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文陕北|狄马:《诗经》里的陕北方言

 二少爷收藏馆 2022-12-06 发布于广东
Image
Image

《诗经》里的陕北方言

Image

狄  马

Image

2021年岁末,因疫情防控,我一个人被困家中一月有余,每天除了为吃饭发愁,再就是找来几种不同版本的《诗经》,与信天游歌词比较,打发时光。意外地,在《诗经》里发现了好多陕北方言词。

这些方言词,在目前的普通话里已经很少或完全不再使用,但在陕北,这些词仍然活在普通老百姓的日常口语里。现将这些词依照首字的英文字母顺序罗列出来,以就教于方家:

Image

1、卬ánɡ

这个词出现在《诗经》的多首诗歌里。如《邶风·匏有苦叶》第四章:“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人涉卬否,卬须我友。”

这首诗写一个在河边等待恋人的女子,从夏天一直等到深秋,但她的心上人一直没有出现。第四章写她最后一次来到河边,这时河水已经冷得不能涉衣渡过了,必须要坐船摆渡。船夫看她东张西望,就向她招手,她却不领情,说:你们坐吧,我不坐。我要在这里等他过来呢!

《小雅·白华》中也有“樵彼桑薪,卬烘于煁。维彼硕人,实劳我心。”写的是一个思妇,一边用桑树枝烧火,一边埋怨离家的丈夫不早点回来,害得她心焦。

余冠英《诗经选》(中华书局,2012年9月,北京第1版。以下简称“余本”。),刘毓庆、李蹊译注《诗经》(中华书局,2011年3月,北京第1版。以下简称“刘本”。),周振甫《诗经译注》(中华书局,2019年4月,北京第1版。以下简称“周本”。),皆训“卬”为“我”,第一人称代词。也有些学者认为这个字是从女性的自称词“姎”(ánɡ)字借用过来的。

这个词在陕北方言里常用,与《诗经》用法一样,也是第一人称代词。主要流传在黄河西岸的佳县一带,读音为“nganɡ,上声”。单数称“卬”,复数称“卬弭”。

例句1:卬说你不能去,你偏偏要去。现在董下乱子了,卬也没办法。

例句2:你们去闹事,卬弭不去。卬弭懂法了,又不是憨憨!

2、摽biào

这个词也出现在《诗经》的多首诗歌里,但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在《召南·摽有梅》里: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摽有梅,是春秋时的一种风俗。具体讲就是,到夏天水果成熟的季节,成年女子拿自己的梅子,就是黄梅果,抛给心仪的男子以示爱,类似于后来的抛绣球。但诗中的这个女子可能是个大龄青年,犹今之“剩女”。开始把自己筐中的梅子抛得剩下十分之七了,还没有人上钩,就强作镇静地说,即使你看上我,还需要挑一个好日子。后来筐中的梅子抛得只剩十分之三了,就有点着急,说,我也不看日子了,只要你看上我,咱就今天办事吧!最后看还是没有人来,干脆将整筐梅子倒出去,说,算了,只要你说句话,我就跟你走!这首诗颠覆了我们对古代社会男女交往的一般印象。有论者认为,这是男女平权的先声,诗中的主人公可视为先秦女权主义的急先锋。

诗中的“摽”字,好多《诗经》的译注版都搞错了。许多专家解释“摽”字,说是“落”的意思。有说“打落”“坠落”的,也有说“敲落”的。注音更是五花八门。据著名诗人、文化学者流沙河先生在《流沙河讲〈诗经〉》里回忆:我的老师教我读的是piǎo,后来经过考证,我发觉他读错了,这个字应该读pāo,就是我们今天说的“抛绣球”的“抛”。(《流沙河讲〈诗经〉》,第13页,流沙河著,石地整理,四川文艺出版社,2017年6月)

其实,这个字至今活在陕北人的口头上。每一个小孩都知道读“biào”,意思是“抛出去”“甩出去”。与《诗经》的用法完全相同。过去陕北地区生活贫困,小孩连肚子都吃不饱,更不用说买玩具了。孩子们就地取材,随便捡一块小石头,划一条线为起点,抛小石子为游戏,甩得最远者胜出,谓之“摽远远”。

后来这个字引申为“跑得快”“奔得远”,略带贬义。

例句1:这个叫驴条子摽得比马儿还快,一眨眼就看不见了。

例句2:狗娃,快叫你干大回来!他把身份证忘家里了。干妈,我追不上了,他这会儿早摽远了。

3、傧bìn

这个字出现在《小雅·棠棣》中。全诗共八章,其中第六章这样写道:“傧尔笾豆,饮酒之饫。兄弟既具,和乐且孺。”描述的是兄弟友爱、同餐共饮的乐事。“笾”和“豆”是古时候的两种餐具。“笾”是竹编的盘子,用来盛放面食的;“豆”是木制的高脚碗,用来盛放肉食的。意思是,摆好你的餐具,大家一起饮酒作乐。兄弟们既然都到齐了,一家人就应当和谐快乐。

“傧”,几种译本皆释为“陈列”,周本注音为“bìn”。陕北话里至今仍用这个字,词义与此诗完全一致,都是“陈列”的意思。不过陕北话“傧”常与“摆”连用,构成一个偏义复词,很少单独使用。读音略有不同,为“bīn”。

例句1:你一个光棍汉吃饭,还傧摆下这么一摊?赶紧拾掇了,一起去城里!

例句2:娃娃,不敢傧摆了!把餐桌上的玩具都收起来,客人马上就到了。

4、畟cè

这个字出现在《周颂·良耜》里。诗歌的开头是这样写的:“畟畟良耜,俶载南亩。播厥百谷,实函斯活。”描述的是周朝的农夫们在春天来临时深耕土地,播撒百谷的情景。其中“畟畟”二字,周本释为“耜深耕入地”,耜就是犁头,这两字组合在一起,用来形容犁头深耕入土的快进之貌。古人造字用“自呼其名”的办法,造出好多鸟类名词或有声音的词,这个词的读音也有可能是模仿犁头入土之声造的。

今天陕北话中仍然保留了这个字,用法与《诗经》相似。只是由叠字变为单字,形容词变为动词,含义基本没变,仍是用来描述以铁锨或铁铲挖土的动作。读音转为“cě,上声”,北部一些县域也有读入声的,倒正合《辞源》解释此字“初力切,入,职韵”。

例句1:娃他大,娃娃㞎到当院里了,快拿铁锨,畟得倒了。

例句2:死老汉,羊圈臭得不能闻了,快畟上几铁锨土,垫给下。

Image

5、称chèn

这个字出现在《曹风·候人》里。今人多解释为姑娘戏谑男子胆小,不敢追求自己的情歌。此诗的前两章是这样写的:

彼候人兮,何戈与祋。彼其之子,三百赤芾。

维鹈在梁,不濡其翼。彼其之子,不称其服。

“候人”是掌管治安或边境出入的官吏,犹今之“武警”或“保安”一类的官职。因为诗歌写她的意中人“何戈与祋”,“戈与祋”都是兵器,不是一般人可以随意佩戴的。因此,我们可以推想,诗中的姑娘看到街上“何戈与祋”的武警战士,就想起她的兵哥哥,一身戎装,并多次受到国君的嘉奖,奖给他的红色皮围裙(赤芾)加起来竟有三百多个。但这个后生不知是由于胆子小,还是没有做好准备,不敢主动示爱。姑娘就埋怨说“彼其之子,不称其服”,意思是,我爱的那个小伙子呀,不配穿那身衣服。

其中“不称”二字,陕北话里常见。“称”陕北话读音为“chèn”,意思是,匹配,合适;反之,不匹配,不合适,就是“不称”。读音和词义都与《诗经》相同。此外还有“测量”“赞扬”“名号”等其它含义,而《曹风·候人》正是在“匹配”“合适”的义项上使用这个词的。

6、羝dī

这个字出现在《大雅·生民》里。这首诗是周人记录他们的始祖后稷从感孕出生到弃而不死,再到长大成人,教周民稼穑的故事。其中第七章写他们的祭祀活动:“取羝以軷,载燔载烈,以兴嗣岁。”羝,几种译本皆释为“公羊”。軷,读bá,或bǒ,旧以为祭路神,指的是周民在祭祀上天之前,先祭祀路神。余以为“軷”,就是“剥”的通假。祭祀上天的公羊必须先行剥皮,才能“燔”(用铁叉子架起来烤)“烈”(用铁钎子串起来烤)。连毛烧烤,腥臭难闻,上天岂能喜悦?

汉《说文》解释:“羝,牡羊也。”至于为何把公羊叫“羝”,元《韵会》解释很有趣:“羝好觝突,故以'抵’省声。”意思是公羊好抵(以角顶架),后来就以“抵”呼它了——等于先按它的性格特征取了一个外号,后来就正式称它了。

陕北话至今仍用这个字,读音不变,但加了一个前缀“圪”,公羊叫“圪羝”,有时也叫“臊圪羝”或“臊胡”(取其胡子很长的外貌特征)。

例句:你拦这么一大群羊,不留一个圪羝,母羊怎给你下羔呢?

7、敦duī

这个字出现在《诗经》的多首诗歌里。有的意思是“圆形”,通“团”,如《豳风·东山》之“有敦瓜苦,烝在栗薪”;有的意思是“打击,征伐”,如《鲁颂·閟宫》之“敦商之旅,克咸厥功”;有的意思是“布陈,屯聚”,如《大雅·常武》之“铺敦淮濆,仍执丑虏”;但意思都是从本义之“堆积,压迫”引申而来。“有敦瓜苦”意思是一个个吊到一起的圆葫芦;“敦商之旅”不过是说周朝的军队很勇猛,彷佛在商朝军队的头上压了过去;“铺敦淮濆”,意思是周宣王的军队在淮水边铺了一层,阵势浩大。尤其在下面这几首诗里,这个字的本义显示得很清楚:

一是《大雅·行苇》,写兄弟之间应当和睦团结,开头就讲:“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方苞方体,维叶泥泥。”意思是聚集在一起的芦苇,不要让牛羊随意践踏。因为它们刚刚出土成形,嫩绿的叶子还闪着光泽。这个“敦”就是“堆积,聚集”在地面上,一眼望过去,绿油油的一层。

二是《邶风·北门》中有:“王事敦我,政事一埤遗我。”意思是国家的差事都堆给我,一应行政庶务都推给我。刘本注释“敦”字:“意同前章的'适’,或以为'堆积’。”

三是《豳风·东山》中有:“蜎蜎者蠋,烝在桑野。敦彼独宿,亦在车下。”意思是这个打仗归来的战士,一路上看见蜷曲着身子的蚕虫,爬在桑树上。他自己也缩成一堆,躲在车下取暖,比野蚕强不了多少。流沙河认为:敦就是“堆”,这里的意思也是相通的,它本来的读音就是“duī”,后来人们都读成“敦(dūn)促”了。(《流沙河讲〈诗经〉》,第116页)

陕北话里至今仍用这个字,意思就是“堆积”“压迫”。读音为“dūn”。

例句1:大年三十敦下一场雪,出不了门,我看老祖宗们只好自己找吃的了。

例句2:你摔盆子掼碗,敦打谁了?这事是你自己错了,还怨别人!

8、方fānɡ

这个字在《诗经》里出现的频率很高,有时意思是“占有,依托”,如《召南·鹊巢》中“维鹊有巢,维鸠方之”;有时意思是“正好,正当”,如《小雅·正月》中“民今方殆,视天梦梦”;有时意思是“将,且”,如《秦风·小戎》中“方何为期,胡然我念之”……

但有两处意思很特别,指的是“木筏”“木排”。

一是《周南·汉广》。这是一首诉说男子求偶不得的诗。在每一章的结尾处,诗人都反复咏叹“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意思是,汉江水宽广无边,想要游到江中寻找我的女神,实在太难;汉江水奔流到海,永无休止,想要乘着木筏寻找我的女神,绝无可能。刘本注释“方”为“筏子”。流沙河解释得更为详细:“方”是木筏,竹筏称为“筏”,木筏称为“排”,排又叫“方”。(《流沙河讲〈诗经〉》,第8页)

另一处是在《邶风·谷风》中。当诗中的弃妇数落她负心的丈夫时,情不自禁地回忆起她对家庭的贡献:“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意思是,水深的地方,我就扎筏子渡过去;水浅的地方,我就直接游过去。其中“方”的用法与《汉广》一样。但作者将“方”与“舟”并列,说明二者是不一样的,也间接证明有的今译本注释“方”为“舫”是错的。

陕北话仍用这个字,读音和用法都与《诗经》一样。当然,陕北没有江河,自然就没有以“方”称“木筏”的机会,但乡民们把木匠用锯子拉成的木板叫“方子”或“木方”。

例句:马师,你豁下这么多的方子,是打柜子,还是做棺材了?

“方”的另外一种用法,是指书写的木板。我上小学时就经常带一块小木板,同学和老师都叫“方”或“木方”;也有带石头的,就叫“石方”。这个字进一步引申,就是把老师布置的毛笔字作业叫“方”;在格子上练习毛笔字,叫“写方”;交毛笔字作业,叫“交方”。

这个用法源远流长,至少有两千多年了。《仪礼·聘礼》:“百名以上书于册,不及百名书于方”,下注:“方,板也。”今之“方策”或“方册”都是根据“方,板也”这个本义推演来的。通版为方,联简为册,谓之“方册”。

9、盬gǔ

这个字也出现在《诗经》的多首诗歌里,但大多数固定在一句套话里,叫“王事靡盬”。“王事”就是公家的事,“靡”就是没有。盬,流沙河注音为“gǔ”,解释为“固定”。

《小雅·采薇》中有“王事靡盬,不遑启处。”意思是公家的事没有一个准,我哪有时间坐下来休息?有些译本解释“盬”为“止息”,余以为不确。因为第二章明确讲到“我戍未定,靡使归聘”,意思是我不停地换防,找不到邮差给我捎书信;更深一层意思是,由于我的驻防地点不停地在变,家人也没法给我写信啊!因此,第三章的埋怨“王事靡盬,不遑启处”才有了依据。

《唐风·鸨羽》中有“王事靡盬,不能艺黍稷。”这里的“盬”更应该解释为“固定”。因为庄稼的种植、收割都有固定的期限,过了一定的期限,即使有空闲也无法弥补,但由于王事没有固定时间,才导致作者“不能艺黍稷”,最终发出哀叹:“悠悠苍天,曷其有常?”

陕北话中至今仍用这个字,意思与《诗经》基本一致,读音也完全相同。之所以说“基本一致”,是由于现存陕北话里的“盬”,不但有“固定”的意思,而且还加了“强迫”的含义。

例句1:我也不想说假话,但领导盬住让我说了。

例句2:不怨你的男人。你自己要跟人鬼混,谁盬你了?

10、薅hāo

这个字出现在《周颂·良耜》里,原诗为:“其鎛斯赵,以薅荼蓼”。“鎛”是一种农具,类似现在的锄头,“赵”是锋利的意思。“荼”是苦菜,“蓼”是水草。“薅”各家注释皆为“除草”。意思是:他的锄头很锋利,正好拔去苦菜和蓼草。

陕北话至今仍用这个字,读音和用法与《良耜》完全一致。本义是除草,后引申为抓住一个人或动物的毛皮。

例句1:你糜子地里的草长得一人高了,快薅给下。

例句2:这个城管像个土匪,看见街上一个卖饼子的婆姨,就把人家脑毛上一把薅定。

例句3:陕北说书有《女将夸口》段:

你就是佛爷庙上的油灯盏,

我也要拿上月经布子把你蘸干;

你就是张玉皇面前的叫鸣鸡,

我也要薅你的翎毛剥你的皮。

11、何hè

这个字出现在《曹风·候人》里。我们在讲“称”字时,已经引用过。现在我们只讲开头两句“彼候人兮,何戈与祋”的“何”字。

这个字几种译本都解释为“负”或“扛”,同“荷”。其中流沙河讲得最详细:这个“何”要读去声,何字的本义就是负荷的“荷”,请看甲骨文的“何”字:何。这是一个象形字,画的是一个士兵,肩膀上扛了一支戈戟类的武器。字义非常清楚。何字的疑问义是后来才有的,为了区分,又借用“荷花”的“荷”表示“负荷”。(《流沙河讲〈诗经〉》,第92页)

这个字义在古诗文里常见,如大家熟悉的,陶渊明《归园田居》(之三)有“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意思就是:早上起来上山整理荒草,傍晚时肩扛锄头,沐浴着月亮的清辉回家。现代汉语里仍在使用的成语“荷枪实弹”“荷戈执戟”的“荷”,意思还是“背”或“负”。

陕北话里这个字属于常用字。多数县域读为“hǎn”,个别县域如清涧、延川一些地方,仍读古音hè。用法与《候人》基本一致。略有区别的是:陕北话里“荷”的东西基本都是小件物品,可以手提怀揣的;大件物品需要肩扛背负的,一般不用“荷”。

例句1:你人来就行了嘛,还荷这么多东西做甚?

例句2:绥德艺人常双高老人演唱的信天游《摇三摆》,词曰:

早起看你么(吆儿吆)说没荷的,

干粮铺子里(摇三摆)(我说)买饼子。

中午看你么(吆儿吆)说没荷的,

二斤挂面(摇三摆)(我说)两捆子。

当晚上看你么(吆儿吆)说没荷的,

你穿的那花袄(摇三摆)还是我买的。

这首民歌写一个男子,一日三次,看望他的意中人,早中晚都因没有合适的礼物而发愁,但最终还是选中了好东西。仅仅是饼子、挂面和花袄子,就讨得了妹妹的欢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