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建成:当前高中物理教学现状与新高考下物理教学方法思考-

 昵称15221501 2022-12-06 发布于湖北

此文发《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5月

当前高中物理教学现状与新高考下物理教学方法思考- 

湖北省建始县第一中学    刘建成    邮编:44530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领域对于人才需求的程度越来越大,对于教学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显而易见,传统的教育体制也应该顺应时代和人才发展的特点,在这里,我们主要探究一下新高考方案下高中物理教学所要做出的一些改 。

  关键词:改变现状 师生共同学习 有效教学 探究学习  

  物理学科是高考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中,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联系并不十分紧密,因此教学效率比较低下,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与学的优化已成为重中之重。

  一、当前高中物理教学现状分析

  1.老师占据着绝对的教学主导地位。课堂教学一般以老师讲解知识内容和指导学生完成习题为主,教师在课后需要完成较为繁重的备课任务和作业批改工作,几乎没有时间去了解学生的想法,更无法及时地互相交流,改进教学。在高考体制的管理下,教师也面临着同样巨大的压力,他们不仅需要不断学习完善自我,还要努力钻研教材紧紧跟随高考的步伐,这也使得他们对教材知识深信不疑、紧紧把握,在知识的讲解上面缺乏一定的灵活性。甚至有时候为了给学生多节约一点练习的时间,课堂内容不断浓缩,省去很多相应的事例,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也就没有那么深入明了了。由于各方面压力较大,对于考试成绩的期望度很高,选择从事高中教育的人才有所减少,为了满足学校教师数量的要求,一些对于知识理解并不透彻的毕业生被聘用。他们自己受到传统教育影响,也将其传递给学生,这就形成了教学效率不断低下的恶性循环。

  2.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物理学科的学习讲究思维的活跃与理解,但由于教师地位的强化,学生更加习惯于接受已有的规则概念,很少会去思考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一般都是直接把概念和公式套用在习题上,往往只注重解题结果的正误而不会去过多地进行知识的迁移。教学形式单调乏味,没有实验操作体验,没有光影教学媒体的参与,甚至连小组讨论问题探究的内容也是少之又少,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思维拓展能力已经语言沟通能力的发展都受到很大的限制。此外,学习内容多、接收的信息量大、学习氛围压抑,学生难免会感到腻烦,学习效率低下。在平时的知识巩固与练习中,学生很难有机会接触老师,课堂上不能理解的知识被遗留到课下,当在练习中再次碰到同类问题仍然不能得到解决。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降低,甚至会越来越厌烦学习,基础知识掌握不熟练,更具理解性的知识也就更加不能掌握。

  3.师生关系不密切。和谐舒适的人际关系总是能让人心情舒畅,工作学习的效率也会大大提高,对于问题的思考与解决也会更加敏捷有效。相反,本应密切的关系如果过于生生疏则会影响人的身心发展,阻碍人的进步。人无完人,教师也难免会犯错,学生由于心智发展还不尽成熟就更容易在学习中出现一些问题,如果师生之间不能得到有效的交流,教师就不能及时地改正自己的错误并且可能误导学生,学生也就不能反映问题解决自己的疑惑。师生之间没有一定的默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能对学生不能理解的知识轻描淡写,而对于自觉很难而学生却能快速理解的知识着重强调,这也就造成了时间的浪费、学习效率的低下。

  二、新高考下高中物理教学改革实践

  1.教师始终以有效教授学生知识为重。在理论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多多联系实际,将枯燥的物理知识融合在有趣的生活经验中,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比如说,在学习摩擦力这一内容之前,可以提一提在冰面上比在粗糙的干燥地面上行走更容易摔倒,这样类似的例子贴合实际,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这就会有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现在科学技术发展很快,教学媒体也越来越先进,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地利用这些工具来刺激学生的学习。知识的学习能够运用于生活当然是学习知识的本质所在,这时实验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能够在实验的过程中巩固知识,解决疑惑,而且有利于促进知识的迁移。高考的目的就是选拔高质量有思想会处理问题的人才,千万不能为了高考而高考,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也应积极传递这方面的想法,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学习。

  2.学生端正心态以知识学习为己任。正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不以学习而学习,端正自己的态度,去深入地理解知识,注重培养自己对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在课堂上认真听取老师的讲解,随时思考问题,对于有疑问的地方要敢于提出、及时提出,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以便于老师及时更正错误和自己高效地学习。课下多与别人进行交流,互相补充知识、巩固知识,在有效的讨论争辩中锻炼自己对问题系统理解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生活中,经常性地思考问题,建立知识与实际的联系,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活跃充沛的精力,不断联系知识的各个层面,做到理解与运用并重,对于学习的兴趣越来越强烈,学习的效果自然也越来越显著。从根本上来说,学习始终是自己的事情,我们在学习上要有一定的责任感,自主地去解决自己遇到的各种问题,对于探究性问题和要求稍微高一点的问题,应该主动面对,不应逃避,不断促进对于知识的掌握,在问题解决中获得成就感。

  3.师生之间保持密切的交流。课堂之上,为了保持正常的课堂秩序,师生之间随意性的交流自然不被肯定,这时,教师就可以在讲解的过程中穿插适量的问题来供大家讨论,问题讨论往往会使课堂更为活跃、教学效率大增。或者每隔几节课设置一个反馈环节,对于大家的问题进行集中的讨论与解决,在这之前,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困惑以笔记的形式记录下来。为了提高问题的解决效率,在课下的时间,学生也可以主动地去找老师,将自己的缺点展示给老师,彼此之间友好交流,从而帮助老师更有针对性地教学。如果学校条件允许,甚至可以进行一些师生之间的互动活动,比如说体育类合作项目,培养彼此之间的默契,从而达到更高效合理的学习。

     4、构建新的物理教学评价体系。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研究素质,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因此,必须有较完备的综合评价考核体系。教学评价是检验教学计划、内容及其具体实施效果的唯一标准,更是通过教学评价查找存在问题的重要手段,是检验学生理论知识、实践技能掌握和提高与否的判断依据,其在完整的教学过程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4.1.构建高中物理实验课程评价模块。具体包括思想道德修养模块、学业成绩与实践技能素质模块、创新素质与实践能力模块。思想道德修养模块主要是由实验课程对通过一些特殊的传递机制,如实验规章制度、道德规范、社会舆论等,使学生在无形中感受到这种潜在的压力和动力,并自觉地按照这种道德要求去约束、调整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学业成绩与实践技能素质模块主要通过学生的出勤率,实验操作规范等要素构成。创新素质与实践能力模块主要包含实验设计中的创新性,技能节获奖情况,以及为校为社会志愿者服务等项目。
  4.2 .评价原则。主要包括水平与进步评价相结合、真实工作环境评价、客观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

  总之,知识技术日新月异,教育教学始终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当前新高考方案的执行,需要师生共同的努力与改变。物理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内容,我们应该保持积极乐观的学习状态,摒弃一些传统教育中的落后观念,发扬和接受一些新的学习理念,不断促进知识的掌握与学习。

  参考文献:

  [1]袁盛林.新课改下的高中物理教学[J].祖国:教育版,2013(5):36-38.

  [2]刘炳升.走进高中新课改,物理教师必读[J].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0.

  [3]刘沛然.高中物理学习的误区及对策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6(0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