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0岁老教授经历的华西飞速发展65年——我与国学巷37号的故事

 工农商学兵 2022-12-05 发布于四川
图片

吴言涛,今年90岁,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胆道外科的一名退休老教师。

立志学医对吴言涛来说不是偶然。在他读高中时的一个暑假,有一位乡邻投水自尽,被乡邻父亲救起后已经没有了呼吸,当时围观的人员众多,却没有一个人知道如何施救。乡邻的父亲也束手无策,眼睁睁地看着孩子死去。当时吴言涛就想,如果自己是一名医生也许就能挽救乡邻的生命。因此,在上大学的时候,他坚定地选择了医学。

1957年,吴言涛从同济医科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毕业。在那个年代,学校所在地武汉的经济发展、医疗卫生尤其是西医的发展程度远超四川,很多同学毕业都想留校或留在周边地区。当时吴言涛也可以选择留在武汉或者回到家乡安徽怀宁,但在毕业前夕,国家发出了大学生、知识分子支援内陆建设、治蜀兴川的号召。于是,他就响应号召填申请来了四川。

50年代末的四川交通闭塞,吴言涛先从武汉坐3、4天船经三峡到重庆,再从重庆坐10多个小时的火车到达成都,就这样正式开启了与国学巷37号的故事。

01

图片

初到华西时,全院只有300个医生,外科大楼还没有建立,外科病房旧址在如今华西医院八角亭的位置。

图片

整个外科只有几十名医生,分科也仅有普外、骨科、胸外、泌尿。因此,普外科医生收治患者堪比全科医生,耳鼻喉问题要处理,神经外科的要管,小儿外科的也要治。病房条件差,没有专门的ICU,病人水电解质紊乱、感染、休克、呼吸功能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都需要外科医生自己处理。

直到1984年才开始在外科大楼4楼设置了一个房间作为临时的重症监护病房,集中管理危重患者。当然,这个病房也仅仅是一个集中危重患者的房间,设施设备简陋,条件艰苦,没有监护仪。

吴言涛和同事们就拿着水银血压计,守在病人床旁,五分钟、十分钟、二十分钟测一次血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患者病情危重、不稳定的时候坚决不离开病房,甚至有时候直接在病人床旁打一个地铺亲自守护。

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从实践中总结到,建立专门团队、集中管理危重患者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后来随着麻醉、重症等学科的发展,各种监护、抢救仪器的应用,吴言涛更坚定地意识到ICU的成立迫在眉睫,ICU的发展也必将成为医学发展、医院发展的重大改革。

02

图片

ICU的成立是医院发展、重大手术开展的重要前提条件。

华西外科不缺医生,但是缺一个能在医生们手术后继续抢救患者生命的医生。

随着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华西医院外科在80年代的时候已经开展很多大型手术。吴言涛和同事们发现大手术做完后,需要专业的人员和设备进行后续治疗才能帮助患者早日度过危险;而且,这些专业人员必须经过各学科系统的综合培训,掌握多学科专业知识,能够较早识别危重症患者病理生理变化,具备对病情做出综合判断,选择最佳治疗方案的能力。总而言之,需要有一个年富力强、业务水平高、学习能力强的人作为带头人。

因此,当时吴言涛动员自己的研究生康焰去从事ICU专业。

这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也不是一个容易做的决定。康焰是1988年华西医学系唯一一名留院的外科医学生,工作很认真,也很刻苦,非常喜欢外科专业。对于一个外科医生来说放弃外科,就等于放弃多年所学的技术,放弃多年想站的手术台。况且,ICU是在华西历史上从零开始做起,能不能如大家所想的发展顺利、发展强大,都还未可知。

吴言涛给他做了很多思想工作,终于在1991年,康焰服从医院安排,离开外科,开始筹备成立ICU病房。经过多年的努力,不负众望,把ICU发展成了今天的重症医学科。

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目前已成为拥有8个重症救治病区,一个呼吸支持与治疗中心,20余个亚专业医疗组的重症监测、治疗和护理中心。科室总床位215张,医护人员500余人,拥有国际一流的器官功能监测、支持设备及治疗设备,完备的临床科研、教学设备及优秀的医疗、护理、呼吸治疗师团队及各类临床治疗小组,是首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也是国内规模最大、亚专业最齐全的重症医学临床和教学基地。

03

图片

具有中国和亚洲特色的胆道外科是从华西开始的。

1942年,杨嘉良、杨振华、曾子耀等医生在急诊手术病人的胆管中取出一条活蛔虫,是国际胆道外科史上首例经急诊手术证实的胆道蛔虫病,此后形成了此病的常规手术治疗,使胆道手术迅速地发展起来。相关论文发表于1946年Annals of Surgery上。

由于早期手术,解决了急性重症胆管炎引流减压的问题,挽救了许多生命。经过几年的实践到1945年末,已逐步发现了肝内胆管结石和化脓性胆管炎、胆源性肝脓肿、败血症、全身脓毒血症、转移性多器官脓肿、多器官衰竭等临床、放射、病理和尸检的完整资料。这些资料是全世界仅有的。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当时仍然没有建立独立的胆道外科。

吴言涛来到华西后所在的是普外科的外七病房。他经常会跟其他几个病房的孔繁成、蒋进民、彭其芳等医生,一起讨论胆管炎的治疗,由此摸索出来学科的发展方向,产生了胆道外科的雏形。

60年代初期至70年代,吴言涛和同事们开始对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进行研究,人员有贺光永、孔繁成、沈文律、蒋俊明等,也逐步开展了肝门胆管良性狭窄的外科治疗。

70年代中期,华西决定成立胆道研究室,冉瑞图医生牵头开展这项工作。

70年代后期,笼统的大普外已不能满足于医疗形势的需要,为了适应医疗技术的发展和提高,更好地为病人服务,加速高级医务人才的成长,吴言涛在高年资医生中进行亚专业定向,肖路加、郑光琪定为肝胆专业。

1981年,华西成立了肝胆胰疾病研究室,冉瑞图、肖路加、吴和光是主要成员。吴言涛又干起了自己的老本行肝脏,继续研究肝移植和外科营养。

图片

80年代卫生部部长和华西外科医护人员合影

图片

“中国外科之父”裘法祖教授来院

04

图片

最早的肝移植是Starzl教授1963年在丹佛完成,而华西在1969年开始探索。

吴言涛认为,肝移植是普外科进展的必然趋势,器官移植外科也是外科未来重要的一个发展方向。

那个时候吴和光院长管理大外科,是业务总指导,吴言涛向他提出发展肝移植的意向。吴院长立即同意,于是大外科组织了一个肝移植组,团队包括了外科、消化内科、血液科等科室的医生,算是很早的多学科团队了。

当时,我们国家有4个医院在探索肝移植技术,其中有成都华西、武汉同济、广州中山、还有上海瑞金。那个时候没有可以参考的案例,完全是看文献自己琢磨,从做动物实验开始。吴言涛和同事们从1977年开始做动物实验,共做了30多次狗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

1979年,华西医院进行了第一例肝移植,其中供肝切取是吴言涛完成的,他现在想起来还是惊心动魄。

由于时间紧迫,要求从肝脏取下到进入移植手术室不超过2个小时,当时路不好,交通不发达,没有高速,乘汽车2个小时往返基本是不可能的,因此使用了直升飞机从德阳取回来,直升飞机的降落点就在现在华西校区东区的足球场。

医院也是大力支持肝移植开展,为了一台肝移植手术,全院从后勤到专业技术有100多个人,为这例肝移植随时准备着。

图片

在克服种种困难后,吴言涛和同事们在70-80年代初之间做了5例肝癌晚期患者的肝移植。但是,总是不能突破免疫抑制的问题,遭遇了移植的瓶颈。90年代后,随着全世界移植基础研究的进步、免疫抑制药物的进步,以及活体肝移植的发展,肝移植临床实践突飞猛进,移植数量增多与存活时间大大提高。

05

图片

外科营养是整个外科发展重要的推动力量。

当外科手术以后患者饮食不能获取或摄入不足的情况下,需要通过肠内、外途径补充或提供维持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在保护脏器、减少并发症、控制感染及促进机体康复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外科营养支持包括肠外和肠内营养。

外科营养支持其实在19世纪末期就有相关的探索,当然,一开始用的就只有静脉输入的葡萄糖。在20世纪60年代的时候国外开始出现游离氨基酸,但是国内并没有在临床应用,临床上只能偶尔用点白蛋白,外科手术之后的营养支持手段很有限。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外科技术的发展。

1984年,吴言涛去美国休斯顿贝诺医学院学习的时候,才知道美国人从1968年就开始进行深静脉的高营养支持,其中成分包括葡萄糖、氨基酸和脂肪乳。吴言涛在学习期间也看了很多休斯顿贝诺医学院给病人做的营养支持,通过中心静脉,也就是锁骨下静脉给药,这就解决了外周静脉使用时间短的问题。

图片

1984年休斯顿贝诺医学院正在进行外科营养的患者

图片

1984年休斯顿贝诺医学院PICC的患者

静脉营养制剂的进步也是外科营养的关键,其中之一就是氨基酸;第二个进步就是脂肪乳,脂肪输入到血液里面有脂肪栓塞的风险,但是如果把脂肪乳化,变成很小的分子,可以透过很小的血管,这个技术是外科营养的又一个突破。

回国以后,吴言涛也开始在华西进行外科营养探索性研究。华西成为国内继北京、上海、南京一些医院以外,第一批开展临床营养的医院。

有了营养支持以后,华西医院外科临床就可以开展很多以前无法开展的技术。普外科各种大型的胃肠、肝胆胰手术能够平稳、安全地开展起来了

06

图片

1982年5月1日,日本川山岳会登山队队员松田宏也在攀登四川省贡嗄山顶峰时,在海拔7506米的高山上遇险失踪。

19天后,被当地彝民发现,生命垂危。

受四川省政府派遣,华西医院派出专家组前往现场抢救,并立即转送到我们医院继续救治。

松田宏也的主要问题就是严重冻伤、双足坏死后继发感染、败血症、DIC、全身多器官受损,在抢救中又发现胃穿孔腹膜炎。

当时吴言涛是普外科的党支部书记,病人普外科的部分由他负责。其他相关科室专家还有传染科的黄安华、消化科的张光儒、骨科的沈怀信、麻醉科的张慈忱、血液科的邓长安等专家。

图片

松田宏也手术正在进行中

整个治疗过程,吴言涛和医生们进行了22次全院大会诊和多次手术。经过全院46天的多学科通力合作,松田宏也转危为安,体重由35公斤增加到43.5公斤,还用他仅余小截的拇指关节握笔写下了“中日友好万岁”,于7月10日康复出院回日本。这在当时算是登山史上的奇迹,也是医学史上的奇迹了。

成功抢救松田宏也被世界媒体广泛关注,华西医院的医疗水平受到国际舆论和日本方面的高度赞扬。

图片

1992年松田宏也回到华西医院,

用截过指的手写下了感谢的话

松田宏也说“中国人民是我的再生父母,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此后日本政府因此多次邀请华西医院代表团访问日本交流学术,松田宏也多次回华西医院感谢救命之恩。

07

图片

没有一个医生不想把自己的病人治好。

医生很难当,但是病人更难。当医生要对病人有耐心、有爱心,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

吴言涛对一个肝内胆管结石的病人印象很深。

因为肝内胆管结石属于西南地区的常见病,多发病,结石治疗极其困难,术后极易复发,难以根治。而且胆道结石往往伴随严重的胆道感染,在反复多次手术后容易出现伤口感染,愈合不好,甚至长期腹壁窦道形成、漏胆,患者的生活会受到很大影响。

这个病人就是这种情况,他先后做了三次胆道手术,还切了一部分肝脏,但因为结石反复复发,肝脓肿形成,后来还形成了腹壁的慢性窦道。病人非常痛苦,腹壁的窦道一直向外渗出脓性的坏死组织,长期的病痛折磨下他认为是医生有问题,没把他治好,很多年一直缠着主治医生,走到哪里跟到哪里,不管是在科室,还是下班回家,给那位老师生活工作都造成很大的困扰。

吴言涛也很同情这位病人。反复多次手术对他的创伤也很大,但是面对一些疾病,作为医生也有很多的无奈。医生们需要跟病人一起,站在同一个战壕应对疾病。

所以,吴言涛后来组织多次全院多科会诊,一起商量治疗方案,最终大家还是决定再次为这位患者手术。经过窦道口注射亚甲蓝,然后根据亚甲蓝染色范围把所有坏死组织和结石复发的区域全部切除干净。后来患者恢复很好,伤口也愈合了,左肝病灶全部切除干净以后结石也没有再复发。

患者很满意,后来还专门到病房感谢胆道外科所有医生。

“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一切从患者的利益出发,这是华西行医的风气,我的老师传给了我,我也传给了我的学生。如今我也老了,希望我的学生们,希望华西的后辈们不仅具有扎实的医学理论及临床技能,更重要的是有一颗能治病救人,把病人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善良之心!永远不忘初心,坚守医者仁心!”

吴言涛觉得,作为医生确实要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多站在病人的立场考虑问题,多与他们共情,多体谅他们的痛苦,用医生的专业知识更好地为病人服务,解决更多的问题。

来到华西后,吴言涛一直从事普外、肝胆胰外科专业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到现在为止行医执教共65年,这期间也面临着很多工作、家庭问题。

对于他的家人,他一直有一些愧疚。

“虽然常常没时间照顾、陪伴自己的爱人、孩子,但是学医、从医,我从不后悔。

是国家培养、造就了我,所以当初组织有需要,我义不容辞地坚决服从安排,怀揣'把一切献给人民、献给国家’的信念来到华西。”

某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但凝聚起一群人的力量就能迸发出巨大的能量。

今年是华西医院建院130周年,我很庆幸能看到并经历了飞速发展的65年。华西二字于我而言如精神符号:偏居西南,藏龙卧虎,济世为怀,功勋卓著,默默无闻,锐意进取。我们感谢百余年来那些坚韧不拔、目光远大的前辈,感谢胸怀天下、心系人民的同道,也要感谢意气风发、守正创新的后辈。130年来,华西人赓续前行,接下来的路,还需要华西新的一代去闯荡!

亲爱的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