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参观京西小故宫万寿寺之七

 新用户8926AVU2 2022-12-05 发布于北京

过了万寿阁后面,由大禅堂、小禅堂、影堂组成的,是万寿寺第四院落。

重新开放后,作为艺博的书画馆,也是首次开门办展。一场“万几余暇:清代皇室书画艺术展”。

展出都是馆藏清代皇室及后裔闲暇时间的“创作”大部分都是首次公开亮相的,件件分是精品。

清代历代帝王亲躬翰墨,重视汉文化研习,请博学之士进行皇室教育,优渥的文化环境熏陶,加之饱览宫廷内府的书画珍藏,使得清代皇室涌现出众多学养深厚的书画大家,灿若繁星,留下不计其数的佳作。

文章图片1

北京艺博馆藏300余件清代皇室及其后裔的书血作品,从顺治到宣统十位皇帝,还有太后、贵妃,直至亲王等书画均有收藏,选精品参展。

我很感兴趣,按顺序参观欣赏。

第一章:画禅遗风。

清朝入关前占领辽东后,接触了汉文化,不少上层贵族掌握了一定的汉文基础,也接触过汉书画艺术。入关后为了巩固政权,安定社稷。顺治、康熙两朝,推崇文教,开科举鸿博,使文化艺木接继宋明传统蓬勃发展。顺治、康熙二帝以董其昌的书画艺术,书画颇有造就。

文章图片2

第一单元是顺治的书画艺术。

顺治的书画让我大吃一惊,只亲政几年,19岁就去世的的小皇帝,书画还这么好。这里介绍顺治皇帝入关接触汉书画,创作大量书画作品。博艺收藏34件,其中书法15件,画作19件。

这里展示他几件作品。其中顺治帝的画,钟馗画吸引了我,工写兼备,极为传神,其冠、脸、衣、靴、均以大写意的粗犷线条勾勒轮廊,而脸部的胡须却根根清晰,生动精细,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画上有“御笔”赐户部尚书戴明说”两处题款。钤印御笔“广运之宝”、“顺治一年御笔”、“宣统尊亲之宝”的朱文印。

文章图片3

第二单元是“康熙皇帝”的书画艺术。

康熙喜爱书画艺术,学书法尤为勤奋。他曾言:“朕自幼好临池,每日写千余字,从无间断,凡古名人之墨迹、石刻、无不细临摹,积今三十余年,实亦性之所好”。其书法度井然,功力深厚,清丽洒脱,透着帅气。引导皇室书画创作和审美趋向。

眼前挂着多幅康熙皇帝的书法,其中有一御笔行书轴。题诗“花潭竹与傍幽蹊,画辑浮空入夜溪。菱荷覆水船难进,影舞留人月易低”,钤印三方,朱文印“康熙宸翰”“敇几清晏”,白文印“渊鑑斋”,渊鑑斋是晚年在畅春园的书房名号。作品结体自然,行笔流畅,点画洒脱,章法布局呈典型的行书风格,行距较宽,萧散有致。

文章图片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