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2年十大年度人物”系列评选候选人作品大展:东篱夫

 世界作家图书馆 2022-12-05 发布于山东

世上只有爸爸好(外九首)
东篱夫

 

“世上只有爸爸好,有爸的孩子像块宝,离开爸爸的怀抱,幸福哪儿找。”这是当年第一次看电影《世上只有妈妈好》时,我一边流着眼泪,一边跟着主题音乐哼唱的歌曲;出于亲身感受,我把原歌词中的“妈妈好”情不自禁地改成了“爸爸好”;因为我是一个从小缺失母爱的人;在我心里,爸爸就是我生活中的靠山、风雨中的雨伞,是哺育我成长又给了全部爱的最亲的亲人。
在我五岁那年,母亲因病离开了我们,留下我和七岁的哥哥、不到三岁的妹妹与爸爸相依为命。爸爸既要照顾我们这嗷嗷待哺的三兄妹,还要参加生产队的劳动;因为只有参加集体劳动挣工分,才能分到那耐以活命的口粮。为了做到照料孩子与挣工分两兼顾两不耽误,爸爸经常用一条背带把两岁多的妹妹背在背上参加集体繁重的劳动,回到家里还要推磨挑水、洗衣煮饭做家务;左邻右舍见爸爸既当爹又当娘十分辛苦,就建议他把我或者妹妹送出去给别人养,我爸爸坚决不同意;也有人劝我爸爸:你才三十多岁,今后的日子还很长,不如趁年轻再给孩子们娶个后娘,既可以减轻你的压力和负担,又可以让孩子们有娘可叫;可爸爸说,我也不是不想再娶,但担心“十个后娘九个恶”,要是找个好的还好,万一遇到不贤的,我的孩子们岂不遭罪?于是他打消了再娶的念头,而把一门心思放在哺育、培养我们三兄妹上。
正是“全国上下一片红,物质匮乏度日艰”的年月,由于连续遭受自然灾害,加之我们家吃饭人多,干活人少,一家四口又仅靠爸爸一条扁担挣工分,所分的口粮比别的家庭更少,常常等不到新粮下来,家里就断顿了,偏偏我们又特别能吃,一饿了就张着嘴向爸爸要吃的。为了解决吃饭的问题,爸爸可谓是绞尽脑汁,他不但忍痛割爱,廉价卖掉了祖上留给他的传家银器和母亲当年的陪嫁品,而用所得的钱,到一百多里外的盐亭县、蓬溪县等出产红薯的山区,买上红薯挑回来给我们填肚子;逢年过节的时候,为了让我们能够像别的孩子一样吃上饺子,或者一碗面条,爸爸或者提前到竹林里砍上一大捆毛竹、或者去河坝里捡石灰石挑到镇上去卖,由于价格非常低,为了一顿节日饭,他往往要往返镇上好多次、准备好多天,才能换回调料和食材,而当那些好吃的饭菜摆上桌子的时候,爸爸却很少吃几口,在旁边看着狼吞虎咽的我们,脸上露出少有的欣慰。那时农村,有许多人因为饥饿或营养不良生病而死的人,我们三兄妹之所以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能够侥幸活下来,这与爸爸想尽千方百计让我们不挨饿是有直接关系的。
爸爸是个非常好脸面的人,贫穷的生活和多难的岁月都没有能够削弱他对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心。他不但连续多年被评为区里的“五好社员”、劳动模范,而且总是让我们兄妹三穿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让那些不知道我家情况的人,一点也看不出我们是没有妈妈的孩子。为了让我们不至于在人前显出衣衫不整、邋里邋遢的样子,他不但学会了缝补衣服、穿针引线的女工活,而且还创造性地“发明”了染布的方法。那时的布虽然花样颜色都不像现在这样多,但染过色的布既要布票,价格也比较高,只有白布最便宜;为了让我们穿得既暖和又整齐,爸爸就把白布买回来,到山上挖一些野李子树根,熬出黄黑色的汁液,作为染料,然后再把白布放在里面进行蒸煮,待白布完全染成黄黑色后,再捞出晒干,就用这些染过的布为我们缝衣服,让我们整天都穿得整整齐齐地。我上学的时候,爸爸还用染过的布精心为我缝制了一个书包;那书包带着爸爸的气息,培伴我度过了整整十一年的上学时光。在爸爸的遮风挡雨和深情哺育下,我们这从小失去母爱的三兄妹,得以健康长大。
改革开放后,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兄妹三人也相继成家立业,妹妹通过努力,办起了私立幼儿园,还成为了诗画双优的文艺人才;我投身到新疆生产建兵团,成长为一名中层领导干部;哥哥也成了个体工商户。按理,辛苦半世的爸爸可以过含怡弄孙的生活了。但他却依然保持着勤劳质朴的农民本色,在老家承包土地,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村生活,有好多次我和妹妹都劝他搬到城里或者新疆,同我们一起住,可爸爸却说,“我还能劳动,不能给你们添麻烦。”即使是到了七八十岁的年龄,依然在默默地为我们付出,他把自己种出的蔬菜、粮食和油料源源不断的提供给在县城居住的哥哥妹妹,还经常打电话告戒我,在单位上一定要忠于职守、廉洁自律,不要干违法乱纪、有辱家门的事情。他的谆谆教诲,使我受益匪浅。
20164月,妹妹因突发脑溢血离开了人世,老家的文艺界无不悲痛万分,痛悼的文章、诗歌铺天盖地。妹妹出殡那天,文朋诗友们无不滞泣流泪,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爸爸,只对妹妹的遗体说了句:“你就这样走了。”虽然他的话不多,却让所有的人都感觉得到他痛失爱女的忧伤以及作为父亲对女儿的深情!
妹妹去世后,考虑到爸爸一个人在老家,又少了一个可以经常去看顾他的亲人,我决意要把爸爸接来新疆,可无论我怎么劝,他都不愿意,他对我说,“你是公家的人,肩负着守土戍边的神圣职责,应该以国家大局为念,不要让我成为你们的累赘,你们把边境线守好了,让千家万户都平平安安,我也就心满意足了。”听完爸爸的话,我猛然意识到,原来他老人家的胸怀,早已超出了他的生活空间,诠释了一个农民父亲博大无私的真爱!
爸爸虽然表面上不愿意到新疆与我们一起生活,但他的内心其实是非常牵挂我这做儿子的。2018年,我打算利用去内陆出差的机会,顺便回家为他过八十岁生日,爸爸在电话里对我说,“过不过生日无所谓,如果你真有时间回来,就早点。”可由于事务缠身,我在县城里多耽误了三天,回到乡下老家时,爸爸将一盆炖猪蹄端给我吃,邻居的婶婶告诉我,自从爸爸得知我要回来的消息后,就到街上买了猪蹄,又去地里摘了他亲自种植的蚕豆炖到锅里,每天到山坡坡上向通往县城的公路张望,回来又把炖好的猪蹄热了一遍又一遍。听着邻居的介绍,吃着爸爸为我炖得烂烂的猪蹄,泪水不自觉的模糊了我的双眼。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受到:父亲在,家就在,有爸爸真好!

 

《圣洁的枇杷花》

 

在我的心里,永远盛开着一束圣洁的枇杷花,那是作为儿子的我,献给母亲的孝心与思念!
我的母亲名叫申兴琼,1940年出生在距离我家有一河之隔的申家沟;申家是大姓,我外公是族长;外公外婆一共生育有六女一儿;母亲在姊妹中排行老三,她自幼聪明伶俐,活泼可爱,深得外公外婆宠爱,在那重男轻女的旧时代,我的大姨、二姨都没有上过学,唯独母亲上了几年私塾,因为她识文断字,明理擅断,乐于助人,与父亲成亲后,经常帮左邻右舍的大娘大婶们代写书信、处理纠纷、排忧解难,因而大家都非常敬重她,无论是年长的还是年轻的,都尊称她为“申三姐”。
母亲虽然从小娇生惯养,但嫁了人后一点没有“大家小姐”的派头,她尊重长辈、和睦妯娌、善待晚辈、与父亲相敬如宾。是大家公认的“孝媳贤妇”。在我三岁那年,父亲患了钩虫贫血,不能参加集体劳动,母亲为了多挣工分多分钱粮,给父亲治病,就参加了男人队去挑塘泥,因为一冷一热,患了重感冒,但她怕父亲担心,隐瞒了病情,仍然坚持每天上工挣工分,等到父亲的病完全康复,她却病倒了,去医院一检查,已转化为气管炎加风湿心脏病,从此丧失了劳动能力,只能在家养病。
母亲虽然重病在身,但她仍然没有放弃为人妻、为人母的责任。为了让父亲安心集体劳动,她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常常座在凳子上推磨做饭;一有时间就指导我们背古诗、唱儿歌、教我们为人处世的道理。
那是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副食品全是凭票供应,农村又是按工分分配口粮,我家吃饭人多,干活的人少,家里经常断粮,母亲生病后日子更加艰难;父亲为了给母亲治病和购买营养品,卖光了家里的所有家具。可母亲却经常把父亲为她买的营养品让给父亲,或者悄悄地给我们吃。有一次,村里的五表婆家宰了猪,给母亲送来一幅猪肝和一盆猪血,父亲要母亲一个人吃,不准我们“争嘴”,母亲当面答应,等父亲上工后,她却给我们三兄妹做成豌豆尖猪肝汤,让我们吃。就在我们三个吃得正欢的时候,却被回家换工具的父亲发现了。又气又爱的父亲便把我们三个不懂事的孩子责罚了一顿,母亲拉住父亲,流着泪说:“我知道你是为了我能补充营养,可他们是我身上掉下的肉,平时就没有见到荤腥,已经够可怜的了,我这当娘的不给他们吃谁给他们吃啊?”父亲听了母亲的话,只得无可奈何地离去。尽管我们和父亲都希望母亲的病能够好起来,可由于当时既没有钱送母亲去大医院治疗,又得不到应有的营养补充,加之长期服用廉价的药物,母亲的病越来越沉重,两年后不但要拄着竹杖才能站立,而且她那满头的青丝都掉光了,只得用一条白布帕子包住头,在天气好的时候坐在门口晒太阳。
我永远忘不了1968年冬天那个我与母亲最后诀别的日子!那天,父亲在参加公社的水库汇战没有回来,咳嗽了整整一个晚上的母亲,早上强撑着病体,把哥哥打发去了学校,又把三岁的妹妹托付给了邻居幺婆,然后 把我搂在怀里对我说:“二娃,妈妈今天送你去外婆家,高兴不?”我一听去外婆家,并不知道这是母亲在做最后的安排,反而高兴得蹦了起来!外婆家我去过几次,那里有枇杷、李子和桃杏诱惑着我。便对母亲说:“好啊!妈妈那就快点吧!”母亲深情地看了我一眼,叹了口气,说:“等妈妈换件干净衣服咱们就走。”
母亲换完衣服,又把头上的白布帕子紧了紧,左手抓起她平时用的竹杖,右手牵着我的小手,对我说:“咱们走吧!”然后晃晃悠悠地迈步前行。没走多远,母亲就咳嗽得不行,只得停下来喘息一会再走。就这样走走停停,好不容易过了阴山崖,来到观音桥头,母亲一下就座在桥头的条石上,喘息着对我说:“二娃,妈妈本来打算和你一块去外婆家的,可我这腿实在不争气,你到外婆家告诉外公外婆,让他们不要为我的病担心,可不要调皮捣蛋惹外公外婆生气啊!”说完又是一阵剧烈的咳嗽,我见母亲那原本苍白的脸憋得通红、冒着虚汗,显得十分难受的样子,就安慰母亲说:“外婆家有好多枇杷树,我听说枇杷花可以止咳,等我到了外婆家,我一定要采好多好多的枇杷花回来,给妈妈熬水喝,妈妈就不会咳了。”听到这话,母亲一下将我揽进怀里,泪水喷涌而出,她抽泣着说:“我的二娃懂事了,知道疼娘了。。”我不知道母亲为什么会这样激动!也没有读懂母亲对我依依不舍的表情,一心只想着快快挣脱她的怀抱,到外婆家去享受那些香甜的水果和没有约束的自由。
母亲见我急迫的样子,喘息一阵后,轻轻抹去自己的眼泪,又伸出她那骨瘦如柴、青筋突现的手,为我把身上的衣服整理了一番,然后紧紧地抓住我的小手,小心翼翼的把我送过二十多米长的观音桥。母亲再也走不动了,用手抚摸着我的头对我说:“二娃,妈妈只能送你到这里了,今后的路只能靠你自己走啊!”可惜我当时并没有听懂母亲这话的深意,挣脱母亲的怀抱,转身 向通往申家沟的那条土路跑去;快进沟口时,我回头望见母亲像一尊观音一样立在桥头,深情地向我挥着手。
我到外婆家美美地玩了两天,为母亲采摘了一大把枇杷花,准备拿回去时给母亲熬汤止咳。可我没有料到的是,我这小小的心愿,却成了终身的遗憾!
第三天早上,我在小姨的床上刚刚醒来,就隐隐约约听见外面有人在对我外公外婆说:“三姐是昨天晚上走的。只是可怜她的三个孩子还那么小,不知道今后怎么过啊!”继而又听见小姨和舅妈的哭泣。我预感到母亲出事了,翻身爬了起来,光着脚丫冲了出去,哭着问外婆:“我妈妈怎么哪。我妈妈怎么哪。”当准确知道我妈妈已经去世时,我挣脱了小姨的束缚,抓起采摘的枇杷花,一边哭喊着“妈妈!妈妈!我要妈妈。”一边发疯一样向回家的路上跑去。
几个小时以后,我冲进了家门,见母亲静静躺在灵堂里,左邻右舍们正在帮忙给母亲料理后事,就不顾一切地扑了上去,哭喊道:“妈妈!妈妈!我给你采了好多好多的枇杷花,你快起来呀!” 可无论我怎样哭喊,母亲却再也听不到儿子的呼唤了。我只有让那束洁白的枇杷花陪伴在母亲的灵前,希望母亲能宽恕儿子的无知,亦默默祝愿母亲在泉下静静地安息,永远不要再受病痛的折磨。

 

《远去的故乡》

 

每一次回故乡
我都会感到故乡越来越遥远
尽管山河依旧乡音无改
但昔日的喧嚣
已被宁静和陌生所取代

 

我沿着河岸去寻找当年
男女踏歌劳作的画面
却只见一头老牛卧在河边
还有老人在村口孤独徘徊

 

葱茏的山坡
因为树木而显得低矮
弯曲的山路
因为水泥而变得平坦
尽管花儿充满野性的烂漫
但我却不知道
那些掩映在山坳的楼房
哪一间是我曾经的故院

 

层层叠叠的梯田
已经被无情的岁月烘干
稗草和蓬蒿成了沃土的主宰
大集体创下的基业
几乎被愚昧的行为所埋汰
沼气池、喷灌庄和引水渠
都遭到严重破坏
还有谁记得那
激情燃烧的年代

 

我儿时的伙伴都去了远方
他们的身心已被物质所浸染
匆忙的脚步丈量出对生活的彷徨
有的甚至穷得只剩下钱
丧失了做人的道德底线
养育过我们的村落
只留下留守的妇孺在依门悬盼
不知道兄弟姐妹们何时才能团圆

 

现代化城镇还在向周边蔓延
街头巷尾又增加了许多牌桌茶馆
菜市场摆满了带水的蔬菜
小吃店摊没有了诱人的口感
汽车、手机和林立的高楼
就像一道道无形的栅栏
把我们的亲情残忍地隔开
唯一没有改变的
是游子心中那份依恋

 

故乡啊
请你不要离我太远
乡村振兴
是我们共同的期待

 

《不要问我“你是谁”》

 

是谁在疫情出现的时候
发出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宣言
将五湖四海凝聚成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
给芸芸众生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是谁背上逆行的行囊
践行“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冲向没有硝烟的战场
为父老乡亲筑起铁壁铜墙
阻击着疫魔的蔓延和疯狂

 

是谁全副武装
强忍着满眶的泪水
用行动和眼神抚慰着内心的恐慌
治疗着身体的创伤
给感染者唤起生存的希望

 

又是谁
用双肩扛起道义与担当
日夜鏖战在大街小巷
为居民送去生活物资和五谷杂粮
让温暖塞满渴望的心房
。。

 

不要问我“你是谁”
因为名字只是一个符号
不退却、不放弃
这就是中国的担当
这就是大爱无疆的众生相

 

劫难提供的只是考场
而时代造就的却是英雄
只要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挺起脊梁
就没有驱散不开的雾霾
就一定会社稷康宁山河无恙

 

《秋天的寄语》

 

秋风轻轻拂过大地的额头
丰满了阡陌的条田和果园
辣椒红如海
麦子金灿灿
葵花笑开颜
棉田银浪翻
团场人用汗水调出五彩缤纷的色彩

 

秋雨绵绵洒向天尽头
潮湿了肤浅又浮躁的心海
边塞天蓝蓝
界河水清清
荒漠变绿洲
戈壁化桑田
马头琴的节奏铿锵又欢快

 

南飞的大雁啊
牵长了我的思念
不知远方的亲人
你是否知道
故乡的河清海晏
离不开戍边者的奉献
我在天边守卫祖国的边境线
只能用这秋天的画卷
告慰初恋
那灿烂的晚霞
就是最好的答案

 

《梦秋》

 

总是梦见那个秋天
你奔跑在田间地头的样子
漫山遍野的一派金黄
衬托出你陶醉的脸庞

 

打谷机的节奏
欢快了你的歌喉
让我的童年
感觉不到艰难与困惑

 

总是梦见那个秋天
你站在树下采摘湘橙的模样
满树的橙子像灯笼一样把你照亮
你把最大最甜的那个
送到我女友的手中
让我的青春
不再感到迷茫

 

总是梦见那个秋天
你站在村口盼望的泪眸
和夕阳下你那佝偻的身影
你那满头的青丝
已经被白雪覆盖
沧桑刻上你美丽的脸盘
春华秋实你却初心未改
我只有把你的爱
藏在心间

 

我多希望自己不要长大
我多想为你留住那个秋
让你青春永在
又谁知秋天还是熬成了思念
想见你
我只能在梦里徘徊

 

《赞歌献给伟大的党》

 

您是那熊熊燃烧的火炬
燎原了古老沧桑的神州大地
您是那屹立在大海里的灯塔
照亮着中国革命的万里航程
您是那救苦救难的正义之神
用真理的力量引领着世界和平
您是那阳光雨露
浇灌出最美的花蕊
您是慈祥而伟大的母亲
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东方巨人
啊!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我是您百花园中日夜鸣唱的百灵
我要把最美的歌儿献给您

 

我们怎能忘记
一百多年前那个风雨飘摇的黑夜
泱泱华夏四分五裂
人们在“三座大山”的压迫下痛苦的呻吟
多少仁人志士
为了民族的复兴前仆后继探索抗争
他们的鲜血染红了沃土
却没有能够将沉睡的雄狮唤醒
祖国母亲仍在遭受列强的蹂躏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1921年一声霹雳
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
从此中国革命才有了指路明灯
南湖游船上发出的宣言
鸣响了破浪前进的汽笛
镰刀劈开了一个新的世纪
锤头砸碎了腐朽的锁链
工农阶级成为了革命的主力

 

我们怎能忘记
在大革命遭受挫折的关键时刻
是共产党人在腥风血雨中播下革命的种子
向背叛革命的反动阵营发起了冲击
南昌起义的第一声枪响
鼓舞了革命的士气
井冈山上的烽火
开辟了农村革命的先河
海陆丰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谱写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篇章
两万五千里长征
把革命的火种播遍大江南北
雪山草地的磨砺
澎湃了红色的血脉
金沙江畔的鏖战
突破了敌人的围追堵截

 

我们怎能忘记
在日寇入侵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
是共产党人捐弃前嫌
毅然放下恩怨仇恨
高举起“统一战线”的大旗
与侵略者展开顽强的斗争
平原上的枪声
打破了敌人“三个月”吞并中国的幻想
太行山上的红旗
映染红了英雄的热血
东北的抗日联军
铸就了民族的魂魄
华南遍地的红缨
筑起了坚固的长城

 

我们怎能忘记
当抗日战战争胜利后
中国共产党又积极争取和平建国的愿望
但腐朽没落的国民党
发动了皖南事变
撕毁了“双十协定”
为了解放、为了理想
有多少战士又重新拿起武器走上战场
有多少共产党人再次把热血抛洒
四年的浴血奋战
“三大战役”的喜讯
宣告了腐朽王朝的覆灭
一个崭新的中国
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我们怎能忘记
建国之初那激情燃烧的年代
废墟上的祖国依然贫穷
国际反华势力蠢蠢欲动
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
内治顽疾外排干扰
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
让滚滚的石油和火红的钢铁挺起了工业的脊梁
让大寨的精神富饶了多情的土地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土
“两弹一星”的成功创造了人间奇迹
突破了敌对势力对科学技术的封锁
使我们的国防攀上了世界的高峰

 

我们怎能忘记
中国共产党人勇于自我革命的气魄
拨乱反正
端正了社会主义道路
改革开放
加快了治国安邦的进程
香港回归
坚定了统一祖国的主张
科学发展观和“三个代表”的提出
丰富了马列主义理论
加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

 

我们怎能忘记
近十年的发展之巨
“脱贫攻坚”的战役
彻底改变了一穷二白
“反腐倡廉”工作的进行
纯洁了党员干部的血液
“科技强军”的推行
增强了国防军队的实力
“乡村振兴”的实施
注入了“中国梦”的灵魂

 

而这一切都表明
中国共产党是伟大、英明的领路人

 

《伟大的公民特殊的“兵”》

 

在神秘的西域大地
辽阔的天山南北
有一个特殊的群体
他们生在井冈山
长在南泥湾
转战数万里
扎根在边关;
他们不穿军装
不戴军衔
“兵”的性格从未改变;
他们是工人
却又种植土地
他们是农民
却又参加工会
他们自诩为共和国的一块砖
哪里需要哪里搬!

 

是他们
在边境动荡的岁月
横刀立马   无所畏惧
内平匪患   外拒强敌
以血肉之躯
保卫了年轻的共和国  
保卫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维护着领土的完整和边疆的稳定。

 

是他们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
服从祖国的召唤
铸剑为犁   开荒屯田
在人迹罕至的地方
种出亿万担粮棉
缓解国家的负担
谱写出白手起家、无私奉献的壮丽诗篇

 

是他们
在改革开放的路上
披荆斩棘   勇往直前
探索出屯垦戍边的成功经验

 

祖国知道
人民知道
厚重的历史知道
辽阔的大地知道
他们是共和国平凡而伟大的公民
他们有一个光荣的名字——兵团人!

 

兵团人
是砥砺风沙的红柳
是生生不息的胡杨
是美丽绽放的马缨花。
每一寸国土
都是他们生存的土壤
他们既有:
“我家住在天尽头
界碑就在房后头
界河边上种庄稼
边境线上牧羊牛”的豪放
又有“奉献我一个幸福千万家”和
“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子孙”的博爱胸怀。

 

每当重要的时候
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兵团
每当关键的时刻
挺身而出的是兵团!
一代又一代的兵团人
用他们的青春热血和血肉之躯
筑成了新的长城
他们用行动
诠释着什么是担当
什么叫忠诚!

 

在抗击外来入侵中
他们曾经用套马索
俘获过侵我领空的敌机
也曾用锄头扁担
驱逐过侵我领土的匪特
有多少动人的故事流传至今
又有多少英雄的名字让人们永远铭记——
剿匪英雄罗汝林
凭一把马刀威镇边庭
让觊觎我领土的蟊贼不敢擅越;
身怀六甲的女民兵孙龙珍
面对侵入我方的敌人
勇敢无畏   奋起抗击
直到流尽最后一滴鲜血;
还有“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守边防”的马军武夫妇
“父子两代守边关,不计得失不后悔”的首汉新。
每一个兵团人的故事
都是那么可歌可泣
都是那么荡气回肠
正是他们的无私奉献
才换来了边疆地区的安宁!

 

在建设边疆的征途中
兵团人引领先进生产力的主力军
他们引水筑堤  兴修水库
改造环境   种草植树
美化了全国六分之一的疆土
他们锐意创新  科学种田
调整结构   攻克难关
让农业现代化在新疆最先实现!
他们经商办厂  戳山开矿
招商引资   搭建平台
实现了振兴工商业的伟大梦想
他们包融兼蓄  取长补短
振兴艺术   传承文化
努力打造“先进文化”示范区
让物质与文化在新疆实现繁荣

 

反恐维稳
兵团人冲锋陷阵
挖潜伏 防渗透
打黑恶 铲毒瘤
一次次挫败“三股势力”祸乱新疆分裂祖国的阴谋!
兵团人注重团结
与各族人民水乳交融
扶贫帮困
不忘初衷
用真情谱写共同致富的凯歌!

 

人们常说
新疆有多大
兵团就有多大
兵团人的目光
永远注视着远方
那些从万古洪荒长大的陆洲
就是兵团人最美的丰碑;
而未来的征途
则在他们的脚下坦荡
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构想
兵团人续写着最美的篇章!

 

《感恩所有的遇见》

 

感恩父母给了我生命
用毕生的慈爱给我以培育和呵护
感恩土地赐予我丰富的食物
让我不再遭受寒冷和饥饿
感恩蓝天和白云
赋予我阳光和宽广的胸怀
感恩老师带我走进精神文化的圣殿
让我远离愚昧和浅薄
感恩同学、同事和战友
陪我走过激情燃烧的岁月

 

我还要感谢苦难
它让我在磨砺中变得坚强
感谢孤独和寂寞
它教会我深刻保持冷静沉默
感谢曲折和坎坷
它鼓励我去攀登人生的巅峰
感谢那些曾经蔑视过我的眼神
它让我在自强不息中奋进
感谢寒冷和严冬
它让我看到温暖的春天并不遥远

 

感恩我们遇到一个好时代
她让我们每一个人把梦想实现
感恩伟大的祖国
她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有了尊严
感恩我所有的经历和遇见
懂得感恩
我们的人生才会灿烂精彩

 

《忘不掉的恩情》

 

您是世界上最美的女神
是您亲手缔造了我的生命
并赋予我高尚圣洁的灵魂
您用柔弱的双肩
撑起半边天
让我在寒冷中感受温暖
您用深情编织一条丝线
牵挂着对儿女的千般挂念
啊,亲爱的妈妈
虽然您早已离开这个世界
但您的音容笑貌
却永远活在我们心间

 

您是我心中那座大山
为我托起一片蔚蓝的天
您用一条扁担
为我挣回没有饥饿的童年
您用结满老茧的双手
把我扶向梦想的彼岸
虽然您的脊背已经被我拖弯
却丝毫没有一点怨言
仍然在付出您全部的爱
啊,亲爱的爸爸
请让我为您点燃一支旱烟
弥补我多年对你的亏欠
让您度过一个幸福的晚年

 

您是黑夜的启明星
为我揭开人生的起点
您甘愿做一支蜡烛
燃烧着自己
照亮着我的世界
虽然您耕耘的是一块小小的黑板
占据的仅仅是三尺讲台
付出的却是人间大爱
播下的却是百花满园
啊,亲爱的老师
您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无论您在哪里
都永远值得我们怀念爱戴

 

作者简介:
东篱夫,本名黎佳君,四川射洪人;中共党员,在职大学本科文化,高级政工师职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投身兵团建设,历任连队职工、基层政工员、团机关宣传干事、电视台记者、电视台台长等职务,现任第十师184团文体广电中心主任;累计在各类媒体和报刊杂志发表新闻作品3000余条、文学作品百万字以上,共获得各类荣誉30余次,作品奖项20余件,其中有数十件文学作品被国家正式出版社收编入书,出版有个人专辑《魂系边庭》;2021年获“全国优秀诗词家”称号,2022年被“中国好文章”组委会授予“文化摆渡人”称号,被文脉中国组委会和中国当代诗人佳作选编委会授予“华语300家、中国文学年度奖——北斗文学奖暨文脉中国传承人”荣誉称号,并授予“文曲星”奖章;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华传统诗词研究会会员、作家协会会员、《文学与艺术》签约作家、签约诗人,文学与艺术文学院院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