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主动为“叛逆期”的孩子关门

 幸福萌爸 2022-12-04 发布于江苏

      现代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最害怕和讨厌的就是孩子进入“青春叛逆期”,因为他们觉得“叛逆期”的孩子最难搞定。

        其实,在中国古代就没有“叛逆期”这一说法,也很少有“叛逆期”现象,为什么呢?

      中国古代的孩子不是不叛逆,只是在当时的社会氛围和教育环境下,孩子是不允许叛逆的。中国文化有几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其中之一就是家文化,家文化强调内外有别、尊卑有序,父慈子孝是基本要求,特别后来封建礼教的“三纲五常”更是让孩子绝对臣服父母。

       臣是什么意思?臣字的甲骨文是一个竖着的眼睛。人低头的时候眼睛是竖着的,所以臣的意思是表示俯身屈从。孩子要臣服父母,就是俯身屈从,又如何会出现像当今的孩子对父母大吼大叫甚至动手动脚的现象呢?

      当然,古代对孩子有要求,不是说对父母没有要求。父母要孩子孝顺和臣服,自己就要慈爱。古人说“身教者从,言教者讼”,作为父母必须身教言传,如果只知言教,孩子也会不听话的,就是“讼”。父母以身作则,孩子自然乐意接受父母的言传身教,再加上儒家的修身齐家的品格要求,大人孩子都表现出辜鸿铭所说的中国人独特的温良,所以就没有所谓的“叛逆期”。

       时代发展了,特别是传统的家庭结构已经不复存在,家人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有人说古代中国家庭人口结构是“269”,是一个正金字塔,而现在是“421”,是倒金字塔,所以关注的焦点发生了颠倒。

      古代一对夫妻2个人,生了3个儿子,娶了3个媳妇,第二代就6个人了。每个儿媳再生3个儿子,于是第三代就有9个人了。这样的正金字塔的焦点在顶点,是老人。但现在的倒金字塔的顶点颠倒到下方了,6个成人关注一个孩子,事事以孩子为中心,孩子自然会以自我为中心,也就顺理成章地由着性子和父母顶牛了,于是就出现了所谓的“青春叛逆期”。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到青春期就“叛逆”了呢?有人说这完全是一个伪命题,为什么呢?为什么孩子小时候不叛逆呀?因为小的时候对你言听计从,偶尔有反抗,你哄哄骗骗就糊弄过去了。再大点的时候,孩子虽然想反抗,但力量还弱小,被你打打骂骂就顺从过去了。可进入青春期,孩子的身心力量都在增长,但大脑发育还不成熟,所以就不再愿意像小时候那样乖巧顺从了,于是你的权威消失了,你就认为是他叛逆了。 这个角度看,不是孩子叛逆,而是你不愿放下权威,仍想一如既往地维持霸权而已。

      当你意识到这一点后,就会从自己的言行开始改变。与其被“叛逆”的孩子回怼和抗议,不如自己主动放下权威,学会示弱,顺应孩子成长的需求,和孩子和谐相处。如果你不改变的话,孩子就可能躲进自己的小房间里,对你的说教不搭不理。如果你强行让他打开房门,你依靠着自己的强权也许会达到目的,但他在打开物理的房门的时候,可能会关闭精神的心房的大门。关闭房门容易打开,可关闭了心门就难以打开了。

       有时候,孩子关闭房门并不意味着拒父母于千里之外,而是为了有自己的独立空间,仅此而已。父母能够意识到这一点,就不会对孩子关门特别敏感了,他关门就让他关呗,总有打开的时候。有的时候,父母可以出其不意,不等孩子关门的时候,主动为孩子关门,说不定孩子反倒不好意思了。

       我家的大娃现在也开始关门了,为了阻挡妹妹进去吵闹,她甚至把门锁上。看着紧紧锁闭的门,我心中也有一点不悦,但也没有说什么,因为我知道说了她也不会不关门,反倒生出几多口舌,还不如由她去吧,毕竟她的成长需要独立空间。

        等到我需要到她屋子里拿取东西的时候,就敲门让她打开,等我出来的时候,不要她说话,我就顺手将门带上,这样就啥事没有了。

       有时候,小娃非常好奇姐姐在屋里做什么,特别是想钻进去捣乱,于是便到门口敲门,吼着让姐姐开门。我赶紧把她劝走开,让她耐心地等待姐姐自己开门,因为姐姐做完作业或不想安静读书的时候,就会开门让她进去,两人玩耍在一起了。

       孩子渐渐长大,需要成长的独立空间,父母如果能够为他提供独立空间,他就不会为了独立空间而与父母斗争了。当他希望表现自己的强大时,父母甘于示弱,他感到强大了,也就不需要向父母讨要表现强大的机会了。所以,不要等孩子关门,父母可以抢在前面帮孩子关门,走孩子的路,让孩子无路可走。

       父母主动帮“叛逆期”的孩子关门,他便没有了叛逆,而且他的心门永远向父母敞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