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感“差别教育”

 爱做梦的教书酱 2022-12-06 发布于湖南

马恩洪校长说:“课堂,有些学生是接受,有些学生是享受,有些学生是忍受,有些学孩子是难受。焦虑的学生,恐惧的学生,他是在忍受课堂。因为我们给有差异的孩子无差别的教育。让有差异的孩子到达同一个高地,是梦想,是拔苗助长。常识告诉我们,一个孩子现有的水平加上20分,那就是他伸出手来够不到,但是他跳起来能抓到,他就产生跳的欲望了。如果我们给有差异的孩子都找到不同的最近发展区,在最近的发展区里,让他每天都超越自己,让他每天都积累'我进步了’的成功的积极情感。如果我们的校园、课堂能做到这一点,'要我学’就会让位给'我要学’了。”

数千年的历史文化,14亿的人口基数现状决定了我国长时间以来进行大范围的集体教育是现状的需要,这个现状也仍将持续。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提高了差别教育的可能性,但学校教育的本质就是将同一发展水平的人集中进行教育。

可想而知,有差异的家庭才是实施差别教育的主场。但我们的评价机制是一体的,也就导致了“达到同一高地”的焦虑。


我们为什么要差别教育,因为我们作为人本身就是不同的个体,会面临不同的选择,有不同的未来。君子和而不同,即使是身在同一行业的人也会有能力、思想的差别。

​我们终其一生要实现的其实是自我主动作为,我们应该怎样去培养孩子的主动性,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根源是态度的转变,所以我们更应该想办法解决孩子在学习态度上的问题。这个态度关系到的角色太多了。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