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杰 | 鱼儿离不开水,我们离不开「气」

 为什么73 2022-12-05 发布于北京

林杰医师 正安文化北京 2022-12-05 09:43 发表于北京

 前言 

气是充盈在天地之间、无所不在、无微不至的一种东西。


1

气是一种充盈的能力

也是一种约束和停留的能力

古人云:“通天下一气耳”。你看鱼儿离不开水,它活在水当中;我们离不开气,我们活在气当中。

气是一种充盈的能力,也是一种约束和停留的能力。如果它停留在某一个位置,比如这个杯子、桌子,它以这种形式存在的时候,就成为有形之物;如果气在这个空间里面充盈和游荡的时候,你看不到它,就变成空间了——充塞在天地之间这种能量也是气。

所以这个气,有无形之气形成空间,我们可以存活在这个自由空间里面;还有有形之气:气因为暂时地停留,幻化成桌子、屋子、树木、墙壁。气是充盈在天地之间、无所不在、无微不至的一种东西。

我们这个人也是由气构成的。通常由眼睛可视的部分叫形质,形和质。为什么我们看到对面这个人就知道他气血足不足呢?因为气首先形成一个形质,就像一个容器;第二,气在他身体里面是充盈状态还是干瘪状态你是看得见的。就像一个气球,它充盈的时候和干瘪的时候是不一样的。

2

以形质的形态来表达

以运动的形式来表达

气,一是以形质的形态来表达;二以运动的形式来表达。你会笑,会动手动脚,会扭来扭去,都是因为气在里面运动产生的结果。你说的话我会听得见,是因为你的气通过空气的传播让我感受到了,气因为撞击产生的声波进入我的耳朵;我之所以看见了你,是因为我的眼睛也会以气的形式扩散,通过一种渠道到达你身体,给我一个折射的光,并借助光的能量反射到我的大脑,重新成像。

所以我看到的你不是“真实”的你,而是气在空间中传播形成的折射像。如果借助另外一个仪器,或者换另一个角度和距离再看你,就肯定不是这个样子了。我们在这个距离、这种光线、这种温度下,你给我的印象是这个样子;那换了温度、换个角度、换个距离,你就不是这个样子的。如果借助某一种工具比如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我看到的你也不是这个样子。

所以说执着于相,都是停留在过去,只有不执着于相,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看到不同的相。它在当时当下是真实的,过了当时当下就已经不是了。所以说你看到的所有相都是真实的,但是都是过去某一个阶段的相,是在过去某一个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特定温度、特定距离、特定角度下,形成的相。

比如说看外面那棵树,啊呀,这个树怎么上面长了个瘤。乍一看这瘤像一只仙鹤,那你换个角度一看,怎么像只小狗。就是同样这个树瘤,你看到的东西就不一样。再比如说这个人看天上这个云像小狗,对另一个人来说明明是狮子嘛,再另外一个人说明明是猪嘛。都是同一个东西,因为你的心和你的角度不一样,就有不同的理解。就像我们看到同一个景物,两个人同时用手机拍,拍出来取景是绝对不一样的,因为你心里是有角度的。

3

气形成了人体

那么气是指它的两种状态,一种是动的状态,一种是静的状态。动的状态是指它充盈在整个空间的状态。动里面速度快的,就是无形无象、充盈在天地之间的;动的慢一点的,就以的这个形式,你可以感受到的风来感受。它再不动的时候,就是相对静止的形式,这时候你就看到它变成了房子,变成了桌子,变成了鞋子。

所以说学“气”首先要知道气的动与静、开与阖。那么其实“动静”一学会,阴阳也明白了。所以说“动静”、“阴阳”、“虚实”、“开阖”,就是我们气的变化范围,气的升降出入也不过是它的一个表达形式。

气首先要知道它是充盈在天地之间、无所不至、无微不至的一个东西。对动物来讲,气可以以血液的形式存在;在天地之间,可以以水的形式存在,我们雨露霜雪都是气的表达;在身体里面,有唾液、泪水、口水、胃肠润滑液、细胞间液、汗液、体液,所有东西也都和自然界一模一样。

也就是说气在流动状态下是充盈的,并且有一定的约束力。气形成了人体。它在形成过程当中,流得快的就以气态形式存在,流得慢一点的就以液态形式存在,包括血液以及各种体液。如果气暂时不动就变成骨骼、肌肉、筋膜、各种筋。然后这些东西又不是完全静止的。所以肌肉有收缩性、骨骼有伸展性。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地点它是不动的,在另外的时空状态下它是动的。所以说你看到的人是个能够活动的一个状态。

气的变化有三态:气态、液态和固态。

以气态存在的时候,你可以哈一口气出来,你可以排气,你可以感觉到自己的充盈状态,也可以感觉到自己有气无力的干瘪状态;气以液态存在的时候,你身体的血是否充足、有没有口干舌燥,你都可以感受得到;气以固体形式存在的时候,你肌肉的丰满与否,体质的高低胖瘦都是气的一个表达。

气有伸缩的能力:通过练气功,你把周围的气和身体产生沟通、融合、充盈并且产生很大能量,这也是气的一个表达。你通过打坐站桩,自然界的种种能量,以气的形式输送到你的身体,你会产生很多智慧,就是他们所说的“戒定慧”。其实,就是你与外界的沟通多了,激发了身体更多的潜在的力量。

(本文整理自阳明普济堂:林杰医师的中医讲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