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坚持嫡长子继承,为何蒙古人是幼子守灶?清朝解决了继承问题

 华民 2022-12-04 发布于吉林

自从“家天下”统治开始,中原的嫡长子继承制便渐渐成型,到周初定型,规定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在《知否》这部剧中,几个主要角色都在书塾上学的时候,夫子曾让学生们发起了辩论:立嫡长乎?立贤明乎?

这个问题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的规定,非常好回答,有嫡立嫡,无嫡立长。

但问这个问题时所处的背景是,皇后无嫡子,也无长子,只能过继过来一个宗室子。但既然是宗室,论起出身来,归根结底是差不多的,这个时候人们自然会议论谁更加贤能,谁能治理好国家。

嫡长子继承制中的立嫡立长不立贤,很多时候是让人非常困惑的,难道身份比才能还重要吗?都是父亲的儿子,如果嫡子或者长子资质实在不行,更有才干的那个儿子也没有机会吗?

长柏如兰自然是嫡长派,长枫墨兰自然是贤能派,同为嫡子的齐衡和顾廷烨,齐衡坚持嫡长,顾廷烨的态度并不分明,但归根结底也是赞同长幼有序的。

对此,《知否》的这场辩论中,小公爷齐衡的话表明了贤德者的位置:

庶子若有才,辅佐嫡子即可。

明兰最后的总结,则指出了古人制定嫡长子继承制的背后逻辑:贤与不贤易于伪装,难以分辨。可嫡庶长幼便是一目了然,不必争执。庶子若是真贤德,便不会为了一己私欲毁灭家族。反过来说,嫡子掌权,若是能够约束庶子,使其不敢犯上造次,也能永保昌盛。

在古代,尤其是皇室,争执可不只是口头上争个输赢,玄武门之变、九子夺嫡都是血淋淋的教训。

古人有妻妾之分,一般来说妻子是与丈夫门当户对的,身份地位都高于妾室,家族势力也强于妾室。妻子生下的孩子是嫡子,嫡子一出生就享有尊贵的身份以及比其他儿子更多的支持和助力。

如果这个嫡子还是长子的话,接受的教育,经历的事情都比别的儿子更多。在皇室,长子年纪更大,继位后也能避免太后干预政事,外戚专权。因此,嫡长子继承制确实是更有利的继承方式。

更何况,就像齐衡和明兰说的那样,庶子辅佐嫡子即可,若是庶子真的贤德,也不应当在意名位之争。

但是,在中原坚持了几千年的嫡长子继承制,并没有流传到北方的游牧民族。与中原正相反,蒙古人坚持的是“幼子守灶”,也就是由最小的儿子继承父母的财产。

其实“幼子守灶”的传统更古老,从人类经历的还是原始部落的时候,就是幼子守灶。

这是因为原始部落时期,人们的生产力低下,但是人口是在持续上升的。所以,当一个儿子成年了,就会从父母的家里分得一部分财产独立出去,建立自己的小家。

但是当父母年老后,必须有人照顾父母,这时候前边的儿子都已经分家出去了,照顾父母的任务就落在了小儿子肩上。与之对应的,是父母留下的所有的财产,而且这些财产一般也比其他儿子分到得多,这些都留给小儿子,也算作补偿。

这就是幼子守灶,成吉思汗死后,就将他手中的权力交给了最小的儿子托雷。

但是要注意,幼子守灶不意味着幼子继承汗位,只意味着继承父母手中最后的财产,而这部分财产比兄长们的更丰厚。

北方的游牧民族,一向只服勇士,他们不认什么父死子继,只认更勇猛更厉害的人,这就相当于“立贤”。

也因此,每当大汗去世,北方游牧民族都要进行一番王位的争夺,不服的人就带着一堆人出去自立为政,所以北方游牧民族始终没有办法做到真正的大一统。

但纵观历史,嫡长子继承制也不是一点问题都没有,如果嫡长子杀人如麻,或者干脆是个傻子,那多贤能的人也扶不起来。

所以清朝,开始实行秘密立储制,但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立嫡立长,立贤立贵。

清朝虽然秉持着立贤不立长,但是清朝的皇帝都希望能有个嫡子继承皇位。比如乾隆,就对富察皇后的孩子给予厚望,有一个算一个都出现在过正大光明牌匾后边,可惜最后都夭折了。

“贵”指的是皇帝登基后的第一个孩子,被称为“贵子”,在没有嫡子或者长子的情况下,贵子也很有希望继承皇位。

不过秘密立储制,每个皇子都不知道牌匾后的那个人名会不会是自己。觉得没希望的皇子,自然要老老实实的,觉得有希望的,也不敢挑事,自然要好好学习好好表现。皇帝晚年觉得哪个皇子最好,就写上哪个皇子的名字。

这样的制度,最大程度地集中了皇权,相比“嫡长子继承制”和“幼子守灶”,也增加了可操作性,对国家的发展来看,是最有利的。

即便到了现在,人们也总是对长子寄予厚望,又忍不住偏疼幼子。其实只要家庭和睦,没有兄弟阋墙之祸,家业自然会越来越好,毕竟咱们家里都没有皇位要继承,干嘛争来斗去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