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鹿原》解析:冷与热的调和

 寻琴斋 2022-12-05 发布于广西

(影视中的朱先生)


冷与热的调和

《白鹿原》伟大,是因为它是丰富而博大的,把传统文化融入到构思与情节当中,将习俗与文化通过生动的故事和人物表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把一些真实发生的事件和经典人物,加以改造,写进小说之中,于是苍茫大气,有丰富的矿产和广袤的天地。

老子《道德经》智慧中的辩证思想和现代哲学中的思辨性,也很好的体现了出来,比如白嘉轩与鹿子霖性格上的对比与互补,比如田小娥与白灵两个女人形象的对比与辉映,比如黑娃与芒儿的对比,比如黑娃与白孝文的对比。有白姓的秉直,就有黑娃的反叛;同样有朱先生的炎热,也就有冷先生的阴冷。

关于朱先生,前面已经讲了很多,他的形象也就不再赘述。他姓朱,朱是红色,正是火焰火热的颜色,正与他积极匡扶世道人心的古道热肠相匹配。而冷先生,则是对热的一种调和。

冷先生虽是一名医生,但作为传统的医生,继承了巫医不分的传统,他所开的药方,有时更像巫师的偏方。对人的病和命,他也不像朱先生一样,动不动就感动的两眼热泪,而是时刻都是一种置身事外,事不关己的冷隽。

面对白秉德老汉的急症,他的高超的医术与生冷相伴,白秉德老汉用了药,果然就好了一些,但很快再发病。冷先生作出冷静而无情的判断:如果再发病,就不用再来找我了。对于无力回天的病症,他不做无谓的努力去扭转,一任鲜活的生命逝去,仿佛没有情感的上天。

同样,对待他的大女儿也是如此。为了同时攀附白嘉轩和鹿子霖这两个人杰,冷先生把他的两个女儿分别许配给白嘉轩的儿子和鹿子霖的儿子。大女儿许配给鹿兆鹏,二女儿许配给白孝文。白嘉轩有点私心,不想让自己的大儿子像鹿子霖的大儿子叫哥叫姐夫,不甘于自己在这方面屈居于鹿子霖之下,所以让自己的二儿子白孝武娶了冷先生的二女儿。

这段婚姻,已经不像在处理孩子的终身大事,不在乎小夫妻二人性格是否合适,不在乎婚姻会不会幸福,也不在乎自己女儿们的心思和意愿,只是出于父辈的利益需要,就在举手之间决定了两对夫妻四个人一生的命运。这时的冷先生,不像是嫁女儿,更像是处理自己手中的货物,只在乎买家是谁,不在乎价格和货物是用来做什么的。冷先生的冷,也冷在亲情上。

当瘟疫发生的时候,冷先生先是用药去救治,发现什么药都不起作用之后,就采取了放任自流的态度。面对一条条生命的消失,他只是淡淡地说,这是上天在收人呢。继而他也相信了是田小娥的恶灵在作祟,加入了规劝白嘉轩为田小娥修庙抬棺的人群中。

而白嘉轩决定造塔的举动,却得到了朱先生的肯定,并提出了改善的方案。从这一点上来看,朱先生有比冷先生高明的地方。

与冷先生平时随和,偶尔也会和人开玩笑不同,朱先生平日里保持着读书人的孤高与清冷,在白嘉轩等乡民看来,这就是圣人应该有的样子。连带朱先生的话少与待客的清冷,都被看作不同于流俗的表现。

朱先生外表虽然冷,但绝对是古道热肠,在赈灾的时候,面对为接待他而特地安排的一桌子好酒好菜,他决然的一口不吃,说了句让人感动得落泪的话:灾民们在外面挨饿,一口粗粮都吃不上,我们在这里山珍海味,如何吃得下?面对众生的苦难,他的衷肠是热的。

当朱先生听闻鹿兆海在潼关抗击日寇阵亡的时候,他泪如雨下,并要亲自给鹿兆海抬棺。他在发表悼词的时候,心中热血难平,竟把悼词变成了八君子的抗日宣誓。他同其他七位同仁投笔从戎,放下正在编纂的白鹿县志,收拾包袱,辞别家人,要奔赴抗日一线。他无疑是白鹿原上最热血的人,即便当时他已经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

朱先生的热与冷先生的冷,在现实面前得到了充分的调和:朱先生后来也谢绝宾客,潜心编撰县志,让热血冷下来;而冷先生也不再对任何事都冷眼旁观,对于鹿子霖的出格的作为,他也做出了倾向性的评价,对其进行冷嘲热讽。白嘉轩都惊奇了,交往这么多年,第一次听到冷先生对鹿子霖批评性的评价。

(影视中的冷先生)

(陈忠实先生)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