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采矿去

 冬窗事发 2022-12-05 发布于北京

古文观止,一篇千悟。

据初唐《冥报记》,北朝东魏年间,首都邺下的一伙居民相约来到西山,准备凿山淘金。

就当他们挖的盆满钵满,正欲撤退之时,突然空中一阵碎石落下,闷响随之传来。

慌乱中,大家拼命涌向洞外,却仍有一人滞留了洞中。

小伙伴们都吓傻了,故无人回头看个究竟。

事实上,这次坍塌仅限于洞口,里面那哥们也没有受伤,洞外还有一缕阳光渗入,提供着氧气和希望。

可无论他如何呐喊,外界也听不到任何声音了。

得知噩耗,老父只盼找个和尚来超度爱子亡灵,次日盛满一钵粗饭就出了门。

谁知到了寺庙,众僧谁都不愿搭理这个穷酸老者。只是见他声泪俱下,这才有人接过钵盂,吃完开始诵经祷告。

话说冥冥之中,另一位僧人同时经过了矿山,察觉异样后,赶紧备了饭菜递予洞中人。

哥们吃完精神抖擞,感叹佛法无边,遂开始修真炼性,不觉十年流逝。

十年间,洞外发生了巨变。东魏在权臣高欢死后(550),其子高洋废帝自立,改国号齐,都城依旧在邺。

僭位后,高洋欲在西山修一座凉殿,全城的工匠开始就地取材。

不久有人相中了一块奇石,不想在费劲挪动的一刹那,石后竟然蹿出个活人来,那人虽然虚弱,却清楚记得自家住处。

十年后重获新生,哥们远远看见父亲,不禁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

有道是“采银遇矿难,被困修佛缘。十年面巨石,只当刹那间。

老父又惊又喜,亦决定皈依佛门。
“經十餘年,齊文皇帝即位,於西山造凉殿,匠工除此崩石,乃見穴中人尚活。”
-《冥報記》
小说《冥報記》成书于初唐永徽年间,作者巧妙地借一则矿难,逼真还原了大一统之前,那些社会底层人民混沌无序的生活状态。
从石器到青铜再到铁器,这是大多数文明发展的必经之路,采矿、铸币业随之兴起。

在中国,从猿人至夏朝的两百万年间为石器时代,人们将石头打磨成器,采集狩猎。五帝时期,黄河流域的人们开始使用青铜,《史记·封禅书》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於荆山下。至此便有了采矿、矿山等概念。春秋时又发现铁器,意义堪比核弹。

为何总说:“啥家庭啊,有矿啊?”

因为一个安定的国家,至少要有军事和经济两把刷子。尤其在古代,若想统筹兼顾,家里就必须有矿。

比如有了铁矿,铁剑遇到青铜、石器就好比砍瓜切菜。而那些淘汰来的铜矿,不如全部拿来铸钱,切实推动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

汉武帝时,因皇室奢靡浪费以及常年对外作战,盐、酒、铁等传统大宗商品陆续开始国营,各处矿山均设有官兵来严防百姓私采,为盛世打下了基础。

围绕究竟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更为合理,长安不时有“盐铁会议”召开,桓宽将其记录成书,名曰《盐铁论》。
“今郡國有鹽、鐵、酒榷均輸,與民爭利,散敦厚之樸,成貪鄙之化。是以百姓就本者寡,趨末者眾。”

-《鹽鐵論》

关于铜钱,在秦始皇统一为方孔圆钱后,汉高祖以缺铜为由减量为三铢,后得益矿山国营,武帝大胆加重为五铢钱,顺利推广至全国。

然而从东汉末年开始,铜钱工艺、质地和发行量皆每况愈下。
究其原因,其一肯定是王朝更替频繁。尤其在十六国南北朝时期,军阀每占据一座城池,往往便是搜刮粮饷充实部队,哪有精力来治理国家,什么采矿、铸币均不在议程。

其二,优质铜矿大多分布在边疆或山区,因此只有像汉朝这样的统一帝国,才有能力来逐个开采。

齐武帝就曾遣人跨越半个中国,由江南去川滇深处采铜,后因成本太大放弃,据《南齐书》:“献蒙山铜一片,上从之,遣使入蜀铸钱,得千余万,功费多乃止。”

故由于缺铜,从曹魏开始,中原就奉行以谷帛与铜钱并举的经济方针,据《晋书·食货志》:“及黄初二年,魏文帝罢五铢钱,使百姓以谷帛为市。”谷帛即日常生活用品。

此举一直延续到了北魏,当时的朝臣对于市场乱象怨声载道,皆称:“大魏宏博,唯受谷帛之输”。

总之整个北朝年间,中原基本是通过以物易物,或用汉魏旧币来维系经济。长此以往,计划经济自然就变成了特色“市场”经济,私采私铸难以避难。

那些私铸的货币又薄又小,仍出去能被吹跑,入水则浮在表面,天下金融大乱。
“時所用錢,人多私鑄,稍就薄小,乃至風飄水浮,米鬥幾直一千。”

-《北史·楊播傳》

烽鼓不息,国将不国,邺下的一群小伙伴就冒险去了西山,不幸遇到了矿难。

而随后的“被困修佛缘”,得亏那哥们是首都户口,否则便是凶多吉少。
前有西门豹治邺,后有曹操筑铜雀台,作为曹魏、后赵、东魏、北齐等六朝古都,邺下不仅是我国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实则还是个圣城。
总说儒释道,邺之于佛教,大致就类似鲁之于儒学,函谷关之于道家。

四世纪初,西域高僧佛图澄在他七十九岁这年来到了洛阳。五胡乱华时,他并没有随大众南渡避祸,而是投奔去了羯族人石勒所建的后赵政权

石勒死后,其侄石虎迁都于邺,佛图澄常给石虎灌输善念,令诸事化险为夷。久之,石虎就尊佛图澄为国师、大和尚,对方称自己的思想叫:佛法。

据《太平广记》,石虎曾问佛图澄:“何谓佛法?”

佛图澄:“佛法不杀生。”

石虎:“朕身为天下之主,非刑杀不足以肃清海内!”

佛图澄:“帝王奉法应外恭内敬,不为暴虐,不害无辜,佛法才能永兴,国运才能昌盛,福德才能久远。”

石虎大悟,随即颁布诏书曰:“朕生在边地,得以君临诸夏,祭祀本应照顾旧俗...有乐于放弃淫祀皈依佛法者,听其所为。” 从此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因此,佛教在邺下,在后赵,在北方就渐次兴盛起来。北朝期间,仅邺下一城就有佛寺四千多所,僧尼八万。北齐时,佛学达到全盛。
“屬高齊之盛佛教中興,都下大寺略計四千,見住僧尼僅將八萬,講席相距二百有餘,在眾常聽出過一萬,故宇內英傑鹹歸厥邦。”

-《續高僧傳》

佛教有四大石窟,不仅地点均在北方,亦兴建于十六国南北朝时期。

甘肃敦煌莫高窟始建于前秦时期,那里有很多佛图澄的壁画故事。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始建于后秦。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均凿于北魏,龙门规模最大。

莫高窟壁画

石窟建筑群的修筑,短则百年,长则千年,必将需要一个自由稳定的宗教环境。

所以物质的缺失靠私铸来弥补,精神上的空虚这也便有了寄托。佛家于汉代初入中原,但鉴于儒学昌盛,另有汉人不得出家等规定,一时被归为方术,甚至邪术,直至北朝中兴。

但或许铺的太快,佛门也逐渐变得鱼龙混杂,媚富贱贫正常不过。

(完)

             匕

精 选 文 章 推 荐

真相 | 无为

 阝                

                              廴              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