人在熬出头之前,就沉没于苦难之中了。

而对于成功者来说,他们最该感谢的也不是苦难,而是那个竭尽全力的自己。

从这个角度看,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至理名言,放在如今的教育学中无异于悖论。

因为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是“天选之子”,这句话可以是熬出苦难的幸存者勉励后人于绝境中求生的寄语,但不能是父母为了孩子成材而逼迫其吃苦头的理由。

没有人愿意自讨苦吃,希望我们不再歌颂苦难,而是给予孩子幸福快乐的成长。

点个在看,孩子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莫为苦难遮望眼,有朝登顶自为峰。

育儿不慌张,阿呆爸来帮忙,伴你和孩子一起成长。▼


 · 阿呆爸视频推荐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