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家耿广毅的金石之道

 mengk4fz0yyf5h 2022-12-06 发布于海南

文章图片1

耿广毅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西泠印社书画篆刻院主任

中国篆书创作研究院教授

中国文字博物馆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教育家学会理事

中华美学学会会员

中国楹联学会会员

北京文字文史研究馆理事

清华大学中国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员

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副院长

耿广毅,字弘毅,斋号秦风汉韵堂。师承当代著名书法家倪和军、陈大中,后得沈鹏先生,饶宗颐先生面授。现为西泠印社书画篆刻院主任,中国篆书创作研究院教授。曾担任“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评委、“2021“中国书法·年展”全国篆书、隶书、篆刻作品展”评委

2017年中华字体库的专家对耿广毅的字体非常重视,并要求耿广毅创作一套“弘毅体”,并且答应将其收录。这份荣耀是许多书家的梦想。后来经过半年时间的书写,耿广毅完成了6000多字的篆书,并单独作为一体,被收入中华字库。

前任中书协主席张海先生称耿广毅先生的书法“笔下生波澜”。

曾出版《耿广毅书法选》《耿广毅字帖》《点石成金——篆刻之道》《书法大美》《当代书法创作与创新》等书法刊物数十册。

文章图片2

耿广毅先生自幼酷爱书法,从8岁开始临帖,每日不辍。四十年来,一直将书法艺术当作生活中的最大乐趣。多年来,坚持不懈地临习颜真卿、王羲之、怀素等历代大家名帖,以古人为师,吸取精华文章图片3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耿广毅先生为了求索书法大道,默默苦练,几多春秋伴随笔墨度过,努力吸收各家所长,力争融会贯通。这种执着源于对中国书法艺术的痴爱,也是内心情感的抒发。只要时间地点合适,宣纸展开,笔墨浓蘸,或铁钩银划,或行云流水,尽在指腕之间。文章图片4

中国的书法艺术博大精深,不仅包含了书写,更饱含了一个古老民族的传统文化。耿广毅先生认为,书家到了相应境界就是在书写文化、书写修养。书法的技巧可以通过平时的训练达到,但作为书法艺术最终追求的意境和神韵,更重要的是要有深厚的学养,一个没有文化内涵的人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书法家。文章图片5

为此,他大量阅读,先秦诸子百家中,熟读老庄;汉赋四大家,最喜司马相如;唐宋诗词,尤为偏爱。及至现代,润之先生诗词,耿广毅先生更是背诵如流。耿广毅先生结合书法创作,着力将诗词意境融入到创作中,通过书法把诗词的内涵艺术的呈现给欣赏者,从而给人丰富联想,产生美的意境。

文章图片6

文章图片7文章图片8文章图片9文章图片1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