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块虎皮蛋糕”冲上热搜,苦难教育毒害了多少孩子?

 优家教育 2022-12-28 发布于北京

文丨 优宝

前段时间,一名20岁女孩因为一块虎皮蛋糕跟妈妈闹翻了。 

所有图源:新浪微博、《变形计》、头条新闻女孩想吃虎皮蛋糕,于是央求着妈妈给她买,可妈妈一看16块一斤顿时摇了头。 哪怕女孩提出只买半斤解解馋,还软磨硬泡、百般央求了一周,妈妈依旧不为所动。 这是因为女孩家里穷吗?并不是,相反女孩的家境还颇为富足。 妈妈只是觉得16块一斤太不值了,她不想女儿养成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 可这番强硬的姿态顿时激起了女孩的记忆,一下子把她心里藏了很多年的委屈都释放了出来。 

很多家长是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里长大的,觉得苦难造就了他们勤俭、节约、会吃苦的好品质。 但正如王小波所说:“人是一种会骗自己的动物,我们吃了很多无益的苦,虚掷了不少年华,所以有人就想说,这种经历是崇高的。”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2006年,综艺《变形计》横空出世,“穷孩子”与“富孩子”交换命运的故事,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 在节目中,那些出身于城市家庭的孩子身上有个“通病”——叛逆。 而在他们的家长看来,孩子之所以反骨难驯,就是好生活惯出的毛病,送到穷乡僻壤去吃一遭人间疾苦,一定能脱胎换骨。 肩负这样的期待,富家子女们被送入乡村,少年易虎臣就是其中一员。 

而通过在农村的“苦难教育”,他的效果竟然出奇的好。 不但一改叛逆骄纵的前科,还主动帮农村父母上山下地,甚至是打扫猪圈这样的脏活也毫无怨言。 而回到城市后,易虎臣就像变了一个人,不再和父母顶嘴,在学校也收敛起了脾气。 

许多人都说,《变形计》里的剧情都是安排好的,是假的。 诚然,为了达到教育大众的目的,节目组为每个孩子那排好了大家喜闻乐见的结局。 但脱离了灯光、舞台,不论是穷孩子还是富孩子,他们长大后的表现往往与节目中大相径庭。 易虎臣成为老赖、失信被执行人,他卷走了粉丝30万元,还欠债不还,而当年参加节目的真相也被公之于众。 

原来当年录完节目后,易虎臣回到学校不久就因为旷课、打架被开除。 15岁时,他靠着在节目中积攒起来的曝光度开始开网店、闯娱乐圈。 心性未定,又过早卷入了名利场,让易虎臣彻底走了歪路。 而那些参加过《变形计》的富孩子,像他一样的人还有很多,苦难并没有真正改变他们,反而成为了他们放纵自己的催化剂。 家长们总是喜欢鼓吹“苦难教育”,但其实很多痛苦根本毫无意义,还会给孩子留下深远的阴影。 究其原因,他们其实并不是在让孩子“吃苦”,他们只是在让孩子“受穷”。 

父母既没给孩子适应的机会,也从没察觉过孩子坏习惯的真正成因,这才使得孩子加速坠入深渊。 受穷并不能培养出孩子习惯“吃苦”的心态,且还有个可怕的底层逻辑:因为穷,因为匮乏,所以你配不上更好的。 在这种心态下,人通常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极端反抗,要么自卑妥协。 “一块虎皮蛋糕”里的女孩选择了后者,于是在日常生活中,买东西变得束手束脚,即便自己付得起,也对品质好点的敬而远之,下意识选最便宜的。 而易虎臣选择了前者,过早融入社会,只为了用金钱来证明自己配得上。 可赚钱所需的心性、经验、眼界、能力这些他全都不具备,于是为了成功他只能选择不择手段。 

真正的苦难教育“苦”在哪里?知乎上有个问题【儿子每天坐两个多小时公交车上下学,我想让他吃点苦作为宝贵的锻炼。怎么样才能让他理解我良苦用心呢?】 

他就是那种典型的信奉苦难教育的家长,而根源还是源自他在农村的成长经历。 所以在他看来,这点距离根本不算远,连这点距离都抱怨,儿子以后还能有什么出息? 可评论区里点赞最高的一个回答,却一针见血地戳中了他的问题所在。 

有些“苦”吃来毫无意义,家长以为每天4个小时的上学路程能磨炼孩子的心性,让他内心变得坚强。 可真等到他需要面对每天4个小时的上班路程时,孩子真的能因为那段童年的苦难而变得毫无怨言吗? 或许他只会抱怨自己没有能力找到更好的工作。 这种“苦”并不会对一个人的成长起到任何作用,苦难就是苦难,不会变成资本。 真正有价值的“苦”,是一个人为了达成目标,不惜排除万难、熬住寂寞,自发地甘愿忍受的“苦”,这也是我们常说的目标感。 

优家教育创始人吴臻老师曾举过一个例子: 哈佛有一半的学生家庭非常富有,他们的父母年收入在350万以上,只有大概14%的学生来自底层家庭。 这些富人家的孩子能够上名校的秘密不是因为有钱,而是因为目标感。 普通家庭的孩子对未来的规划往往不够清晰,他们在寻找“人生目标”这件事上浪费了太多时间。 明显可以看出区别的是,当大一开学时,面对新的环境。普通家庭的孩子很多都不知道该干些什么。 有的参加了很多社团活动,想要去拓展交际圈,结果到头来发现什么用都没有。 有的孩子什么都不做,用现在流行的词说就是躺平,甚至摆烂,他们的能力不但得不到任何提升,很多人还因为逃课、玩游戏而荒废学业。 而富人家的孩子不会盲目地去做一些事情,他们做的事情也都会对自己有帮助。 与此同时,普通家庭的孩子则还在犹豫我做的对不对,犹豫要不要交更多的朋友;还在思考要花多少时间在兴趣爱好上面,要花多少时间在学习上面。 而富人家的孩子已经在用这些时间持续提升能力了,他们从小养成的强大自信,以及父母对他们的指导,让他们不会在如何做选择上浪费时间。 所以说,孩子能够拥有目标感的基础,是父母从小培养起孩子的自信,而真正的自信源自对这个世界和自我能力的认知,不是自我膨胀。 

比起苦难,我们更该给孩子幸福“爸爸妈妈,我考试没考好,我对不起你们,我已经走了,不要找我……” 这是四川一名12岁的女孩留给父母最后的话。 

考得好,我就是好孩子,考不过别的孩子,我就是一无是处的“垃圾”。 中国的孩子从某种程度上生活在一个竞争的,有功利性的,甚至攀比的一个文化环境里。 孩子大量的时间都被竞争、考试、作业、功课占领,被一个个僵硬的机械化的指标衡量。 一周7×24小时被各种课塞满几乎成了许多孩子的现状,还有很多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约不到玩伴一起玩耍了。 他们失去了个人成长空间,没有需要自己奋斗的地方,用了20多年上学,结果却是既找不到自己的价值,也不知道该干点什么? 孩子被各种辅导班裹挟,家长被社会压力裹挟,在大环境的影响下,孩子变成了学习工具,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分数而考试。 曾经那个有温度的孩子消失了。 

靠童年吃苦赢在起跑线上,却没有换来明天的幸福,反而让家长平添焦虑,让孩子徒增厌烦。 童年不该成为“幸福”的牺牲品,童年不是为了成年做准备,也不是成年的“垫脚石”。 童年有它自己的价值,也应该有它的幸福。 而这种幸福感除了需要父母的爱,还需要为孩子提供适宜成长空间、环境,让孩子自己创造。 《活着》中有一段话:“永远不要相信苦难是值得的。苦难就是苦难,苦难不会带来成功。 苦难不值得追求,磨炼意志是因为苦难无法躲避开。” 那些苦难的故事也不值得被歌颂,真正值得歌颂的,是那个敢于走出苦难的自己。 愿每个孩子都可以得到善意的对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