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味诏安——记诏安县沈小清小学名师工作室“送培送教”活动(梅洲中心)

 heitudi 2022-12-04 发布于黑龙江

寻味诏安

——记诏安县沈小清小学名师工作室“送培送教”活动(梅洲中心)

图片

图片



11月30日,梅洲小学迎来沈小清名师工作室“送培送教”活动。学校要求美术专兼职教师要参与活动。家门口的公开课本就难得,加上主题是诏安特色文化,同题异构主题还是'舌尖上的美食',据说许丽敏老师的课题是寻味诏安。作为小吃货、又爱学习的我定然不会抗拒这次的活动。提前安排好各项事宜,全程参与活动。

图片

第一节作课的老师是梅洲小学的许丽敏老师,课题是《寻味诏安》。

一首改编歌曲'寻味诏安',加上图文并茂的视频,顿时让歌唱者与观看者眼前一亮。美图瞬间唤醒参与者的味蕾,如此的课堂怎会不爱?

音乐声停止,贼婆面、猫仔粥、油顿等一样样美食从孩子口中跃出。

简单的小组交流后,孩子们的分享更全面了,不止有美食的名称,有的还能详细地介绍美食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以及它的外形、味道、色彩特点等。关于美食的一些美丽传说,也被搬到了课堂。

原来是许丽敏老师提前布置了搜索诏安美食的任务。接收任务的同学也真是下足了功夫,拿出了研究的心态。如数家珍地介绍着家乡的美食。

'有一个老板想开一家店,想请我们的同学为他设计小吃宣传单或者小吃的样品,这么多诱人的美食,今天我们能做出来吗?'许老师给大家带来的挑战挺吸引人的,但怎么做呢?有些孩子纠结中,但很快就眉眼舒展。

前有许老师的制作视频示范,后有全班同学的交流。如何突出主题?如何写宣传语?怎么配上图案和装饰?色彩怎么搭配?整体如何构图?

一个个问题在示范与交流中被化解。

在同学们跃跃欲试,摩拳擦掌中,许老师让每个小组拿出她提前准备好的粘土等各种原材料,开始分工合作、动手制作。

图片

作品展示与评价,让大家看到了美术与美食融合之美。孩子们的巧手,让美术作品中的美食有了灵魂,虽然没有实物,但也让人流口水,忍不住想吃一口。

下课后,老师们举起手机,争先拍摄。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第二节,诏安第二实验小学林悻怡老师带来了《诏安印象——舌尖上的美食》

林老师以北方朋友要来诏安旅游,请同学帮他推荐一下诏安特色美食导入。激起学生参与的激情。

学生根据课前搜集介绍美食,一样样诏安美食,从孩子口中说出,带着几分陶醉。老师又播放了介绍诏安美食的视频,让大家更多地了解诏安美食。

图片

在对比喜欢哪一类美食上,出了点状况。大多数学生喜欢上面简约的美食,因为没有添加剂。反而没有选择下面形状与颜色鲜艳的,看起来色香味俱全的美食。

出乎老师意料,这边怎么导?

林老师并没纠结,简单过渡,进入本节课重点内容:用粘土制作美食宣传画。

图片

视频示范,整体感知。请学生说说用了哪些方法?再跟学生一起分解制作过程,共创一幅美食宣传画,最后找找制作时特别注意的点。

有了这样的指导与充分讨论,接下来的小组合作制作就有序地进行了。

加上老师的巡视指导,一些学生的作品让人眼前一亮。

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互相促进。

在感受了诏安美食,激起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主动传承家乡的饮食文化后,林老师又把孩子们的视野引向全国。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第三节是工作室领衔人沈小清老师带来的《非遗之美——诏安剪瓷雕》

图片

沈老师从潮剧聚焦到梅洲大庙的屋顶图案。一下子拉近了非遗与孩子的距离。

接着沈老师借助视频,让孩子整体感知了非遗之美——诏安剪瓷雕,了解诏安各地各种各样的剪瓷雕的实例,如九猴岩、秀篆的剪瓷雕。还介绍了剪瓷雕的传承人,激起孩子制作的兴趣。并带领孩子了解制作所需材料及步骤。

有了知识、文化和制作方法、技巧的铺垫,学生三人一小组开始动手创作并制作彩瓷花卉,师巡视指导。

图片

那些彩瓷碎片在孩子们的手中变成了一副副美丽的瓷画。

我不禁感叹:美术不止是美术,借助美术课既培养学生制作的能力,更激发学生爱艺术、爱家乡的情感。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