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学革命的推动者为什么往往产生在民间!

 扫地僧一一 2022-12-06 发布于江苏

图片

周光召曾经对中国科学这样评价: “中国科学之所以缺乏原始性创新,与缺乏哲学思维有关……在中国本土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人,一定是地处边远山区、一个在自由自在地做深入研究的民间科技工作者。在主流科学家不赞成的情况下,提出自己的看法,坚持自己的看法,并不断用科学方法加以验证,……而且要准备有一段时间坐冷板凳,或者是受到各种批评。”
很多人可能会问,主流的科学家有充裕的时间,有大把的经费,有较高的科学素养,为什么推动科学革命的人往往不是他们?
答案很简单,自然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它过去在,现在在,未来仍在,而且永远不会变。更重要的是,这个规律不是什么可观察的东西,而是一个无形无象、无所不在的原理。要正确地认识它,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哲学的思辨。
很多人不了解哲学是如何帮助我们来认识自然的?其实,它根源于物质世界的统一性,人和万物一样,不仅由同一种物质组成,也由同一个原理支配,因此,人存在与发展的原理就是万物存在与发展的原理,认识了自己存在与发展的原理,也就认识了大自然最普遍的规律。
显然,哲学方法本质上就是系统方法,它根据万物在运动原理上的统一性,通过系统间的类比来认识万物。有了这种方法论,我们就可以从宏观系统来认识微观系统,从可观察的系统现象来认识不可观察的系统现象,进而得到对自然更本质的认识。
可哲学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它不是来源于书本,而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苦难。比如,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学习环境非常恶劣,却培养出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5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172位两院院士和一百多位人文大师,创造了“战时高等教育体制的杰作”。用一位美国学者的话来说:“西南联大八年,设备条件那样差,教授、学生那样苦……出的人才比北大、清华、南开三十年出的人才都多。”
主流的科学家生活条件优越,这样的环境是很难产生真正的思想的。反倒是民间科学家,往往是一面打工,一面进行科学研究,环境的艰难非常人能够想像,也只有在这种环境下,真正的思想才更容易产生。如果再同时掌握了西方最前沿的知识,思想和知识相结合,才更容易推动科学革命。
科学研究是一项单调的工作,需要顽强的毅力,持之以恒的追求才能够实现突破。主流的科学家的考核体系束缚了他们,使他们把精力都投入到名利场上,写迎合现有科学标准的论文,以求升官与发财。最典型的就是现有的科学研究的主流主要是对物质基本结构的探索,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才能够获得名利,这就使他们忽视了对自然之理的探索,要知道真正的自然规律不是东西,而是一个理,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很难突破现有的科学体系。而民间科学家不会去迎合现有的考核体系,而会把精力投入到自己感兴趣的事。
创新是对传统的突破,主流的科学家的利益都绑定在现有的科学成果之上,他们从骨子里根本不想让决定自己利益的科学体系倒塌,甚至要强力维护,又怎么去创新呢?比如,人体特异功能现象,一旦对它的研究突破,极有可能推动科学革命。可主流的科学家却对这种研究扣帽子、打棍子、甚至污为伪科学进行打击。民间科学家不受任何限制,他们的动力来源于兴趣,可以海马行空,在思维的海洋里自由自在地翱翔,这更容易实现创新。
况且,新的科学体系的建立需要的是思想,只要建立了更接近自然事实的前提假设,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推论,科学体系就会建立。它并不需要精密仪器,也不需要高精尖的实验。比如爱因斯坦,就是在纯思辨当中建立了新的科学体系,推动了科学革命。
科学革命有一百年的周期性,上一次科学革命出现在一百多年前,它以爱因斯坦1905年的狭义相对论,1915年的广义相对论为代表。现在一百多年过去了,新一轮的科学革命已经呼之欲出,中国的牛顿或爱因斯坦已经建立了全新的科学体系,力图推动新一轮的科学革命,使中国科学后来居上。
科学革命需要两个条件,一个是理论上的自恰,二个是科学实验对理论推论的验证。理论上的自恰民间科学家可以做到,但要把论文发表出去,并得到科学界的认可却是难于上青天。当年如果不是普朗克慧眼识珠,力主把当时看起来“不着调”的爱因斯坦的论发表出去,科学革命是不会产生的。
如果想要跨越这一步也并不是不可以,那就是需要科学实验对理论推论的证明,而这需要严苛的实验条件和资金支持。比如,用确定性的科学实验重复特异功能现象。
不过,对于民间科学家来说,这都是难上加难的事。这就形成了一个非常严峻的事实,中国迫切需要一场科学革命,但能够推动科学革命的人却在民间,而现有的科学评价体系却不允许这样的人出头。说句实话,如果有一个渠道能够让民间科学家同台竞争,说不定科学革命早就在中国爆发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