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在日本留学的中国学生在一家餐馆打工,老板交代了规则:盘子必须用水洗7遍。这位留学生为了省事,经常少洗一两遍。有一次被老板发现了,他却振振有词地说:“洗5遍和洗7遍差别并不大。”老板平静地说:“你是一个不守规则的人,请你离开。”我国的一个外交官员在瑞士访问,一天上厕所出来时,一个妈妈着急地说,儿子进厕所十多分钟了还没有出来,麻烦他帮忙看一下,他进去之后看到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正在满头大汗修冲水马桶。原来,冲水马桶坏了,这孩子觉得上厕所不冲水是犯了规则。遵守规则,按规则做人、做事,是一个人做好事情、立足社会的基础,同时,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幼儿园常规教育,不仅要促进幼儿常规行为习惯的形成,而且还要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常规行为是幼儿教育的目标,也是幼儿教育的手段,幼儿入园后,一日活动的安排与家庭是完全不同的,它有时间的限制,有场所的规定,有活动的规则和要求,这就要求幼儿园各项活动必须建立必要的常规,让幼儿按常规要求去参与各种活动,否则,幼儿园活动就无法正常进行,幼儿园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目标就也无法实现。但是常规绝不仅仅是为了方便教师对幼儿的管理,也绝不仅仅是为了幼儿今日在幼儿园更好地生活,它应该有更为长远的考量:常规是有序进行集体生活,是培养幼儿正常交往能力的保证;常规能够让孩子形成一种群体意识;常规能让幼儿形成现代人应该具有的十分重要的品质——常规意识和常规行为习惯。我期待我们的孩子从小就树立规则意识和按规则做人、做事的品质,基于此我们编写了《幼儿常规教育指导手册》这本书,希望这本书能对幼儿教育工作有所帮助,特别是对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意识和常规行为习惯有所帮助。本书初稿由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刘揖建(第一章)、莫源秋(第二章、第三章)、韦凌云(第四章)撰写,全书最后由莫源秋统稿、审稿和定稿。本书在编写的过程中借鉴和参阅了国内外同行的大量的相关研究成果,在此对他们表示由衷的谢意!同时,由于种种原因,书中引用的有少部分资料,未能标明相关作者及材料的出处,在此对相关的作者特表歉意!由于时间仓促,加上作者水平有限,书中一定存在着错误、缺漏和不当之处,敬请阅读和使用本书的老师和朋友批评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