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刺杀的背后

 冬窗事发 2022-12-05 发布于北京

一名朝鲜人,在中国杀了位受俄国保护的日本人,进而开启了日本首相遇刺的黑暗历史。

这段历史,也是近代日本军国主义膨胀的一个缩影。

明治天皇通过全面西化,短短几十年让日本跻身世界强国行列,伊藤博文就是明治维新的核心人物之一。一八八五年,伊藤成为第一位日本首相,在任期间赢得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将日本的野心曝光世界。

日俄战争使两国相互勾兑,日方通过承认俄国在东北的地位,换来对方退出朝鲜,伊藤博文成为大韩帝国统监。

不久朝鲜军队解散,高宗被迫退位,明成皇后被杀,一些爱国义士将矛头直指伊藤博文。

一九零九年,时任日本枢密院议长的伊藤博文乘俄国列车来到哈尔滨,准备与俄财政总长协商战后事宜,还未出站,朝鲜民族主义者安重根就从人群冲了出来朝他连开三枪。伊藤当场倒地,他身旁的南满铁路总裁,日本驻哈尔滨总领事等则受了重伤。

此时的安重根放下手枪高喊:“韩国万岁!”随即被捕。

因失血过多死亡,伊藤博文的人生结束语是:“八嘎。”
包括伊藤博文,日本早期几届内阁还是以旧藩阀官僚为主,虽不像大清明目张胆搞出个皇族内阁,但也得论资排辈,民主程度不高。

直到一九一八年原敬内阁成立。原敬曾是伊藤内阁外务次官,没有家族背景的他,纯粹靠实力,以及所在政党的力量成为首相,这意味着日本的“官僚内阁制”正式被“政党内阁制”所取代,原敬也被誉为“平民首相”。

而此时,一些问题浮出了水面。

明治维新时,日本一方面设立议会,制定宪法,同时又加强军备国防,因此形成了军部与内阁并存的情况。据一九零七年《帝国国防方针》,凡国防大事,应先由军部提交给天皇,天皇再交予内阁研究确定。

在“官僚内阁”时期,无论内阁还是军部成员都有一定背景,父辈不是明治元勋就是藩阀出身,大家彼此有种认同感,很多事坐下来聊聊就解决了。

但到了“政党内阁”时期,包括首相在内的阁员不乏素人,他们没有背景,没有尚武精神,往往将经济发展当做首要任务,已不再是军部一顿清酒能搞定的事了。

一战后的日本国力正值巅峰,军部秉持扩张策略提出了宏伟规划,却被内阁的文臣不断否决。但无论如何,军部终究要将维新成果输出世界,所以当他们无法左右内阁意志时,刺杀首相就成了办法。

正如,原敬始终坚持“政治高于军事”主张,任职期间,他一面支持美国的裁军提议,一面“不干涉”中国内政,代之以经济入侵,甚至把文官安插在一向由武官担任的陆军参谋本部岗位,终于引火烧身。

一九二一年冬,原敬成了日本第一位被刺杀的在任首相。

关于战后裁军,从原敬,到高桥是清,再到滨口雄幸,三界内阁均在全力推动。

滨口雄幸是日本第二十七任首相,任内缔结了伦敦海军裁军条约,签订了太平洋地区九国条约,切实归还山东半岛旧德国殖民地,共裁减军费一亿。所以不出所料,二八年六月上任的滨口,三零年冬就被刺客刺伤,三一年因伤情恶化去世。

然而刺客佐乡屋留雄反而在军部的支持下成为了英雄,使全国上下充斥着一股狂躁。

不久,九一八事变爆发。

同年,孙中山的挚友,时年七十七岁的犬养毅被推举为首相。犬养毅认为,日军应有序撤出东北,在国际上承认中国对东三省的主权,以换来在当地经济的实际支配权。为此,他拒绝军部要求承认满洲国的指示,并不顾关东军私下与中国谈判。

次年(1932)五月十五日,十余名青年军人冲进了他的官邸。

该“五一五事件”标志着“政党内阁”时代结束,代之的是“军部内阁”,继任者斋藤实刚上台就承认了满洲国的存在。

不过这时,军部内也有了“统制派”与“皇道派”之分歧。统制派由高级军官组成,他们凌驾于天皇之上,以自己的节奏推进对外战争,相对温和;皇道派顾名思义,他们散布于军部中层,因急于在战场上证明自己,故寄希望以政变或暗杀的方式推翻高层,将军权交予天皇。

一九三四年上台的冈田启介便是统制派一员,他曾以海军司令的身份支持裁军,其缓慢的进军节奏彻底激怒了皇道派。三六年二月二十六,一伙青年军人展开行动,前首相斋藤实高桥是清先后遇刺,却让冈田启介侥幸逃命。

“二二六事件”虽然失败,却出现打草惊蛇的效果,反而使皇道派追求的战略激进得以实现,广田弘毅、平沼骐一郎、东条英机等战犯首相先后登场,日本也走上军国主义的不归路...

三七年七月七日,战争全面爆发。

其实千年来,天皇从来不是日本最高领袖,早先是幕府,近代是军部,所以军人干政是日本的传统。不过二战后,随着皇军成了自卫队,内阁终于坐稳最高军事决策机构,各党派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头。

而不变的,竟是“一年一首相”的神奇现象。

(完)

             匕

精 選 文 章 推 薦

真相 | 無為

 阝                

                              廴              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