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突破边界——佛山新机场(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建筑方案设计

 明见一世 2022-12-04 发布于广东
1
引子 Introductory
周日的清晨,我穿过唐冶银丰产业园的一座座花园独栋办公楼向济南机场项目中国院驻场设计办公室走去。一道道警戒线把园区和咫尺之间的城市分成两个世界,园区内的街道寂寥空旷,园区外的城市车马稀落;我所牵挂的五百公里外的北京亦处在更为严峻的疫情防控之下,情景只会更加艰难吧。忽然之间铅灰色的天空中由远及近响起飞机的轰鸣,巨大的机身划过办公楼剪裁出的天空慢慢消失。人被困在这里或那里,思想却是要自由的。我的思绪就被这由北向南飞翔的巨鸟带到了一座西江边的南方城市——佛山,年初我们为那里提交了一个极富创新性的新机场设计方案,它清晰地表达着我们对于文明世界、现代城市、集成空港的美好愿望——突破边界。
图片
2
突破边界 Break boundaries

在现代机场设计中空铁之间、空陆之间、港城之间的关系愈发紧密,彼此交融度越来越高,都在不断地突破边界。我们的设计探索和创新也是如此。

1#航站区陆侧开发价值最大化

我们采取近远期航站楼分离、三组垂滑的航站区布局方式,在近期规划中将航站楼设置在中垂滑南侧,将其北侧预留给远期进行灵活规划和未来发展,并将主楼尽量北推为航站区陆侧争取充足的空间,以此形成了一个进深925m左右的、规模庞大的开发区域。

图片

2#旅客步行距离最短化

我们将航站楼的面宽拉长,为这座近期3,000万吞吐量、远期4,000万吞吐量的航站楼提供一条长达660m的车道边,楼的进深变小至约130m。基于这种“大面宽、小进深”的形式,我们设计了集约高效的多点值机、分散安检、快速出发、集中到达的旅客流程——航站楼的两个主要安检区域放在转角位置,使旅客通过安检后的步行距离不超过350m,为同规模航站楼的旅客最短步行距离。

图片

总图

3#航站楼和交通中心无界化

我们把交通中心植入航站楼内,在13m层将前列式值机安检一字排开,布置在中央GTC两侧,两侧集中安检区直接对应航站楼入口,国内无行李的旅客可以通过自助值机直接通过安检。各种换乘方式结合巨大的核心中庭组织,独具岭南风格的花园被一层层商业空间环绕,交通中心与航站楼的边界被突破了,交融互动成为一个“大绿谷”,这是不同于其他机场的设计创新。

图片

图片

空间剖透

图片

室内绿化

4#空铁联运一体化

考虑到高铁站台有440m长,我们在-9m层分设了一南一北两个站厅,北站厅紧紧衔接航站楼,南站厅则服务于陆侧开发。旅客由高铁站出站后可以通过扶梯上至6m出发层的便捷安检通道,步行距离不超过120m,时间不超过2分钟。国内到达的旅客通过6m层的无行李提取快速通道可以直接下至高铁站的候车厅。由此高铁站和航站楼间建立起快速衔接的立体关系,实现了空铁快速联运。

图片
空间剖透

5#室内外空间生态化

我们有意识地将停车楼一分为二,中间让开为高铁站设置玻璃穹顶,让阳光直接照进-18m的站台层。针对佛山的宜人气候,我们将玻璃穹顶的两侧“打开”,形成开放的灰空间,以此来解决高铁站消防、噪声、通风、排气等问题。
图片
室内绿台

航站楼大开大合的形态、饱满的线条起伏如西江潮涌,交通中心、旅客过夜用房和陆侧开发形如绿岭间绽放的白兰花。航站楼内外结合功能设计了一系列的绿化庭院空间,形成生态化的花园枢纽。

图片

整体鸟瞰图
图片
入口效果图
图片
屋面效果
图片
室内效果

3
小结 Summary

突破边界、开放融合是这个新时代高品质发展的客观要求与时代主题,一座机场如此,一座城市也是如此,我期待未来的机场和城市能够实现设施的智能化、管理的科学化、环境的生态化、服务的人性化、文化的特色化、边界的无感化,而核心问题是复杂问题清晰化。

2022年11月27日于济南

设计联合体: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Netherlands Airport Consultants B.V(荷兰机场咨询公司)
                    CCDI悉地国际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首席建筑师:杨金鹏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团队
建筑:杨金鹏、李健宇、李北森、廖帅、吕溪菡
规划:李可溯
结构:范重、胡纯炀
机电:韦航、尹奎超、朱跃云、马霄鹏、陈玲玲
景观:关午军、杨宛迪
经济:赵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