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治疗喘证的医案与案例

 中医小白 2022-12-04 发布于山东

【病案举例】

例一:

吴某,男,64岁。

命火式微,气失摄纳,咳喘多年,目前发作尤剧,痰厚无力咯出,暮晡形寒,脉沉而迟,拟方温肾纳气定喘。炒射干6g,淡附片6g,五味子5g,山萸肉10g,白茯苓10g,炙麻黄4g,款冬花10g,法半夏6g,叭杏仁10g,银杏(拍)5枚。2剂。

二诊:喘咳渐退,形寒亦解,面部时有烘热,口渴不饮,脉迟,虚阳仍有上浮之象。上方去麻黄、射干,加肉桂3g,百部6g。4剂。

例二:

张某,男,16岁。

自前年落水后,稍感风寒即哮,喉中呀呷成声,不能平卧,四肢乏力,面色晦滞,脉弦苔白,此寒饮伏在肺中,拟方温肺散饮。炒射干6g,净麻黄3g,光杏仁6g,淡干姜5g,北细辛1.5g,法半夏6g,白芥子3g,白茯苓10g,焦白术10g,陈皮5g,生甘草5g。5剂。

二诊:哮鸣渐平,痰出厚黏,胃纳不佳,原方出入。上方去白芥子、细辛、杏仁,加款冬花10g,皂角子(炙酥)5枚,焦神曲10g。5剂。

例三:

吴某,女,43岁。

肺肾之气不摄,复因痰饮射肺,咳喘交作,不能安枕,痰出稀薄有时难出,盖喘多从咳来,属痰饮者十居八九,拟六君子法加味。炒党参12g,焦白术12g,白茯苓12g,法半夏6g,炙白前6g,陈皮6g,款冬花12g,紫石英12g,巴戟天12g,北五味4g,土楝子12g。1剂。

二诊,昨以六君子加味之法,今夜咳喘未作,安卧通宵。内饮治肾,外饮治脾。炒党参12g,焦白术12g,法半夏12g,白茯苓12g,炙白前6g,紫石英12g,巴戟天12g,北五味6g,土楝子15g,沉香片1g。3剂。

例四:

周某,男,32岁。

哮与喘微有不同,哮者必兼喘,喘可不兼哮,哮者以声响言;喘者以气息言也。哮证在夏季每易发作,愈发愈紧,喉中哮鸣有声,咯痰不爽,因寒邪久伏肺俞,再遇六气所伤,痰涎内壅之故,体虚脉弱,拟温通肺脏兼摄肾真治之。炒党参12g,炒白术12g,白茯苓12g,北五味6g,款冬花12g,蒸百部12g,淡干姜3g,紫石英10g,葶苈子3g,炙甘草4g,皂角子(焙)1枚,大枣5枚。3剂。二诊,略。

三诊,内服六君子汤、射干丸合法,外贴除根哮喘膏,哮喘尚未就退,神疲纳少,再与原法损益。炒党参12g,焦白术12g,白茯苓12g,川贝母12g,法半夏6g,陈皮6g,蒸百部12g,大远志8g,炙前胡10g,白苏子6g,鹅管石4g。3剂。四诊,略。

五诊,哮喘渐退,唯觉胸闷气短,痰薄起沫,苔白脉细,尚有饮邪。嫩射干6g,法半夏6g,蒸百部12g,白茯苓12g,五味子6g,陈皮6g,淡干姜3g,款冬花12g,鹅管石4g,涤饮散(同煎)12g。3剂。

六诊,五诊后,病情逐渐好转,拟丸方善后。

按:《黄帝内经》有喘无哮,至唐宋始哮喘并论,虽皆属呼吸困难为病,而证候略有不同,缘哮以声响言,喘以气息言,哮者气壅而不得出,其多冷痰入肺窍,寒闭于上,则气之开合不利,呀呷有声,故俗称之气吼病;喘者气升而不得降,多由表寒外束,痰涎内郁则肺气出入不利,随逼迫而直升,故俗称“气急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