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儿口疮

 文香阁 2022-12-06 发布于河北

图片

许多小朋友会长口疮,发病时,伴有发烧、流口水,严重的还影响进食,小儿哭闹不安,从而影响作息等。

一、概述

小儿口疮,俗称为“口腔溃疡”、“口腔上火”, 是一种以周期性反复发作为特点的口腔粘膜局限性溃疡损伤,可自愈,可发生在口腔粘膜的任何部位。以齿龈、舌体、两颊、上颚等处比较多见。出现黄白色溃疡,疼痛流涎,或伴有发热为特征。如果满口糜烂,色经作痛者,称为“口糜”;溃疡只发生在口唇两侧,又称为“燕口疮”。

“口疮”可单独发生,也可伴发于其他疾病中。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年龄以2-4岁多见。体质虚弱都,会出现反复,迁延难愈。

二、病因病机

病因:外因感受了外感风执之邪;内因多是饮食不节制,蕴积生热导致;或者是禀赋不足,气阴两虚者常会发作。

病机:关键是心、脾、胃、肾素有积热或阴虚火旺,复感邪毒熏蒸口舌所致。

三、辨证论治

1、风热证

证候:以口颊、上颚、齿龈、口角溃烂为主,严重的满口糜,周围黏膜焮红,疼痛拒食,烦躁不安,口臭,涎多,小便短赤,大便秘结,或伴有发烧,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指纹紫。

治法:疏风散火,清热解毒

方剂:银翘散

2、心火上炎证

证候:主要表现在舌上、舌边溃疡,色赤疼痛,饮食困难,心烦不安,口干欲饮,小便短赤,舌尖红,苔薄黄,脉数有力,指纹紫。

治法:清心凉血,泻火解毒

方剂:泻心导赤散

3、虚火上浮证

证候:口腔溃疡或糜烂,周围不红或微红,疼痛,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神疲颧红,口干不渴,舌红,苔少或花剥苔,脉细数,指纹淡紫。

治法:滋阴降火、引火归原

方剂:六味地黄丸+肉桂

推荐食疗方:

1、绿豆汤

绿豆:20克,水煎5-10分钟,只需烧开后再煎5-10分钟,不宜久煎,然后放适温,内服。治脾胃伏炎,脾胃湿热而引起的口腔溃疡。

2、淡竹叶粳米粥

用料:淡竹叶10克、粳米20

淡竹叶先煎半小时,去渣,再将粳米放进淡竹叶汁里熬成粥,食用。食用也可以加适量白糖或冰糖。

这方法可以清心养阴,利水痛淋。主要用于火热上炎所致口腔溃疡。

四、预防与调护

1、保持口腔清洁,注意饮食卫生,餐具应经常消毒辣。

2、选用金银花、野菊花、板蓝根、大青叶、甘草煎汤,频频漱口。

3、饮食宜清淡,忌辛辣刺激、粗硬及过咸食口,忌饮食过烫。

自学中医   心得分享

分享我们所学、所思及所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