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于普通人来说,输掉了起跑线,就没有机会参加后面的比赛了。

 云说职场 2022-12-05 发布于陕西

文丨小云   

来源丨云说职场

全文约3400字,建议阅读时间 5分钟

你好,我是小云。

前两天吃饭的时候,跟同事们聊天,他们说,人生是一个长跑比赛。

可我觉得人生更像是一场接力赛。

他们都感到很吃惊。

为什么是接力赛呢?

接力赛和长跑比赛有什么区别呢?

长跑是考验耐力,接力赛是考验拼劲+耐力。

如果人生是一场长跑,你中途可以打个盹,休息下,再后发制人也不晚。

但如果人生是场接力赛,你每一场比赛都需要全力以赴,因为一旦落下,后面几个回合,将很难再有赢面。

1

央企总部大竞聘

集团总部换了大领导后,进行了轰轰烈烈的改革。

领导说,要开展一场全员竞聘上岗。

正在大家摩拳擦掌的时候,领导意识到,总部部门的一把手,还是不能起立的,全部换掉,不利于过度和稳定,于是决定,从部门副职层面及以下,开展竞聘上岗。

我当时几乎没有什么想法。

后来人资部过来咨询我的意见,说公司有几个名额,问我愿不愿意报名。

我考虑了一下,决定去。

一方面,这确实是一个机会。

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全集团评估一下自己的能力水平,为自己做好定位。

于是,就投递了简历。

过了几天,我接到了集团人资部的电话,他们说我的简历被pass了,通知我一下,还问我有没有什么问题。

我问为什么?

对方说,因为我投递的是部门副总经理,职称上要求必须是高级以上。

一级央企的部门副总是什么级别呢?

厅局级。

而我的职称还是中级。

刚刚进入公司时,对职称并未有过太过关注,后来到要用职称时,才慌忙报考了中级经济师的考试,写了论文,申报了职称。

然而,中级职称到高级职称,对于硕士研究生来说,需要五年的硬性时间周期。

于是即便论文等都准备妥当了,还是要等时间。

就这样,一直没能申报高级职称。

因为硬件条件不具备,在有机会光临时,只好看着它从面前飘走。

尽管后面又有了不同的机会,但那次机会,逝去了,就再也抓不到了。

而对于很多人来说,像这种重大机遇,一生中仅有那么几次而已。

有的人错过了升职期,一辈子都被挡在了门外,这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

2

复读一年考了全校第一却被省重点高中拒之门外

中考的时候,我的成绩没上重本线。

我跟母亲说,自己想再复读一年,如果这一年还上不了重本线,我就不读书了。

如果抓不住这次机会,就只能走进社会,做最苦最累的工作。

或许是因为这种倒逼机制,让我终于摸到了学习的心法。

我主动去县城购买了复习资料,进行预习、上课、习题、复习四轮学习法。

第二年中考的时候,隔壁的女生,先查了成绩,她上了县城最好一所学校的分数线,最为重要的是,她还是应届生。

我很忐忑,心情很复杂。

作为复读生,如果连应届生都考不过,根本没有面子,尤其是让父母没有面子。

如果这一年再考不好,只能走进社会大学了。

战战兢兢的给父亲报了考号,他在电话里查询了分数,简直惊呆了,比隔壁的女学霸还高了二三十分。

放榜那天,我看到了自己名字,排在第一个。

是的,我考了全校第一。

分数线也超过了县城最好高中的录取线。

但遗憾的是,那所学校并没有录取我。

原因是我是往届生,他们只招应届生。

那年头好像是说往届生的潜力,没有应届生的大。

我虽然考了全校第一,超过了分数线,但只能读县城排名第二的高中。

在我们普通人的人生轨迹里,上好高中,就能上好大学,就能找好工作,就能过好生活。

似乎,我的节奏又慢了一步。

正因为这一步,我错过了一个更好的平台和圈子,那是县城学校金字塔的顶端。

3

研究生终于上了985却被国企央企拒之门外

本科,我考了一所普通一本大学。

2010年毕业时,工作并不好找,尤其对于一个普通一本大学的毕业生来说,好工作尤其难找。

于是,在各种压力下,我又决定考研。

考当地985院校,而且将目标锁定在了头部专业。

经过一年的努力,我如愿了。

我以为一切都会逆转,在临近毕业时,我才知道,并没有。

当时,我已经开始奔走在学校的各大宣讲会现场。

目标单位是国企央企。

然而,随着一封封简历的投递,得到的却是石沉大海回应。

我问面试单位,为什么还没有进面试,就将我的简历pass了。

对方告诉我说,因为他们只招收本硕博背景都是985院校的学生。

简直就是晴天霹雳。

我奋斗了这么多年,以为终于可以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了,你却告诉我,我连喝咖啡的资格都没有。

尽管在知名民企,上市公司那里拿到了offer,找到了自信,但我仍然为无法进入国企而感到懊恼。

站在用人单位的角度,我很理解他们,工业式的简历筛选,是成本最低的做法,但对于求职者来说,未免也太不公正了。

没有办法,只好转头找到成长性更快的咨询类企业。

在咨询公司工作了两年半后,通过社招进入国企。

如果在刚毕业就进入国企,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没人能说的清楚。

4

人生就是一场接力赛

人生就是这样,一环扣一环,输掉了前面的起跑线,后面的起跑线就会落在别人后面。

很多人都听过刻意练习,一万小时定律。

但你不知道的是,一万小时定律的关键所在是单独练习。

万维钢在《学习究竟是什么》这本书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西柏林音乐学院是培养众多实力超群的小提琴手的地方,研究人员把这里所有的小提琴学生分为好,更好,以及最好。

好学生,将来主要做音乐教师;更好和最好的学生,将来主要做演奏家。

这三个组的学生在很多方面都相同,比如都是从8岁左右开始练习,甚至现在每周的总音乐相关活动时间也相同,都是51个小时。

更好和最好这两个组,学生平均每周有24小时单独练习。

第三个组单独练习时间只有9个小时。

到18岁时,三个组中每位学生平均单独练习时间分别是,7410个小时,5301个小时,3420个小时。

第二组的人跟最好的组一样努力,他们比第一组少练习了2000个小时。

第三组的人也跟最好的组一样努力,可是他们比第一组少练习了4000个小时。

他们虽然同样努力,但是后面两组的学生,已经落在了后面。

音乐如此,体育如此,学习如此,工作如此……

人生就是这样,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

只有极少数人能够一路赢下来,接二连三的赢得比赛,获得奖励。

世界就是属于这些极少数人的。

因为世界并不需要一千个钢琴大师,一万个足球明星,这些少数的幸运儿已经把所有的位置都占满了。

5

在成功里找成功

在《原则》一本书里,桥水集团的董事长介绍了一个成功公式:

成功=找到目标+找到实现目标遇到的核心问题+找出这些问题的根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深入贯彻执行这些方案。

人生就是一个阶段目标,累加一个阶段目标的过程。

身处当下,我们根本不会知道,当下这段目标完成与否,对于整个人生的影响。

唯有以终为始,站在终点,思考自己究竟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才能避免某种盲目和不自知。

假如,你这么做了,还是不知道,那就尽量将当下这一棒跑好,因为机遇总是潜藏在你过去的成功里。

就像公司组建之处,只有一个大项目做依托,而这个项目还满目疮痍,有巨大的亏损风险。

当时很多领导临危受命,前往国际,力挽狂澜。

终于经过几年的努力,将这个百亿级的项目,做了全集团利润最好的项目。

在这个项目上有所贡献的领导和同事,几乎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拔。

跑好这一棒,再接着跑好下一棒,再接着跑好下下一棒。

就像稻盛和夫在京瓷刚刚组件之初,第一次成功获得订单之后,说的那样,“我们一定会成为原町第一的公司。成为原町第一之后,我们的目标就是西之京第一。然后是中京区第一、京都第一、日本第一,最终是世界第一!”

树立远大的图景很重要,更为重要的是,耐得住寂寞,忍受住煎熬,跑好当下这一棒。

因为你的心胸,气度,格局都是在每一场当下的接力棒中练就的。

所谓久久为功,就是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驰而不息。

6

写在最后

人生是一场接力赛,希望每一次接力,都会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永远记得一句话,复制自己的成功,比复制他人的成功要容易的多。

不如从今天开始,写成功笔记。

今天,做的最有成就感的事情是什么?这周,做的最成功的是情是什么?本月,做的最有价值的事情是什么?

总结自己的成功范式,就会在一次又一次的接力赛中,赢得更好的自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