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痰湿困脾和寒湿困脾有什么区别?

 幽默的数据线 2022-12-06 发布于甘肃

图片

中医认为,痰湿的产生与脾最密切。脾主要负责运化水液,因此是“生痰之源”。简单地讲,如果脾的功能出现了障碍,人体的水液代谢就会出现问题,异常堆积,就会产生痰湿。

望闻问辩痰湿体

望,主要是望形体、望舌苔。中医讲“肥人多痰湿”,肥胖多是痰湿体质的集中外现。另外,还常表现为面部皮肤油脂较多,眼泡微浮,腹部肥满松软,平素舌体胖大,舌苔白腻。
闻,体内痰湿严重的人, 一般体味较大,口气也较重。
问,体内沉积过多的痰饮水湿,常会觉得身重不爽、倦怠迟缓。追问病史,很多还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血症等问题。
痰湿流到哪儿,哪儿就得病
痰湿一旦形成,就是健康的一大祸害,流到哪里就在哪里捣乱: 在头部, 导致头昏目眩 、容易困倦,甚至神志不清到了口,就会口中黏腻或发甜;停在咽喉,就会觉得喉咙如有异物一般;在肌肤,则体形肥胖、多汗且黏;停在胸膈,就会胸闷气喘、咳嗽痰多;聚在生殖器,女性白带过多;到了关节,就会出现关节疼痛重着、僵硬、四肢浮肿(按之凹陷) 。

是什么造成了寒、湿困脾

外感多因居处湖显、冒雨涉水、久卧湿地;内因多由饮食生冷、瓜果水饮、酒食乳酷之品,脾为湿土, 同气相求, 易受湿邪侵犯,湿邪重浊停滞,其性属阴,最易损伤阳气,寒内生,寒湿相合, 困扰于脾,而成寒湿困脾证。
我们来看下痰湿和寒湿困脾如何辩证改善

痰湿困脾

表现:饮食不香,不思饮食,口苦咽干,小便赤涩,便稀有味,苔白腻,脉弦数者。
治则:燥湿化痰,泄热清脾
主方:清脾汤加减
寒湿困脾
寒湿困脾, 多因脾气素虚,或饮食生冷,或淋雨、久卧湿地、湿困脾阳,不能运化水湿所致,症候多有饮食减少、胃腹满闷、 恶心欲呕、口黏不渇,或渇不欲饮、头身困重、腹泻肢肿,或皮肤暗晦而黄、白带多、苔白厚膩、脉濡迟或缓,本证可见于慢性胃肠炎、 慢性肝炎及某些水肿病。
寒湿困脾证的表现:寒湿之邪, 困遏中焦,运化失司所表现的症候。临床常见脘腹胀闷痞满疼痛、食欲不振、呕恶欲吐或黄胆等脾胃功能障碍及寒湿内盛的表现。
湿阻脾胃
表现:脾土不运,湿浊困中,胸腹胀满,口淡不渴,不思饮食,或有恶心呕吐,大便溏泻,困倦嗜睡,舌不红,苔厚腻。
治则:燥湿健脾,消胀散满。
主方:平胃散加味
寒湿外侵
表现:外感风寒,内伤湿滞,发热恶寒,头痛,胸膈满闷,脘腹疼痛,恶心呕吐,肠鸣泄泻,舌苔白腻等。
治则: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主方:藿香正气散加味
寒湿困脾
表现:肢体浮肿,色悴声短,口中不渴,身重纳呆,便溏溲清,四肢不温。舌苔厚腻而润,脉象沉细。
治则:温阳健脾,行气利水。
主方:实脾饮加减
脾属土,喜燥恶湿,但脾最易湿,且湿多变,定要辩证清楚才行。
▶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